摘要:1963 年 11 月 22 日,美国第 35 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迪利广场遭遇枪击,不幸身亡。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震惊了全世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关于这起案件的真相,
1963 年 11 月 22 日,美国第 35 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迪利广场遭遇枪击,不幸身亡。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震惊了全世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关于这起案件的真相,至今仍然扑朔迷离,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一历史悬案。
事件回放
1963 年,美国国内局势暗流涌动,民主党内部矛盾重重,南方选民对肯尼迪政府的政策也多有不满。为了缓解德克萨斯州民主党内自由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同时争取更多南部选民的支持,肯尼迪决定前往该州。
肯尼迪和夫人
11 月 22 日下午 12 点 30 分,肯尼迪与妻子杰奎琳・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及夫人的陪同下,乘车穿过达拉斯市区,准备前往贸易中心参加午宴。当车队行驶至迪利广场时,突然传来几声枪响,肯尼迪和康纳利不幸被子弹击中。枪击发生后,车队紧急驶向帕克兰纪念医院,但肯尼迪因伤势过重,最终不治身亡,而康纳利则受伤幸存。
肯尼迪中枪
肯尼迪遇刺后,整个美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震惊之中。副总统林登・贝恩斯・约翰逊(Lyndon Baines Johnson)在肯尼迪去世后,迅速宣誓就任美国第 36 任总统。与此同时,警方开始对这起案件展开调查,很快锁定了一名嫌疑人 —— 李・哈维・奥斯瓦尔德(Lee Harvey Oswald)。
嫌疑人登场
奥斯瓦尔德出生于 1939 年,家境贫寒,自幼性格孤僻,曾多次搬家,在 12 所不同的学校就读,甚至还在孤儿院生活过一段时间。17 岁时,他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展现出了出色的狙击能力。然而,他信奉共产主义,这与当时美国主流的意识形态背道而驰。19 岁时,他叛逃至苏联,并在那里结婚生子。1962 年,奥斯瓦尔德又返回美国,定居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地区。
1963 年 3 月,反共产主义者埃德温・沃克将军险些被一颗子弹射中丧命,沃伦委员会认为奥斯瓦尔德对此次暗杀负有责任。同年,奥斯瓦尔德成立了旨在支持卡斯特罗政权的公平委员会,他是该委员会唯一的成员。在分发支持卡斯特罗的文件时,他与反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者发生冲突并被逮捕。9 月末,奥斯瓦尔德前往墨西哥,沃伦委员会称他在墨西哥造访了苏联和古巴大使馆,但后经核实,到访的是冒名顶替者。10 月,奥斯瓦尔德回到达拉斯,并在位于迪利广场的教科书仓库大楼找到了工作。而肯尼迪遇刺案发生的早上,奥斯瓦尔德带着装有被拆散的步枪零件的包裹进入了教科书仓库大楼。
案发后不久,奥斯瓦尔德被警方逮捕。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63 年 11 月 24 日上午 11 点 21 分,当奥斯瓦尔德被转移去达拉斯警察总部时,达拉斯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Jack Ruby)突然出现,开枪将其射杀。鲁比随后因谋杀罪被判处死刑,但该判决后来被推翻。1967 年,鲁比死在狱中。鲁比声称自己是因为对肯尼迪之死过度悲伤,才冲动之下枪杀了奥斯瓦尔德,但这一说法难以服众,也为整个案件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官方调查与争议
肯尼迪遇刺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成立了以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为首的沃伦委员会,对案件展开调查。经过长达 10 个月的深入调查,沃伦委员会于 1964 年 9 月 27 日公布了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真相的调查报告。报告认定,奥斯瓦尔德是单独作案,他从得州教科书书库大楼 6 层的窗口向肯尼迪连开 3 枪,导致后者身亡,作案动机是 “仇恨权威”。
然而,这份官方报告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事实上,大多数美国民众都对该报告表示怀疑,他们坚信肯尼迪总统的遇难背后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阴谋。多年来,围绕这起案件的争议从未停止,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
质疑一:弹道证据存疑
一些专家对官方报告中的弹道分析提出了质疑。根据沃伦委员会的报告,奥斯瓦尔德射出的第二颗子弹从背后击中肯尼迪,穿过其喉咙后继续向前,击伤了坐在汽车前排的康纳利的背部、胸部、手腕和大腿,这颗子弹也被称为 “神奇的子弹”。然而,许多人认为,从子弹的轨迹和造成的伤害来看,这一解释过于牵强。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肯尼迪和康纳利的受伤位置以及子弹造成的创伤情况,很难用一颗子弹贯穿两人来解释。而且,现场的一些物证,如汽车上的弹痕等,似乎也与官方的弹道分析存在矛盾。
质疑二:现场混乱与证据缺失
肯尼迪遇刺现场极为混乱,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证据收集和保护的质疑。在枪击发生后的短时间内,现场涌入了大量的警察、特工和围观群众,导致证据遭到破坏或丢失。例如,前美国特勤局特工保罗・兰迪斯(Paul Landis)在其回忆录《最后的证人:肯尼迪特勤局特工 60 年后打破沉默》中披露,总统乘坐的汽车到达医院后,他在肯尼迪坐过的汽车座位上发现一颗子弹,他推测这颗子弹击中了肯尼迪背部,然后掉在了汽车里。他把这个重要证据捡起来装到了口袋里,在急救室的时候,把子弹放到总统躺的轮床上,希望能够帮助到医生。但兰迪斯从未被官方调查传唤作证,他的这一说法也对沃伦委员会的官方调查报告造成了威胁。如果兰迪斯所言属实,那么当时坐在车上的肯尼迪和康纳利就不是被一颗子弹击中,现场可能不止一个枪手,因为枪手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射出两颗子弹。
质疑三:证人离奇死亡
在肯尼迪遇刺案的调查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现象:许多关键证人在案件调查期间离奇死亡。据统计,截至 1978 年,已有 25 名关键证人非正常死亡,死因包括自杀。
特别提示: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信息传递之用,不代表本账号任何主观立场或价值判断。若涉及版权争议,请相关权 利人于本文发布后7日内联系本账号,我们将第 一时间核实并妥善处理;若超期未联系,视为默认无版权异议。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