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剑门蜀道科技密码科普展讲述千年蜀道的科学智慧,科技大篷车带领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舞蹈表演驶入校园,反邪教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孩子们求知的目光紧紧跟随机器人的舞蹈而流转。
“中国科学家精神百家讲坛”之“彭士禄的故事”在广元开讲。
常态化的科普宣传扩展市民知识面。
中国流动科技馆广元巡展进校园,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前沿科技并体验、实验。
学生体验VR设备,惊叹连连。
反邪防邪宣传进社区,守护居民健康幸福生活。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卉 摄
四川豪运药业研学基地专家认真给孩子们授课。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卉 摄
志愿者下乡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村民受益匪浅。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1+10+N”系列活动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
剑门蜀道科技密码科普展讲述千年蜀道的科学智慧,科技大篷车带领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舞蹈表演驶入校园,反邪教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开展,大力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坚持把科普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服务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社会基础。
从城市到乡村,从讲解到表演,科普阵地“活”起来,科普活动“潮”起来,科普广元更具活力与智慧。
科普阵地“活”起来
科普大篷车开进千家万户
科普展示与互动体验、“冰火奇缘”趣味科普实验秀,机器狗表演与机器人机互动……9月9日上午,数辆科普大篷车变身“流动科技馆”,载着“尖端放电”“磁力传动摆”“锥体上滚”等24件互动展品驶入旺苍县木门镇中心小学校,全校690余名学生通过亲眼观察和亲手操作,直观理解科学原理,了解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知识。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科技体验活动“进校园”,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文明实践科普大讲堂“进乡村”,提升农村群众科学素养;科普志愿者“进社区”,培育社区居民卫生健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科普讲座“进企业”,提升工作人员的劳动技能;科普宣讲“进机关”,提升公务员科学素质水平;科普宣传“进寺庙”,提升宗教参与人员科学素养。
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展科普大篷车“百校千村联合行动”活动20余场次;结合“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责任单位深入社区、乡村,开展应急能力培训、健康科普、网络安全、科技伦理等科普活动60余场次,不断扩大科普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科普活动“潮”起来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走进我市多个县区,让大家更加直观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和国家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进一步启迪市民对科学奥秘的好奇心、探求欲和想象力,截至目前已有5万余人观摩学习。
此外,我市引进高端科普资源,举办公众科技开放日活动,变革科普传播方式,积极培育打造“科普大咖说”“科普大家说”“主播说科普”等科普品牌,养成“上天府科技云,向科学要答案”的良好习惯,促进科技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积极拓展科普服务范围,聚焦“三产”创新发展,建立产业共享科普基地,发布广元市科普研学游线路,举办学术沙龙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市政府已连续三年主办广元市“全国科普日(月)”主场活动,积极培育打造“党政重视、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全民科普生态。
随着广元科普工作的深入推进,科学精神正融入创新城市血脉。在这幅科普广元的生动画卷中,每个人既是科学知识的受益者,也是科学传播的参与者。科学技术普及之火,正以燎原之势,助力广元加快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
广元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卉
广元市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编辑:罗杰 校对:张静
责编:李凌 编委:李凌
来源:广元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