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晓头也没抬,眼睛还粘在手机屏幕上,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她懒洋洋地朝旁边那个鼓鼓囊囊的沙滩包扬了扬下巴,“自己找,夹层里。”
引子
“林晓,你那个防晒霜放哪了?”张伟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在海边嘈杂的人声里显得有些单薄。
林晓头也没抬,眼睛还粘在手机屏幕上,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她懒洋洋地朝旁边那个鼓鼓囊囊的沙滩包扬了扬下巴,“自己找,夹层里。”
我坐在不远处的遮阳伞下,手里攥着一瓶没开封的矿泉水,瓶壁上的水珠濡湿了我的掌心,冰凉冰凉的。我的目光越过儿子忙乱的身影,落在儿媳妇那张被手机屏幕映得发亮的脸上。心里那点因为五一全家出游而升腾起来的暖意,就像被海风吹过一样,一点点凉了下去。
张伟,我的儿子,一个三十出头的大小伙子,此刻正像个陀螺一样围着林晓打转。一会儿是防晒霜,一会儿是墨镜,再一会儿又是冰镇的椰子汁。他把吸管插好,小心翼翼地递到林晓嘴边,林晓这才“啊”地张开嘴,吸了一口,眼睛却始终没离开手机。
我看着儿子额头上沁出的细密汗珠,还有他T恤后背上被汗水浸湿的一小块印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跑前跑后,林晓却安然地坐在沙滩椅上,连挪动一下身体都显得多余。那感觉,不像是夫妻,倒像……倒像个伺候主子的小厮。
海浪一阵阵拍打着沙滩,哗啦啦的,像是在我心里翻搅。老张在我旁边,用草帽扇着风,嘴里还念叨着:“这地方不错,空气好。”
我没接话,眼睛死死地盯着不远处。午饭是在沙滩边的大排档吃的,海鲜很新鲜。张伟点了一盘基围虾,冒着热气端上来。他没动筷子,而是先戴上一次性手套,开始给林晓剥虾。
一个,两个,三个……他剥得那么认真,虾壳和虾肉分离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晶莹剔透的虾仁一个个放进林晓面前的白瓷碟里。碟子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山。而林晓呢,只是偶尔夹起一个,塞进嘴里,眼睛还在刷着短视频,嘴角甚至因为视频里的笑话咧开了。
她好像完全没看到张伟额角的汗,没看到他被虾壳扎得微微发红的指尖。
我手里的筷子几乎要被我捏断了。老张碰了碰我的胳膊,“秀兰,吃啊,发什么愣。”
我深吸一口气,那股咸腥的海风灌进肺里,又闷又沉。我看着儿子那卑微的、讨好的姿态,看着他把剥好的满满一碟虾仁推到林晓面前,自己碗里却空空如也。那一刻,我心里最后一根弦,断了。
我养了三十年的儿子,我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儿子,不是让他给别人当佣人的。
这日子,没法这么过。
我拿起筷子,狠狠夹了一块鱼,嚼在嘴里却味同嚼蜡。我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就在这家所谓的五星级海景酒店里,我必须把话说明白了。这张脸,我不要了,也得撕破了。
第一章 一盘虾仁的战争
晚饭的桌上,气氛有些沉闷。海景餐厅的灯光很柔和,窗外是深蓝色的夜幕和隐约的涛声,可我心里却波涛汹涌。
张伟还在张罗着点菜,把菜单先递给林晓,“晓晓,你看想吃什么?”
林晓划拉着手机,头也不抬,“你点吧,我随便。”
又是这句“随便”。我心里的火“腾”地一下就窜了起来。我放下手里的茶杯,杯底和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张伟和老张都朝我看来。
我没理他们,直接看着林晓,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淬了冰:“林晓,你今天在沙滩上,是不是手机比我们这一家人都有意思啊?”
林晓的手指一顿,终于把目光从屏幕上移开,落在我脸上。她似乎有点意外,随即扯了扯嘴角,“妈,你说什么呢?我不就看看手机放松一下嘛。”
“放松?”我冷笑一声,“张伟给你跑前跑后,给你剥虾,你连句谢谢都没有,眼皮都不抬一下,这也是放松?”
我这话说得直接,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张伟的脸色立刻变了,他放下菜单,尴尬地打圆场:“妈,你说这个干嘛。我给晓晓剥虾不是应该的嘛,她喜欢吃。”
“应该的?”我盯着自己的儿子,心里又气又疼,“你从小到大,我什么时候让你这么伺候过人?你爸都没这个待遇!你看看你那样子,哪还有点男人的骨气!”
我的声音有些发抖,积压了一下午的怒火终于找到了出口。
林晓的脸也冷了下来,她把手机往桌上一放,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夫妻之间互相照顾一下,怎么就成了没骨气?张伟愿意,我乐意,这有什么问题吗?”
她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我猛地站起来,双手撑着桌子,身体因为激动而前倾,“互相照顾?我只看到我儿子一个人在照顾你!你动过一下手指头吗?从头到尾,你就像个老佛爷一样被人伺候着!”
餐厅里邻桌的客人朝我们这边望过来,我能感觉到那些探究的目光。
老张在桌子底下踢了我一脚,压低声音说:“秀兰,少说两句,在外面呢!”
可我顾不上了。我感觉自己心里有座火山要爆发。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儿子,凭什么要在一个女人面前这么卑躬屈膝?我无法接受。
我脑子里乱糟糟的,全是白天沙滩上那一幕幕。张伟汗流浃背的样子,林晓悠闲自在的样子,那盘堆得像小山一样的虾仁,像一根根刺,扎得我喘不过气。我养他不是为了让他去给别人做牛做马的。
张伟也站了起来,一脸为难地看着我,“妈,你别这样,晓晓她工作压力大,出来玩就是想放松放松。我多做点没什么的。”
“压力大?”我转向儿子,失望地看着他,“谁压力不大?我当年一边在学校带毕业班,一边回家给你做饭洗衣,我压力不大吗?你爸在厂里三班倒,他压力不大吗?压力大就能成为理由,心安理得地让丈夫像个仆人一样伺候?”
林晓的脸色彻底沉了下去。她深吸一口气,直视着我,一字一句地说:“妈,我和张伟是平等的夫妻,不是您那个年代的主仆。他爱我,所以愿意为我做这些。如果您觉得这是伺候,那只能说明,您的观念,可能需要更新一下了。”
“我的观念?”我气得发笑,“我的观念就是男人要有男人的样子,女人要有女人的样子!家是两个人一起撑起来的,不是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当牛做马!”
“够了!”林晓也提高了音量,眼睛里闪着怒火,“您要觉得您儿子给我剥个虾就是当牛做马,那这日子确实没法过了!妈,这是我和张伟的事,您能不能别管那么宽?”
“我管得宽?”我指着张伟,手都在抖,“他是我儿子!我不管他谁管他?眼睁睁看着他被人作践吗?”
“妈!”张伟痛苦地喊了一声,他看看我,又看看林晓,夹在中间,脸涨得通红。
我心里一阵悲凉。看,这就是我的好儿子,到了这个时候,他连一句为自己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他只会说“妈,你别这样”,他只会和稀泥。
就在这时,林/晓突然站了起来,拿起她的包,冷冷地丢下一句:“这饭没法吃了。张伟,你自己决定,是跟你妈一起过,还是跟我走。”
说完,她转身就走,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每一下都像砸在我的心上。
张伟愣在原地,脸色煞白。他看看林晓决绝的背影,又看看怒气冲冲的我,嘴唇翕动了几下,最后,他一跺脚,竟然追了出去。
“张伟!”我喊了一声,可他连头都没回。
餐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我和老张。窗外的海浪声似乎也消失了。我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空了,一下子跌坐回椅子上。
老张叹了口气,给我倒了杯水,“你看看你,这是何苦呢?”
我没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桌上那份还没来得及点的菜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个家,怕是要散了。
第二章 尘封的账本
张伟追出去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我和老张两个人对着一桌子没点的菜,谁也说不出话。餐厅里悠扬的音乐,此刻听起来格外刺耳。
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刚才的愤怒过后,是无尽的悲凉和委屈。我做错了什么?我不过是心疼自己的儿子,看不惯儿媳妇那副颐指气使的样子,这也有错吗?
我想起张伟从小到大的样子。他是个听话的孩子,成绩好,懂事。街坊邻居谁不夸我教子有方?可现在,他为了一个女人,连自己的亲妈都不要了。
老张看我脸色不好,劝道:“秀兰,你也别太生气。现在的年轻人,跟咱们想的不一样。小两口的事,让他们自己处理。”
“处理?他能处理什么?”我把筷子重重一拍,“你看他那窝囊样!林晓让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这要是以后过日子,他还不得被拿捏得死死的?”
老张叹了气,没再说话。他知道我的脾气,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张伟一个人回来了。他脸色很难看,眼圈红红的,像是哭过。他走到桌边,拉开椅子坐下,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看着他这副样子,心疼又生气,忍不住又开了口:“怎么,人家不要你了,知道回来了?”
张伟猛地抬起头,眼睛里满是血丝,声音沙哑地说:“妈,你能不能别再说了?”
“我不能说?我是你妈,我说你两句怎么了?”我的火气又上来了,“她林晓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让你连爹妈都敢顶撞了?”
“我没有顶撞您!”张伟的声音也大了起来,“我只是觉得,您不该那么说晓晓。她……她也不容易。”
“她不容易?”我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她哪里不容易了?工作清闲,下班回家饭来张口,你什么家务活都舍不得让她干。她还有什么不容易的?”
张我心里堵得慌。我这一辈子,省吃俭用,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子,什么苦没吃过?现在老了,想跟着儿子享点福,却要看儿媳妇的脸色,我凭什么?
张伟看着我,嘴唇抖了抖,似乎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最后,他像是豁出去了一样,说:“妈,晓晓她……她每个月都要给她爸妈寄三千块钱,她爸身体不好,常年吃药。”
我愣住了。这件事,我从来没听说过。
“她家里的事,她不让我跟您说,怕您多想。”张伟的声音低了下去,“我们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再加上这笔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平时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手机用了四年了都舍不得换。她看手机,不是在玩,是在看一些兼职的App,想找点副业干。”
我的心像是被重重捶了一下,有些发懵。
“那……那盘虾……”我喃喃地问,声音已经没了刚才的底气。
“她是对虾过敏的,您忘了吗?”张-伟苦笑了一下,“以前在家吃过一次,她身上起了好多红疹子。她不让我点,是我非要点的,我说我给她剥,让她尝尝味道就行。她一口没吃,最后那盘虾,不都是我吃的吗?”
轰的一声,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我确实忘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那是他们刚结婚不久,我做了一盘油焖大虾,林晓吃了之后身上就痒。可这都过去好几年了,我哪还记得那么清楚。
我看着儿子,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原来,我看到的,和我以为的,竟然完全不一样。
我一直以为是儿子在卑微地讨好,却不知道这背后藏着这样的隐情。我以为是儿媳在作威作福,却不知道她也背负着家庭的重担。
老张也愣住了,他看着张伟,问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早说?”
张伟低下了头,“晓晓自尊心强,她说家里的事,不想让您跟着操心。而且……而且当初买房,您和爸拿出了全部积蓄,她觉得心里有愧,更不好意思开口了。”
提到买房的钱,我的心又被刺痛了。那是我和老张一辈子的积蓄,三十万,我们眼睛都没眨一下就给了他们。我没图他们回报什么,只希望他们能把日子过好,儿子能挺直腰杆做人。
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为自己刚才的冲动和误解感到一丝羞愧;另一方面,一种更深的被欺骗的感觉涌了上来。
我是他亲妈啊!这么大的事,他竟然联合外人一起来瞒着我!
我看着张伟,冷冷地问:“所以,她家里的事是事,我的感受就不是感受了?你为了维护她,就看着你妈像个傻子一样在这里发脾气,你心里就舒坦了?”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张伟急着解释。
“你就是那个意思!”我打断他,“在你心里,你媳妇比你妈重要,对不对?为了她,你可以骗我,可以瞒着我,可以看着我出丑!”
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连我最疼爱的儿子,也站在了我的对立面。
张伟看着我流泪,彻底慌了神。他手足无措地站着,嘴里不停地说:“妈,你别哭,不是你想的那样,我真的不是……”
可我已经听不进去了。背叛感和委屈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我推开他伸过来的手,站起身,踉踉跄跄地往外走。
“秀兰!”老张在后面喊我。
我没有回头。我只想找个地方,一个人待着。这个家,这个我付出了一辈子的家,好像已经没有我的位置了。
第三章 阳台上的冷风
我一个人回了酒店房间,把自己反锁在里面。张伟和老张在外面敲门,我一概不理。我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外面漆黑的海面,只有远处零星的渔火在闪烁,像我此刻的心情,找不到一点光亮。
我的脑子很乱,像一团缠在一起的毛线。张伟说的话,林晓说的话,还有我自己说过的话,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我承认,我可能错怪了林晓,至少不完全是我想的那样。可我心里的那股气,还是顺不下去。
我是他妈,他有什么事不能跟我说?非要等到我把脸都丢尽了,才肯说出真相?这不就是把我当外人防着吗?我含辛茹苦把他养大,难道就换来这样的对待?
我越想越觉得委屈。我这一辈子,活得就像个陀螺,围着丈夫、儿子、家庭转。年轻时在学校,我是出了名的严师,对学生要求高,对自己要求更高。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我没喊过一声苦,我觉得为了这个家,一切都值。
我以为我把儿子教育得很好,他有出息,孝顺。可现在我才发现,他长大了,翅膀硬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把我这个当妈的抛在脑后了。我的付出,我的牺牲,在他看来,或许都成了理所当然。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敲门声停了。我听到老张在门口叹了口气,说:“让她自己静一静吧。”
脚步声远去了。
房间里只剩下空调的嗡嗡声。我走到阳台上,晚上的海风很大,吹在脸上有些凉。我裹紧了身上的披肩,看着远处。
我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张伟还小的时候,也发过一次高烧。那时候我和老张工资都不高,家里没什么钱。我抱着滚烫的儿子,在医院走廊里跑上跑下,那种无助和恐惧,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那一刻我就发誓,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过上好日子,不受一点委屈。
可现在,是我在让他受委屈吗?夹在我跟林晓中间,他一定也很难做吧。
我心里乱糟糟的,一会儿觉得自己没错,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这种矛盾的感觉,折磨得我头都疼了。
就在这时,隔壁阳台传来了隐隐约约的说话声。是张伟和林晓的房间。我鬼使神差地往墙边靠了靠,想听得更清楚一些。
是林晓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受够了!你妈根本就没把我当一家人!她就是觉得我抢了她儿子!”
然后是张伟疲惫的声音:“晓晓,你别这么说。我妈她就是那个脾气,刀子嘴豆腐心,她没有恶意的。”
“没有恶意?”林晓的声音尖锐起来,“她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我像老佛爷,说你像仆人!这叫没有恶意?张伟,我今天把话说明白了,以后,我和你妈,必须保持距离。我不想再过这种天天被她挑剔、监视的日子了!”
我心里一紧,手不自觉地攥住了阳台的栏杆。
张伟沉默了一会儿,才低声说:“可她是我妈啊……我能怎么办?”
“我没让你怎么办!我只是告诉你我的决定!”林晓的声音里充满了决绝,“以后逢年过节,我可以回去看看,但住在一起,绝对不可能!还有,你妈就是太闲了,才会整天盯着我们这点事。你得想个办法,让她有点自己的事情做,别总把我们当成她生活的全部!”
“太闲了……”这三个字像一把锥子,狠狠地扎进了我的心里。
原来在她眼里,我所有的关心和付出,都只是因为我“太闲了”。我把他们当成我生活的重心,她却觉得是一种负担,一种监视。
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传遍了全身。海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疼。我靠在冰冷的墙壁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
我一直以为,我是在为他们好,是在维护这个家。可到头来,在儿媳妇眼里,我成了一个多管闲事、惹人讨厌的老太婆。
而我的儿子,我的好儿子,在面对媳-妇的指责时,他除了说一句“她是我妈”,再也说不出任何为我辩护的话。
我忽然觉得很可笑。我这一辈子,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守护了一辈子的家,现在却成了最不被理解的那个人。
阳台上的风越来越大,吹得我有些站不稳。我扶着墙,慢慢走回房间,关上了阳台的门,也像是关上了我的心。
第四章 无声的早餐
第二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在酒店房间里待着心烦,我就下楼,在海边走了走。天刚蒙蒙亮,沙滩上没什么人,只有海浪不知疲倦地冲刷着,带走一些东西,又留下一些东西。
我的心情也像这被冲刷的沙滩,一夜过后,愤怒和委屈被冲淡了一些,留下的是沉甸甸的疲惫和茫然。
昨晚林晓的话,还在我耳边回响。“你妈就是太闲了。”这句话,比任何指责都让我难受。我一辈子要强,退休前是学校的骨干教师,退休后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闲人。
可或许,她说得对。退休之后,我的世界一下子变小了,小到只剩下老张和儿子这个小家庭。我的全部注意力和情感,都倾注在了他们身上。这种倾注,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是一种压力。
我心里乱糟糟地想着,走回了酒店。
早餐是酒店的自助餐。我到餐厅的时候,老张和张伟已经在了,林晓还没下来。他们俩面前摆着盘子,却都没怎么动。
看到我,张伟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叫了声:“妈。”
我“嗯”了一声,没看他,自己去取餐。我没什么胃口,就盛了一小碗白粥,拿了两个馒头和一点咸菜。这是我吃了大半辈子的早餐,简单,舒服。
我坐到他们对面,默默地喝粥。餐桌上的气氛,比昨晚的晚餐还要压抑。三个人,谁也不说话,只有餐具偶尔碰撞的轻微声响。
过了一会儿,林晓下来了。她化了淡妆,穿着一条漂亮的连衣裙,看起来精神不错,好像昨晚的争吵对她没什么影响。她径直走到我们这桌,拉开椅子坐下,全程没有看我一眼。
她也没去取餐,而是从包里拿出手机,熟练地点开一个外卖软件,给自己点了一杯咖啡和一个三明治。
我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酒店的自助早餐种类那么丰富,中式西式样样俱全,她非要点外卖?这不就是故意做给我看的吗?
我心里的火又一次被点燃了。这是无声的抗议,是赤裸裸的挑衅。她用这种方式告诉我,她和我,不是一路人。她不接受我的生活方式,也不屑于融入我们这个家。
我手里的勺子在碗里搅动着,把白粥搅得浑浊不堪。我强忍着没有发作,只是把脸转向一边。
老张看出了气氛不对,他清了清嗓子,对林晓说:“晓晓,这里的早餐挺好的,你怎么不吃点?”
林晓抬起头,脸上挂着一丝客气的假笑:“爸,我早上吃不惯这些,还是习惯喝杯咖啡。”
一句话,把老张也给堵了回去。
张伟坐在我们中间,脸色比谁都难看。他看看我,又看看林晓,嘴巴张了几次,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他只是拿起一个馒头,默默地啃着,像是在嚼蜡。
我看着儿子这副左右为难的样子,心里那点刚平复下去的怒火,又被心疼和失望所取代。他但凡有点担当,此刻也该说句话,哪怕是打个圆场也好。可他没有,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
我的心,彻底凉了。
就在这时,老张突然放下了手里的筷子。他看着我,脸色很严肃,是我很少见到的那种严肃。
“秀兰,”他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很有分量,“你差不多得了。”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张一向是个和事佬,在我们家,他从来没对我大声说过话。每次我和别人有矛盾,他总是先护着我。可今天,他竟然当着儿子儿媳的面,让我“差不多得了”?
我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血气直往上涌。我觉得自己像是被人当众打了一耳光,火辣辣的疼。
“老张,你……”我指着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我说错了吗?”老张没有回避我的目光,继续说道:“孩子们有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你看不惯,可以不看。非要闹成这样,让大家都下不来台,你心里就舒坦了?”
他的话,像一把锤子,重重地砸在我的心上。
我没想到,连我最亲近的、共度了几十年的丈夫,也站到了我的对立面。在这一刻,我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我看着他,又看看低头不语的儿子,再看看一脸冷漠的儿媳。这个所谓的“家”,在这一刻,显得那么陌生,那么冰冷。
我再也待不下去了。我猛地推开椅子站起来,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
“好,好,你们都对,就我错了!”我扔下这句话,转身就走,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这一次,没有人追上来。
第五章 老张的日记
我冲出餐厅,漫无目的地在酒店的花园里走。眼泪模糊了视线,脚下的路都看不清楚。我被一块石头绊了一下,差点摔倒。扶着旁边的一棵树,我才勉强站稳。
委屈、愤怒、羞辱……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像一张大网,把我紧紧地包裹住,让我喘不过气来。
老张的话,比林晓的任何一句都伤人。因为他是我的丈夫,是我以为会永远站在我这边的人。他的“差不多得了”,彻底否定了我所有的委屈和坚持。
我在一条长椅上坐下来,任由眼泪流淌。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真的错了?是不是我真的像林晓说的那样,是个多管闲事、思想僵化的老太婆?
我不知道自己坐了多久,直到感觉阳光有些刺眼,我才擦干眼泪,慢慢走回房间。
房间里没人,他们大概是出去玩了。也好,我正好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我无意识地开始收拾房间,这是我多年的习惯,看到哪里不整洁,就忍不住要动手。我把张伟他们乱丢的衣服叠好,把洗漱用品摆放整齐。
在整理床头柜的时候,我看到老张的一个旧笔记本。那是他以前在工厂上班时,用来记录工作数据的,退休后就一直闲置着。我随手翻开,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夹着什么东西。
翻了几页,我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字迹。不是工作数据,而是像日记一样的东西。
我心里有些好奇,便坐下来仔细看。
日期是去年的。上面写着:
“今天厂里返聘的老李走了,突发心梗。大家都很感慨。一辈子勤勤恳恳,没享过什么福。我也退休三年了,感觉自己越来越没用了。每天除了买菜遛弯,也不知道能干点啥。秀兰总说我懒,其实我是不知道该干啥。不像她,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把张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业来操心。”
我的心颤了一下,继续往下看。
“秀兰的脾气越来越急了。我知道,她也是心里空。以前当老师,桃李满天下,受人尊敬。现在退休了,感觉一身的本事没处使。她把所有的心都扑在了张伟身上,管着他的吃穿,操心他的工作,现在又开始操心他和林晓的关系。我劝过她,让她放手,可我知道她放不了。她这辈子,就是个操心的命。”
看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又涌了上来。原来,老张他什么都懂。他不是不理解我,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
我翻到最近的一页,是这次出来旅游前写的。
“五一要去海边了,张伟订的酒店。秀兰嘴上说浪费钱,其实心里挺高兴的,偷偷把新买的丝巾拿出来试了好几次。希望这次能玩得开心点。就是有点担心她和林晓,两个都是要强的人,一个传统,一个新潮,生活习惯差太多,住在一起总有点磕磕绊绊。张伟夹在中间也难做。秀兰的爱,有时候太用力了,像把铁锁,锁住了儿子,也锁住了自己。什么时候她能想明白,放开手,大家就都轻松了。”
“锁住了儿子,也锁住了自己。”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我。我呆呆地看着那行字,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凝固了。
是啊,我以为我是在爱他,是在保护他,可实际上,我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他的负担?我用我的标准去要求他的生活,去评判他的妻子,这对他来说,公平吗?
我一直觉得林晓抢走了我的儿子,可或许,是我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地“放手”,没有承认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一个有自己家庭的丈夫。
我捧着那本旧旧的笔记本,像捧着千斤重的东西。老张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比任何大道理都更能敲醒我。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门外传来张伟和林晓的说话声。他们似乎在走廊里。
张伟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妈就是那样的人,她心里其实很疼我。她只是……只是还没适应我已经成家了这件事。你多担待一点。”
林晓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我知道她不容易。可是张伟,我也有我的压力。我不想我们的婚姻,总是在这种无休止的婆媳矛盾里消耗。你能不能……能不能跟你妈好好谈一次?不是吵架,是真正地谈一次。告诉她我们的想法,也听听她的想法。”
“我……我试试吧。”张伟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确定。
我靠在门后,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百感交杂。原来林晓也并非完全不通情理。她只是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希望得到尊重。
而我,一直以来,是不是真的没有给过她足够的尊重?
我慢慢合上日记本,放回原处。窗外的阳光透过纱帘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看着那些光影,第一次开始认真地反思自己。
也许,是时候解开那把锁了。为了儿子,也为了我自己。
第六章 一次迟到的谈话
那天下午,我没有再出去。我给老张发了条短信,说我有些累,想在房间休息。
我一个人想了很多。从张伟出生,到他上学、工作、结婚,一幕幕往事在眼前掠过。我发现,我的记忆里,全都是我为他做了什么,却很少有他自己选择了什么。或许,我真的管得太多了。
傍晚的时候,老张一个人回来了。他手里提着一个饭盒,是我喜欢吃的那家店的海鲜粥。
他把粥放在桌上,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给我盛了一碗。
我看着他,心里那点怨气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愧疚和温暖。我接过碗,低声说:“老张,对不起。早上……是我太冲动了。”
老张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在我身边坐下,“说这些干什么。夫妻几十年了,我还不知道你。快吃吧,还热着。”
我们俩谁也没再提早上的事,但我们都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吃完粥,我看着老张,认真地说:“我想跟张伟谈谈。”
老张点点头,“是该好好谈谈了。”
晚上,我让老张把张伟叫到了我们的房间。林晓没有来,这正合我意。有些话,我想先跟儿子说清楚。
张伟进来的时候,显得很局促,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我让他坐下,给他倒了杯水。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张伟,妈想跟你聊聊。”
他点点头,紧张地看着我。
我深吸一口气,开口道:“白天的事,妈有不对的地方。妈不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让你和林晓下不来台。”
张伟显然没想到我会先道歉,他有些手足无措地说:“妈,不怪你,我也有错,我不该瞒着你晓晓家里的事。”
“那件事,你确实不该瞒着我。”我看着他,目光变得严肃,“我是你妈,不是外人。你们有困难,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会帮。你这样瞒着,只会让我胡思乱想,产生误会。这不仅仅是对我的不尊重,也是对你和林晓的感情不负责任。家,是需要坦诚的。”
张伟低下头,“我知道了,妈。以后不会了。”
看到他认错的态度,我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一些。我缓和了语气,继续说:“还有,关于你和林晓的事。妈承认,妈有些观念,是老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了。我总觉得,男人就该有个男人的样子,在家里顶天立地。看到你为林晓做这做那,我心里……是不舒服。”
我停顿了一下,看着儿子的眼睛,“但我也在想,时代不一样了。你们夫妻之间怎么相处,是你们自己的事。只要你们觉得幸福,觉得合适,妈……妈应该学着去尊重。”
说出“尊重”这两个字,我感觉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张伟的眼圈红了。他看着我,声音有些哽咽:“妈,谢谢你。谢谢你理解我们。”
“我还没说完。”我拍了拍他的手,“妈尊重你们,也希望你们能理解妈。我跟你爸,就你一个儿子。现在我们老了,有时候会觉得孤单,会没有安全感。我总想抓着你,可能是怕……怕自己变得没用了,怕被你们嫌弃。”
说到最后,我的声音也有些颤抖。这是我第一次,在儿子面前,袒露自己内心的脆弱。
张伟再也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他握住我的手,说:“妈,你怎么会没用呢?你和我爸永远是我的靠山。我从来没有嫌弃过你,晓晓也没有。我们只是……只是希望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我们爱你,妈,真的。”
儿子的这番话,让我心里所有的委屈和不安,都烟消云散了。
我们母子俩,第一次这样心平气和地、坦诚地聊了很久。我告诉他我的担忧,他也告诉了我他和林晓的压力和规划。
谈话的最后,我对他说:“明天,你让林晓也过来一下吧。有些话,我也想跟她说清楚。”
张伟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上午,在我们准备退房离开前,林晓来了。她看起来也有些紧张。
我让她坐下,开门见山地说:“林晓,前天晚上的事,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
林晓愣住了,连忙摆手:“妈,您别这么说,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不该跟您顶嘴。”
我摇摇头,“是我说话太冲,伤了你。我为我说的那些话,什么‘老佛爷’,什么‘当牛做马’,跟你道歉。是我误会了你。”
然后,我把我从张伟那里听来的,关于她家里的情况,复述了一遍。我说:“你是个好孩子,有情有义。你为娘家做这些,是对的。只是以后,有困难要说出来,我们是一家人,没必要自己硬扛。”
林晓的眼睛也红了。她低着头,轻声说:“妈,对不起,我之前不说是怕您有想法,觉得我拖累了张伟。”
“你们是夫妻,本就该互相扶持,谈不上谁拖累谁。”我看着她,诚恳地说,“以后,妈不会再过多干涉你们的生活。你们想怎么过,就怎么过。我只有一个请求,多跟我们沟通。别让我们老的,只能靠猜。”
林晓抬起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用力地点点头,“嗯,我知道了,妈。”
那一次谈话,没有解决所有问题,但它像一扇窗,让堵在我们彼此心里的那堵墙,透进了一缕光。
第七章 回程的路
回程的车里,气氛和来时截然不同。
来的时候,车里充满了期待和欢声笑语。而现在,车里很安静,但不是那种令人窒息的沉默,而是一种风波过后的平静。
张伟在开车,林晓坐在副驾驶。我和老张坐在后排。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风景不断向后退去。来时觉得刺眼的阳光,此刻也变得柔和起来。天很蓝,云很白,像被水洗过一样。
开了一段路,林晓从包里拿出一瓶水,拧开盖子,递给我。“妈,喝点水吧。”
我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她笑了笑,又拿出一包薄荷糖,递给老张,“爸,您要是晕车,含一颗会舒服点。”
老张乐呵呵地接过去,“哎,好,好。”
这些都是很小的动作,很平常的话语,但在经历了那场几乎要撕破脸的争吵后,却显得格外珍贵。
我知道,我们之间的那道坎,正在慢慢被填平。
车里放着舒缓的音乐。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我看到连绵的青山,看到广阔的田野,看到远处城市的高楼轮廓越来越清晰。
我的心,也跟着开阔了起来。
我想起了老张日记里的那句话,“秀兰的爱,像把铁锁,锁住了儿子,也锁住了自己。”
是啊,过去的几十年,我一直以为我的责任就是守护好我的家,守护好我的儿子。我用我的方式,给了他我能给的最好的东西。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忘了,孩子总会长大,会有自己的天空。而我,也应该有我自己的生活。
我不能再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我的人生,不应该在儿子成家立业后就画上句号。
我还有老张。我们还可以一起去旅旅游,去老年大学报个班,学学书法,学学画画。我还可以和我那些老同事、老朋友们多聚聚,聊聊天,跳跳广场舞。我的世界,不应该只有那么小。
放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放开紧握儿子的手,他才能自由地去拥抱他的妻子和他的生活。而我,也能腾出手来,拥抱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拥抱我自己。
快到家的时候,张伟突然开口说:“妈,爸,下个周末,我跟晓晓想请你们去吃顿饭,就我们一家人。”
林晓也回过头,笑着说:“对,妈,我知道有家新开的本帮菜馆,味道特别好,您肯定喜欢。”
我看着他们俩,一个专注地开着车,一个回头看着我,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意。阳光从车窗照进来,落在他们的脸上,暖洋洋的。
我心里一暖,眼眶有些湿润。我点点头,笑着说:“好啊。”
车子驶下高速,汇入了熟悉的车流。城市的喧嚣扑面而来,但我的内心却前所未有的宁静。
我转头看向窗外,看着那些行色匆匆的路人,看着那些高高低低的楼房。我知道,生活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充满了各种明流暗礁。争吵、误会、和解,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次五一旅行,就像河里的一处急流,把我们这个家卷了进去。我们都呛了水,都受了伤,但最终,我们没有被冲散。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掌舵,如何更坦诚地面对彼此。
我看着前排儿子的背影,他握着方向盘的手很稳。我知道,他已经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我时时护在身后的小男孩。他有能力,也有责任,去经营好他自己的小家庭。
而我,作为母亲,最好的爱,或许就是站在岸边,带着微笑,目送他的船,驶向更远的海。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