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视主持人宝晓峰,曾在播报时“口误”,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央视主持人,这样的低端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
央视主持人宝晓峰,曾在播报时“口误”,引起了轩然大波,作为央视主持人,这样的低端错误是“不可原谅”的。
可谁知峰回路转,本该是职业污点的错误,却成了一个贫困县的转折点,这是怎么回事呢?
央视主持人宝晓峰凭借沉稳大气的主持风格,以及精湛的业务能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跟尊敬,甚至被称为“央视女神”。
从业多年,一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从未发生过纰漏,深受领导重视,2020年的某天,宝晓峰像往常一样正在播报《新闻联播》最新新闻资讯。
她的声音仿佛有穿透力似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她的专业,可是没想到,一个小失误,却成了她的职业生涯中的“污点”。
当播报一则关于河南 “嵩县” 捐赠大葱支援武汉的新闻时,宝晓峰的声音突然卡顿了一下。
“蒿县捐赠大葱支援武汉……”,将 “嵩” 读成了 “hao”,这个小小的口误,却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节目结束后,眼尖的观众迅速发现了这个错误,一时间,网络上议论纷纷,“宝晓峰念错字了”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许多网友对她的专业能力产生了质疑,甚至有网友质疑:“这可是央视主播啊,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更有甚者,言辞激烈地指责她不专业、不敬业,不尊重这个工作,认为她不配坐在《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指责,宝晓峰陷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中。
她深知自己作为一名央视主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央视的形象,这次失误不仅让央视蒙羞,也是自己事业生涯的污点。
然而,宝晓峰并没有逃避,她勇敢地站了出来,在社交平台上公开道歉,表示自己会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不会再发生这样的错误。
随着舆论的发酵,自然也引起了央视的关注,随即央视对此次“口误”事件展开了调查。
很快,真相大白于天下:原来是导播在操作提词器时出现了失误,将 “嵩县” 的 “嵩” 字错误地打成了 “蒿” 字 ,宝晓峰是按照提词器上的内容进行播报,才导致了这次口误。
得知真相后,网友们纷纷转变了态度,对宝晓峰表示理解和同情,之前那些尖锐的指责声也渐渐平息。
大家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在没有了解事情全貌之前,不应该轻易地对他人进行指责和批评。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嵩县” 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却意外地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人们开始好奇,这个被央视主播 “读错” 的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于是,网友们纷纷在网上搜索关于嵩县的信息,这一搜,可不得了,他们发现,嵩县简直就是一个被埋没的宝藏。
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这里环境宜人,山清水秀,而且还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以及4A景区天池山,
不仅如此,嵩县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其中有陆浑银鱼、柴胡、银杏等上等品质的农产品。
这些发现让网友们兴奋不已,他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关于嵩县的信息,嵩县的知名度也因此迅速飙升。
一些旅游博主更是亲自前往嵩县,拍摄了大量的美景和美食视频,发布在网络上,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
一时间,嵩县成为了旅游界的 “网红打卡地”,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想要一睹这个小县城的风采。
随着网友们的关注,嵩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漫步在白云山的云雾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天池山欣赏飞泻而下的瀑布,在木札岭探寻红叶的浪漫。
当地的酒店、民宿成了众人争抢的存在,餐馆里也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特色美食供不应求。
村民们也顺势做起了农家乐的生意,为游客们提供了便利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不仅如此,嵩县的特色农产品也迎来了销售热潮。
以往,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嵩县的农产品常常面临滞销的困境,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却难以获得相应的回报。
如今,随着网络的传播和物流的发展,嵩县的陆浑银鱼、嵩县柴胡、嵩县银杏等农产品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各地的市场。
电商平台上,嵩县农产品的销量节节攀升,许多消费者品尝过后,纷纷点赞回购,嵩县农产品的口碑越来越好。
在游客和消费者的热情支持下,嵩县的经济开始快速增长。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 年嵩县的旅游收入相比 2019 年增长了整整 3 倍 ,农产品销售额也大幅提升。
更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看中了嵩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在当地投资建厂,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嵩县的经济发展。
曾经贫困的嵩县,因为宝晓峰的“口误”,竟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宝晓峰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一次无心之失,竟会成为嵩县发展的转折点,为这个小县城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而嵩县的人民,也对宝晓峰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将这份感激化作了建设家乡的动力,让嵩县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来源:亘古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