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直播间,无奈的消费者,跑丢的监管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9:52 1

摘要:虽然电商和直播带货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大类都属于电商,但是,由于影响力不同,从普通电商到直播带货,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直播带货的影响力更大,一旦出现问题,对消费者的伤害也更大。

从实体店到电商再到直播带货,短短的几年时间,消费方式就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消费市场也经历了两次大的冲击。

虽然电商和直播带货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大类都属于电商,但是,由于影响力不同,从普通电商到直播带货,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直播带货的影响力更大,一旦出现问题,对消费者的伤害也更大。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直播带货“带”出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产品质量方面,以次充好、以劣充优是直播带货最为突出的问题,也可称作直播间“黑洞”。

据央行财经报道,有消费者向总台《财经调查》栏目举报,一些网络直播间里宣称“A类母婴级”“高支高密度”且价格格外亲民的床上用品四件套,不少是以次充好的劣质产品。

按照网络平台的地址,记者来到了江苏南通。直播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直播间里宣传的“匹马棉”,其实不算真正的匹马棉,就是为了引流。一家年销量超30万件的家纺企业,所谓的“木棉皱皱纱”,其实是纯化纤产品。而面对消费者的提问,主播会忽悠是“从木棉树里面提炼的一种纤维制成的”。

不仅如此,在产品支数方面,一些企业也会将30支到80支,直接将产品宣传为“100支”。按照工作人员所言, 一套床品8米布,如果是100支的产品,光面料就需要300多元,市场上低价的四件套,根本不可能是100支的产品。

也就是说,消费者从直播间购买到的“高质量”产品,很多都是虚假的,质量和品质都没有保证。尤其像纺织品这种消费者很难用肉眼观察和判断的产品,要想让消费者不上当,让消费的体验感不因直播间的混乱局面而出现下降,对直播间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播间销售的产品存在以次充好、以劣充优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直播间产品的质量问题、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电商市场的良好秩序、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呢?

首先,明确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千万不要以为,直接间销售的产品,就没有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直播间销售产品与实体店销售产品一样,都有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直接间和主播就无疑就是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者。既然开设直播间和直播带货,就得承担起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直播间和主播就得承担责任。尤其是主播,不要想把责任推给生产生产者和经营者。既然担任了主播,就得把主播的责任担起来。如果销售的是假冒伪劣产品,主播的责任是跑不掉的。

第二,落实直播间的监管责任。实体店的监管,还是比较到位的,一些问题,也是能够及时发现的。到了电商阶段,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好在各地都加强了监管工作,对电商所销产品的监管,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对直播间的产品销售,总体是监管失控的,很少有主动监管的,大多是在消费者投诉后,才勉强予以监管,等于监管被直播带货跑丢了。也正因为如此,如何加强对直播间产品销售的监管,是各地必须重点研究的一个问题。不然,直播间会成为消费市场一个非常大的漏洞,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利益损害,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直接影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三,加大直播间产品抽检力度。抽检也是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分析,主要是因为各地并不太重视产品质量抽检工作,恰恰是,这才是健全消费市场秩序、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直播间销售产品,必须通过抽检来发现问题。而抽检需要经费保障,那么,地方政府能否给产品抽检工作予以全力支持呢?能不能从经费的保障上让抽检的力度大一些,让产品的质量有保障些,让假冒伪劣难以藏身呢。

第四,建立产品质量溯源机制。虽然直播间和主播是直播带货的主体责任,直播带货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直播间和主播必须承担责任,但是,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也是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者,同样需要对产品质量负责。因此,建立产品质量溯源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找到质量问题的源头,才能杜绝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然,查了这个直播间,还会出现那个直播间,就会形成此起彼伏现象。显然,抓问题,就必须抓源头。

总之,想让直播间产品质量不失控,让消费者利益不受损,监管就不能跑丢,而要与直播带货同步前行,让其不能也不敢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来源:谭浩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