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上午,淄博市第十二届“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城市行暨“跟着诸子游淄博”齐成语寻踪活动在齐文化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市的16名小学员与教师、家长代表共60余人,共同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体验之旅。
9月20日上午,淄博市第十二届“国学小名士”研读经典城市行暨“跟着诸子游淄博”齐成语寻踪活动在齐文化博物馆举行。来自全市的16名小学员与教师、家长代表共60余人,共同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体验之旅。
此次活动由淄博市文明办、淄博市教育局、齐文化研究院主办,淄博市融媒体中心、临淄区文明办、临淄区教体局承办,旨在通过沉浸式研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国学经典的热爱,搭建一个展示国学素养、感悟城市文脉的实践平台。
在“齐”有此礼环节,学员们身着汉服,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体验“正衣冠”“拜师古礼”等传统礼仪,手持竹简诵读《弟子职》,深刻体会“尊师、重教、崇学、尚礼”的齐鲁风骨。一名小学员在仪式后感慨:“穿上汉服的那一刻,仿佛真的回到了古代,明白了什么是‘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随后的“齐心协力”猜成语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16名学员分为两队,通过肢体语言与合作,竞猜“一鸣惊人”“管鲍之交”“田忌赛马”等经典齐成语。学员们生动形象的表演和快速准确的回答,展现出他们对成语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团队协作精神。
在齐文化博物馆“泱泱齐风”展厅,讲解员为学员们重点讲解了“晏子使楚”“一鸣惊人”等历史典故。在齐文艺术博物馆“齐风流韵”展区,工作人员通过“姜太公钓鱼”“百家争鸣”“围魏救赵”等成语故事,将齐文化中的智慧与谋略娓娓道来。
“见贤思齐”环节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现场课堂”。齐文化研究院的杨洋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四方之志”“尊贤尚功”“勿忘在莒”等成语的出处与文化内涵。随后的小学员答题环节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内容。最后,学员们齐声诵读经典齐国成语,用朗朗书声传递文化回响。活动还为学员们颁发了研学证书、《齐国成语典故》及齐文化文创产品,鼓励他们继续传承和弘扬齐文化。
“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临淄区太公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在分享中表示,“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在真实的文化场景中触摸历史、感知传统,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本次活动通过融媒体直播方式向全市推广,吸引了大量观众线上观看,成为一场普及国学、传播齐文化的公开课。正如主办方所言:“让青少年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体验中树立文化自信,是我们持续举办‘国学小名士’活动的初心与使命。”
据悉,淄博市自2014年起举办“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至今已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教育品牌。未来,淄博市将继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青少年成长与文化淄博建设。
-3811076来源:鲁网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