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7 20:31 1

摘要:沈超,男,满族,1970年5月生,辽宁抚顺人,中共党员,1992年8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局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就业创业政策制定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履行法治建设

沈超,男,满族,1970年5月生,辽宁抚顺人,中共党员,1992年8月参加工作,全日制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党组书记,主持局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就业创业政策制定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履行法治建设

教育背景

• 学历与学位:

◦ 全日制大学学历

◦ 高级工程师职称

政府及地方工作经历

1992年8月—2017年4月

基层历练与技术管理

• 1992.08—2000.11 历任天津市劳动局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参与劳动法规体系建设;

• 2000.11—2010.08 任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统筹政策制定与执行;

• 2010.08—2017.04 任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推动自贸区人才政策创新。

2017年4月—2021年5月

人社系统主政与改革

• 2017.04—2020.08 任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分管就业促进与职业技能培训;

• 2020.08—2021.05 任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持工作),推动“海河工匠”工程落地。

2021年5月至今

市级人社主政深化

• 2021.05.25 经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市人社局局长,接替前任职务;

• 2023.02.28 经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连任局长;

• 2025年重点任务:

◦ 实施《天津市高质量充分就业三年行动》,2025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

◦ 推进“智慧人社”平台建设,2025年实现社保业务“一网通办”覆盖率95%;

◦ 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2025年新增跨区域就业岗位10万个。

现任职务履职重点(2025年)

一、就业创业提质增效

• 重点群体帮扶: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2025年服务基层就业超5000人;

• 新就业形态保障:制定网约车、直播带岗等灵活就业权益保障细则,2025年覆盖从业人员20万人。

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 养老金改革: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2025年完成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

• 医保支付创新:推广DRG/DIP付费模式,2025年覆盖三级医院比例达80%。

三、人才引育协同发展

• “海河英才”计划升级: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超3000人,建设高水平工程师队伍;

• 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数字工匠”培育工程,2025年培养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领域技工5万人。

四、区域协同机制创新

• 京津冀社保互通:2025年实现医保异地结算、社保关系跨省转移“一键办理”;

• 雄安新区协作:定向输送建筑、家政等领域技能人才1万名,共建劳务协作基地。

分管领域与重点工作

• 就业促进处:建设100家“就业驿站”,2025年提供岗位信息超100万条;

• 养老保险处: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2025年参保人数突破200万;

• 劳动关系处:推广“互联网+调解”模式,2025年劳动争议线上化解率达70%。

工作特点与成效

一、数字化转型突破

• 建设“津心办”人社专区,2024年高频事项网办率超90%;

• 推广AI面试系统,2024年帮助企业招聘效率提升40%。

二、民生服务创新

• 推行“社银合作”模式,2024年银行网点代办社保业务超200万笔;

• 开展“人社服务进社区”行动,2024年覆盖全市246个街道。

三、区域协同发展

• 牵头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联盟,2025年联合举办招聘会50场;

• 推动“津城”“滨城”人才政策联动,2025年新增双城就业岗位3万个。

社会评价与荣誉

• 2022年:获评“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市总工会授予);

• 2024年:入选“全国人社系统先进工作者”(人社部授予);

◦ 《天津日报》称其“就业民生守护者,改革攻坚实干家”;

◦ 网友评价其“政策接地气,服务有温度”。

备注说明

1. 以上信息综合自天津市人社局官网、天津日报及公开报道,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

2. 职务动态依据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任命文件及局年度工作报告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