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5日,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开学视导及Ai诊断课例研讨活动,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教师们通过课堂回顾、评课议课、分享交流等活动,实现以研促教,达到共同提升的研修目标。
2025年9月15日,科利华中学铁北分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开学视导及Ai诊断课例研讨活动,全体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教师们通过课堂回顾、评课议课、分享交流等活动,实现以研促教,达到共同提升的研修目标。
课例分析
周益全老师以“诗意绽放”为主题,开展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创作专题教学。课程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诗歌创作的基本方法,结合 “感恩教师”“中秋” 等主题完成原创诗歌创作,既贴合学生生活体验,又能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融入情感与文化思考,实现 “以诗传情、以诗悟美” 的单元教学目标。
在戴文昊老师的写作课上,同学们化身“校园小记者”,从确定报道主题、筛选新闻要素,到筛选新闻素材,最终完成一则消息消息。AI课堂教学分析结果显示,戴老师在“目标定位”“课堂艺术”和“评价反馈”方面表现良好,在达成基础知识传授、激发多元思维上取得了预期效果。
孙格格老师设计将《观沧海》与《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对比两首诗在意象、情感、文体等方面的差异,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与比较分析能力。AI课堂教学分析系统提出,可通过追问、对比表格、角色朗读等策略优化教学,强化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田原青老师执教《雨的四季》时,以 “出版社征集书签设计” 为情境,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解码雨韵;结合修辞知识,让学生赏文品析并设计书签。AI 分析显示,田老师的情绪感染力强。
评课研讨
孙芳老师:
周益全老师紧扣初三诗歌教学目标,以 “感恩教师” 四行诗征集为载体,融合知识讲解与创作指导,扎实且富人文温度。本课既传授了诗歌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与情感表达,让诗歌教学更具感染力,真正让诗意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涂梦岩老师:
戴老师的《新闻写作》课目标定位精准落地,内容设计贴合学情,能够激发激发多元思维方式。分析学生稿件时,以 “标题如何更凝练?导语还缺哪些要素?” 等问题引导深度思考,有梯度。可增设 “自我反思评价表”,让学生从多维度感受学习成果,提升课堂兴趣指数。
邓萌老师:
孙格格老师设计的《〈观沧海〉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聚焦“秋景”,通过曹操、马致远笔下不同风格的秋,拓展了学生对“四季之美”的多元认知,符合单元“感受自然意趣”的主题导向。
李懿涵老师:
田老师这节《雨的四季》一课紧扣初一散文教学目标,以“四季雨景书签设计”为载体,融合文本赏析与创意表达,扎实且贴合学生认知。本课既传授了散文赏析方法,又激发了审美与表达欲,让散文教学更具实效,真正让语言美在课堂落地。
总结发言
活动最后,语文教研组长顾艳老师指出,老师们能够紧扣新课标要求,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意识。建议今后进一步用好新教材,充分思考其中的活动提示与教学建议,将其转化为贴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设计真实而有意义的任务,鼓励学生在观察、体验和修改中自主探索,真正实现“在做中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要积极借助AI课堂诊断平台,对教学过程进行智能分析与反馈,基于数据精准发现教学盲区,持续优化教学策略。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来源:新魅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