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物种!欧亚水獭首现新津白鹤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09:14 1

摘要:为成都平原以及岷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增添了新证据。表明即使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周边区域,通过科学保护和管理,仍然能够为顶级捕食者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

首次!首次!首次!

近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宣布

首次在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内

清晰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欧亚水獭的活动影像

这也是该物种

在新津乃至成都市岷江下游的

首次影像记录

这一发现

证实了该珍稀物种

在新津的自然分布

为成都平原以及岷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增添了新证据。表明即使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周边区域,通过科学保护和管理,仍然能够为顶级捕食者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

夜色中,首现成年健康水獭

红外相机镜头下,一只成年水獭在夜色中穿梭,画面能够清晰看到水獭面颊胡须和细长的身体特征。

视频中,这只小家伙体型健硕、动作敏捷,毛皮湿漉漉地闪着光,非常健康。它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惊喜,更成为新津地区湿地生态健康的有力证明。

▲欧亚水獭 (网络图片)

欧亚水獭(Lutra lutra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需要一个健康、完整、互联的生态系统才能生存和繁衍,是公认的淡水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

欧亚水獭的出现,说明该区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栖息地修复、生态保护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规划和分区管控措施也有效隔离了人类活动干扰,为水獭提供了安全的栖息环境。

长期监测,种群持续“上新”

“我们通过提前布设的红外相机收集湿地公园野生动物影像。”监测工作相关负责人杨浩介绍说,监测团队会将红外相机放在野外并定期回收,回收的视频资料将进行筛选、整合,最终形成年度湿地资源监测报告。

目前,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2024年度湿地资源监测报告已经完成。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共观测到高等植物677种,鸟类146种,哺乳动物(兽类)19种,两栖动物7种,爬行动物6种,昆虫173种,鱼类72种,浮游植物49种,浮游动物12种,底栖动物14种

湿地水质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水平均有明显提升。

“自2017年启动本底调查起,我们一直持续开展湿地资源监测。”区公园城市建设局林推中心副主任张璐介绍,去年在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又启动了为期3年(2024-2026年)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

监测内容以本底调查与动态监测为基础,主要包括水文水质、植物与植被、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兽、鸟、两栖、爬行等)等。“以此来持续更新完善湿地资源数据库,指导白鹤滩湿地健康发展。”有关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在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市民朋友如偶遇水獭,应保持距离安静观察,切勿靠近、惊扰,切勿投喂哦!

来源:水城新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