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致文化”,败给“臭虾仁”学生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08:51 1

摘要:一份发臭的学生餐,与一座追求精致的城市,形成了难以置信的对比。这种反差背后,是一场关乎文化认同、商业伦理和社会监督的深层较量。

一份发臭的学生餐,与一座追求精致的城市,形成了难以置信的对比。这种反差背后,是一场关乎文化认同、商业伦理和社会监督的深层较量。

9月15日,上海多所学校的午餐中出现了一道“不寻常”的菜——虾仁炒蛋。学生们发现这道菜“有臭味”,甚至有人吃到呕吐,学校随后紧急撤换该菜品,补发饼干、面包作为替代。

涉事企业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却表示,只是“虾仁里有细沙”,并非食品安全问题。 然而根据公开资料,这家日供餐超过50万份的企业,目前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

上海,一直被视为中国最雅致的城市。 从外滩的欧式建筑群到幽静的里弄,从时尚的商业中心到古朴的文化街区,上海的精致生活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这种雅致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一种融合了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社交礼仪和生活态度的综合生活模式。

上海人的精致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家常小菜,也要精致一点;即便是路边小店,也得干净一点;即便是吃一碗阳春面,也要吃得文雅一点。

在饮食文化上,上海人更是讲究。本帮菜以其浓油赤酱、口味醇厚而闻名,如红烧肉、响油鳝糊等经典菜肴,制作工艺精细,讲究食材的选择与火候的掌握。

此次学生餐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正是因为它与上海一贯的精致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

当上海人正在追求“不仅要有口感,对于原料更是十分苛求”的饮食标准时,学生们却被供应了可能发臭的虾仁炒蛋,这种对比令人震惊。

上海人对食物的挑剔程度从他们的菜市场可见一斑:“一个上海人,是可以摸清家门口方圆五里,最好的小吃摊、最实惠的买菜地。即使你买一只番茄,两个鸡蛋这样的菜量,摊主也笑眯眯任你挑选,末了还送上一撮小葱配菜。”

然而学生餐供应商却无法提供同等品质的食材,这种差距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涉事企业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并非首次出现问题。天眼查显示,这家公司有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被起诉。

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家“状况频频”的企业,为何能中标这么多中小学餐饮服务项目?

上海历来以讲究“分寸”和“路数” 而闻名。上海人的分寸表现在一种边界感,适当地把握人与人间的距离,给自己和他人留有适当的余地,不说出格话、不做奇葩事。而路数,讲究的是公序良俗、科学态度、契约精神。

然而在此事件中,这种分寸和路数似乎被打破了。

9月1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通报表示,相关菜品留样及原料已送检,一周内将出具检验结果。通报还承诺将进一步落实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发挥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作用,增加菜品选择等。

这些措施无疑是对精致文化的一种回归和守护。事实上,上海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就开始推行AB制学生午餐,即每日提供至少两种套餐组合,目前这项措施已基本覆盖全市中小学。

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思路,正是上海精致文化的体现。

上海绿捷公司日供餐超过50万份,却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被起诉。

检测结果公布之前,上海多个家长交流群里已经开始自发分享检测食品安全的小技巧。这何尝不是上海人“精致”生活文化的另一种体现——即便是监督,也要做得细致到位。

黄浦江边,外滩的欧式建筑静静矗立,它们见证了上海对精致文化的百年坚守。而今天的孩子,也理应享受到这座都市应有的品质与标准。

来源:锦程说美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