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深人静时,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未来的迷茫,像潮水般涌来,压得你喘不过气。
朋友,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夜深人静时,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未来的迷茫,像潮水般涌来,压得你喘不过气。
很想放手,很想停下,嘴里说着“人间不值得”,心里却又有一万个不甘心。
这种“熬不下去”的感觉,是成年人世界里一场无声的海啸。
别怕,你不是一个人。
其实,连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也曾无数次“熬不下去”。他天资平平,被人称为“笨人”;科举七次才中;带兵打仗,更是在湘江靖港遭遇惨败,羞愤到投水自尽……
他的人生,就是一部不断从低谷向上攀爬的史诗。
他是如何“熬”过来的?靠的不是什么天降祥瑞,而是他用一生坎坷悟出的处世智慧。
当你觉得撑不住了,不妨静下心来,默念曾国藩这4句话,或许能给你拨开云雾的力量。
第一句: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句话,是治愈精神内耗的顶级良药。
简单说就是:事情来了,就顺应着去处理;还没来的,不去瞎操心;正在做的,就全神贯注;已经过去的,就彻底放下。
人生90%的烦恼,都源于我们把能量浪费在了昨天和明天。
还记得靖港那次惨败吗?湘军水师全军覆没,曾国藩的座船都被太平军俘获。他颜面尽失,万念俱灰,纵身一跃,投向了冰冷的江水。
幸好被部下救起。
醒来后的他,没有一蹶不振,没有祥林嫂般地抱怨。他在奏折中平静地陈述事实,然后立刻开始重整旗鼓,总结教训,招募新兵。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了“当下”这一刻。不沉湎于失败的痛苦,不忧虑于未来的渺茫。
人生就像开车,频频回头看后视镜的人,最容易出车祸。
第二句: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这句话,是戒掉焦虑的最好心法。
我们常常感到焦虑,是因为总想着立刻看到结果。一努力就想成功,一付出便要回报。
可世间万物,都有其生长规律。春天播种,秋天才有果实。
曾国藩年轻时,读书是出了名的“笨”。一篇文章,同窗读几遍就会背,他要读几十遍。但他从不气馁,只是日复一日地坚持。
14岁考秀才,考了7次,直到23岁才勉强考上。这期间,多少人嘲笑他,劝他放弃。
他却说:“人生如种树,全在自己栽培。”
他只管一字一句地读,一笔一划地写,把所有的心力都用在“耕耘”上。至于何时“收获”,他交给了时间和天道。
正是这份不问收获的坚持,才让他的根扎得无比深厚,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
第三句: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用“笨功夫”,走最远的路。
在这个追求“短平快”的时代,人人都想走捷径,用最巧的办法,获得最大的成功。
而曾国藩的成功,恰恰靠的是“笨拙”。
他带兵打仗,从不搞什么奇袭、诡计,只用一招——“结硬寨,打呆仗”。
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敌人来不来,先花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挖深沟,筑高墙,把营地建得固若金汤。进攻时,也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一点点向前拱。
这种打法,又慢又笨,被很多“聪明”的将领嘲笑。
可结果呢?那些追求“巧”的将领,屡战屡败。而曾国藩的“呆仗”,却最终攻破了太平天国经营多年的都城天京。
真正的厉害,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持之以恒的钝感力。那些看起来最笨的路,往往才是最稳的路。
第四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这句话,是内心强大的终极密码。
它的意思是,一个人成就再大,外界赞誉再多(倚天照海花无数),都如过眼云烟。你内心的坚守和境界(流水高山),只有自己最清楚。
曾国藩一生,功高盖世,也谤满天下。
打赢了仗,说他拥兵自重,是“谋反的贰臣”;推行洋务,又被骂作“卖国的汉奸”。
面对这些非议,他若一一辩解,恐怕早已心力交瘁。
但他没有。他选择沉默,选择做事。他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在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别人的评价,不过是路边的风景,看看就好,不必入心。
当你的内心有了高山和流水,外界的喧嚣,便再也无法撼动你。
朋友,读完这四句话,你是否觉得心里亮堂了许多?
活在当下,所以不乱;专注过程,所以不焦;坚持笨拙,所以不浮;内心丰盈,所以不惧。
这,就是曾国藩从泥潭中一次次爬起,最终抵达巅峰的秘密。
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弯的心。当你觉得人生这碗酒,又苦又涩,难以下咽时,请把曾国藩的这四句话,当作解药,细细品味。
愿你我,都能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互动环节:
朋友,这四句话,哪一句最触动你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感悟,或者分享一件你“熬过来”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分享】给同样需要力量的朋友。你的每一次支持,都是我创作下去的最大动力!感谢!
来源: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