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发丝“牵”世界,全球每10件接发产品就有7件来自鄄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6:43 3

摘要:在全球美发饰品市场中,每10件接发产品,就有7件来自鄄城。这个鲁西小县城,凭借一缕纤细发丝,撑起了一个年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占据了全国90%、全球70%的接发市场份额。

在全球美发饰品市场中,每10件接发产品,就有7件来自鄄城。这个鲁西小县城,凭借一缕纤细发丝,撑起了一个年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占据了全国90%、全球70%的接发市场份额。

不久前落幕的2025鄄城首届发制品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这座小城深藏不露的产业实力:30多个国家150余名国际采购商齐聚,意向订单425个,合同金额近5亿元,当场成交达1.7亿元。

“发丝经济”何以在鄄城茁壮成长?其背后,是一部从“走街串巷收头发”到“全链条数字化出海”的产业进化史。

从“埋头代工”到“主动亮相” 直接对话国际市场

“一缕发丝”背后,是一个县域产业集群的崛起。

鄄城发制品产业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最初是一些百姓走街串巷,从事人发原料买卖。到20世纪90年代,全县人发经营户逐年增多,从业者近10万人,收购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及印度、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鄄城县商务局局长李婷介绍,2000年以来,鄄城发制品迈入“二次创业”,逐步延伸至初加工、深加工领域。

长期以来,不少县域特色产业虽具较强的制造能力,却缺乏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话语权。鄄城发制品产业也曾面临类似困境:虽掌握全球接发产品重要份额,但多数企业以代工和批发为主,约2/3的产品通过外贸公司出口,利润空间被压缩,品牌溢价更是无从谈起。

“我们公司成立于2000年,受限于产业初期阶段,只能做低端加工。”鄄城县发制品协会会长、鄄城县金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殿久坦言,那时候企业基本靠外贸公司订单维持,产品虽卖向全球,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它们来自鄄城。为了争取订单,他每年都要奔赴全国各大发制品博览会。

如何跳出“微笑曲线”底端,向设计和营销两端延伸?鄄城首届发制品博览会成为一个关键转折,即从“埋头代工”转向“主动亮相”,从“被动接单”升级为“搭建平台”。

“过去我们靠价格取胜,现在要靠设计和品牌走出去。这次博览会让我们直接对话国际市场,精准地捕捉需求。”博览会上,范殿久与6家外商签下了7000万元的订单。

鄄城县副县长李言民说,传统外贸模式下,产品需经过多层中间商才能抵达终端市场,利润被层层稀释;而此次博览会搭建的直接采购洽谈平台,不仅缩短了供应链环节、提升了厂商利润空间,更有助于企业与国际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从传统外贸到跨境电商 一“网”联动全球市场

此次博览会的成功,不仅源于深厚的产业积淀,更离不开当地在跨境电商领域的超前布局与持续推动。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菏泽市大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制品特色产业带”建设。市商务局组织开展常态化跨境电商政策与技能培训,引导近200家发制品企业接入阿里巴巴国际站、全球速卖通、亚马逊等国际平台,实现从“被动接单”到“主动触网”的转变。

这种“线上平台+线下集群”的新模式,摆脱了对传统外贸订单的依赖,帮助企业通过数字化渠道直接链接全球终端消费者,更好掌握市场自主权。

与此同时,鄄城县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营销网络,以“前店后仓”“前展后仓”等模式响应国际市场。“我们公司通过‘亚马逊品牌店+TikTok直播+独立站’模式构建立体化出海矩阵,并在美国设立实体门店,以‘小单快反’精准对接消费需求。”鄄城县泰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伟说,目前,公司开发的渐变挑染接发产品在欧美市场受到欢迎。

如今,越来越多王伟这样的“发二代”,展现出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逐步摒弃纯代工模式,转向在海外设立体验店、打造自主品牌、增强客户体验,让“鄄城制造”走向世界。

从“国内发都”到“国际产业高地” 挑战与机遇并存

如今,鄄城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发制品原料集散地和加工生产基地,聚集近千家发制品企业,构建起“原料采购—成品加工—国内销售—跨境出口”的全链条一体化产业生态。目前,全县年加工档发5000吨,年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鄄城发制品已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过25亿元。

对鄄城来说,从“国内发都”到“国际产业高地”,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东南亚部分国家凭借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挤压市场份额;消费者需求愈发多元且个性化,对产品设计创新提出更高标准。

“我们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鄄城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兆朋介绍,县里规划建设了第一、二、三发制品产业园,通过“集中布局、配套共享、资源整合”,实现统一供水、供热、供气与污染治理,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实现了产业集群化、协同化发展。

其中,第三园区还配套建设了公共保税仓库和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依托牡丹机场实现“一站式”通关,提升物流效率,减轻企业负担。这种高度集约、服务协同的产业集群模式,不仅形成了成本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也为发制品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下一步,鄄城县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新工艺,优化产品结构,精准对接市场个性化需求。深化全球产业链合作,积极引入行业头部平台,构建全链条营销生态,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从“卖产品”向“卖标准”“卖品牌”跨越。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