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也是书法家,你能相信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8 09:54 1

摘要: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从两点看出来:首先,他与李白、杜甫齐名,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另外,他是现存诗歌最多的唐代诗人。其一曲《长恨歌》,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

白居易也是书法家,你能相信吗?

白居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从两点看出来:首先,他与李白、杜甫齐名,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另外,他是现存诗歌最多的唐代诗人。其一曲《长恨歌》,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

白居易手札拓片

白居易的诗文固然在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同时他还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唐朝时候,文风昌盛,在许多领域都取得辉煌的成就,作为著名诗人的白居易,其书迹为人所重,得以留存后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长久以来因为他的诗名太盛,掩盖了书名。

白居易的书法流传下来的不算多,但件件都很耐赏读。介绍白居易的书法并不难,因为史书中关于他书法的记载很多;同时又有很大的阻碍,因为他的作品资料实在难找。但今天,通过不懈努力还是找到一些资料,供大家欣赏。

白居易《楞严经册》局部

说白居易的书法功力深厚,是有史籍可以查证的。《宣和书谱》卷七的《行书叙论》中说:“今得其自晋以来至于本朝,以行书名世者,凡五十有八人焉。”白居易作为其中之一,列在“卷九·行书三”中。

传记介绍白居易的生平事迹后,对其书法作如下评价:“观其书《丰年》《洛下》两帖与夫《杂诗》,笔势翩翩,大抵唐人作字无有不工者。如居易以文章名世,至于字画不失书家法度。作行书妙处,与时流相后先。”

文中所提到的诸帖均未能流传下来,但流传下来的遗墨足可作印证。

传白居易《白氏文集古抄残卷》局部

白居易书法,笔锋犀利,筋骨劲健,气度飘逸,运笔显露魏晋风神,凝重中得纤巧,灵动中见缜密。其所书诗歌、书札、碑志等石见于《金石录》《宝刻丛编》及《星风楼帖》等著录和出土文物。

目前所看到的白居易的一些遗墨或石刻,多作于60岁前后,都是炉火纯青时期的作品。白居易三次游济源,为济源写诗12首,仅次于元好问。《济源山水好》是其首次游济源后写的较长的一首,这年他60岁,刚任河南尹不久。

白居易《济源山水好》残碑

诗人描绘了济源山水的壮丽,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与当时复杂劳累的公务作了鲜明的相比,在对比中展现出济源山水的魅力。诗人没有想到,他的一句“济源山水好”,成了千年后济源风景区的广告语!白居易行书《济源山水好》残碑,现藏河南济源市济渎庙碑廊。

《与刘禹锡书》为行书尺牍拓本,因信中有“前月二十六日崔家送终事毕”句,约指太和六年(832)八月崔群去世后写成,当时白居易61岁。从书札内容看,这封信是白居易连续接到诗人刘禹锡3封信后的回信。

白居易《与刘禹锡书》(局部)

因系友人来往信件,情系笔端,没有局限一种笔体。运笔开始为楷书,后不断渗之浓情,随意之时,行楷夹杂,行笔轻松、自然、淡雅、灵巧,结字朴素,少有修饰,魏晋之风飘然笺上。

结语

白居易的书法风格与他的一生经历有关:他任江南宣城太守,杏花春雨的滋润,小桥流水的细腻均在腕底;元和间贬江州司马,开始了平白简易的文风,其书亦不求奇异,晓白易认。

日本平安时期书家藤原行成《白氏诗卷》

白居易诗歌平实简易,大朴不雕。书风亦如文风般雅素洁净,不失唐法规矩,风骨内敛,精神外拓;笔法精到,结字玲珑。书风高雅;古趣盎然,俨然“二王”行书风貌,体现出了一个文人艺术家一丝不苟的真诚。

来源:书法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