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小麦条锈病进入流行期。为切实保障小麦安全生产,助力夏粮丰产丰收,潘渡镇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密监测病虫害发展动态,打响一场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的小麦条锈病“防治战”。
近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小麦条锈病进入流行期。为切实保障小麦安全生产,助力夏粮丰产丰收,潘渡镇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密监测病虫害发展动态,打响一场群防群治、统防统治的小麦条锈病“防治战”。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速度快、暴发性强、危害损失大的特点。小麦条锈病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又俗称“黄疸病”。
“大风天气能把条锈病的病菌裹挟到田间,容易造成条锈病的迁移,镇村两级干部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入田间开展侦测、排查。发现小麦条锈病,要及时上报,在上报的同时立即进行防治。”潘渡镇人民政府镇长刘强同志在潘渡镇政府小麦条锈病排查防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会议要求,各村干部在排查小麦条锈病的同时,也要注意排查小麦的蚜虫、麦蜘蛛、赤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等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
会后,潘渡镇工作人员及各村村干部第一时间落实会议精神,按照“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查治原则,积极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条锈病开展“拉网式”摸排防治。在摸排的同时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引导,先后向村民发放张贴“潘渡镇小麦中后期病虫发生防控技术明白纸”1200余份,“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明白纸”600余份,向村民普及小麦条锈病发病特征、防治方法,广泛发动群众,推广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等措施,提高防治质量和效果。
下一步,潘渡镇政府将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的工作思路,加强监测调查,打赢小麦条锈病“防治战”,实现夏粮丰收。
通讯员 屈明雷
来源:郓城县广播电视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