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的主流消费文化中,“稳”与“速度激情”相比,乍看似乎稍显老派,但却是智能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所最应具备的坚实素养。智界新S7提出的“稳”绝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慢,而是在超跑级性能表现下,做到“稳得住的快”。
智能汽车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倡导什么样的“驾值观”?
是小米SU7为代表的极致加速乐趣?是智驾平权?还是追求智能化天花板?亦或是颜值至上?
“智界新S7是稳得住的快。”4月17日,在智界品牌之夜上,余承东如出此言。
今年开年以来,当车企大佬们喊出的一系列“平权”激起车圈一层又一层的浪潮,余承东的这句话让人陷入冷思考。
在年轻一代追求个性的主流消费文化中,“稳”与“速度激情”相比,乍看似乎稍显老派,但却是智能汽车作为出行工具所最应具备的坚实素养。智界新S7提出的“稳”绝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慢,而是在超跑级性能表现下,做到“稳得住的快”。
性能平权,勿忘安全平权
“稳得住的快”在于跑得快,更要跑得稳,控得准。
那些百年豪华汽车品牌告诉我们,真正的驾控乐趣绝不仅仅只有快。在纯电轿车百公里加速普遍闯入3秒级甚至2秒级的现状下,操稳更能考验产品的底盘素养与团队的调校能力,而随着智能的灵魂入注底盘,操控的评价维度更加多元。
智界新S7搭载华为途灵平台,即豪华硬件+大师调校+智能协调全维拉满。麋鹿测试成绩高达83.1km/h,展现出超跑级操稳水准,优于小米SU7麋鹿测试成绩。借助多模态融合感知系统、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控制及HUAWEI xMotion智能车身协同控制系统等一系列华为全栈自研的架构和创新的智能技术,智界新S7能够做到毫秒级快速响应。小米SU7则是依靠空气弹簧与 CDC 阻尼可变减振,做到路面状态和运动状态的自适应。
在这些配置与技术的底层之上,智界新S7带给用户的,是高速过弯时车身更稳定,雨雪路面不打滑,坑洼砂石路面不颠簸,极速刹车不点头不晕车等更好开、更安全、更舒适的动态驾乘感受,堪比行政级豪车。
在业内宣扬性能平权之时,我们需警惕智能汽车不能脱离作为一款乘用车的本质属性,它并非年轻人的赛道玩具,在更高频的日常出行场景中它是用户们的出行工具,若只有快,安全何以保障?
智驾能用,不等于好用放心用
“稳得住的快”更在于在夜晚、极端气候等复杂场景中应对路障、“鬼探头”等紧急状况时反应得快,反应得稳。
此前关于智驾平权的讨论甚嚣尘上,余承东关于智能驾驶在能用、好用和放心用之间差异的论断则深得人心。智能驾驶以软硬件为依托,依赖强大的算法、算力,并需要海量且精准的数据积累与日新月异的更新迭代。这些都决定着智能驾驶在不同场景中的识别能力、决策能力与控制能力,最终影响的是每一位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智界新S7搭载华为自研192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到250米,看得更清、看得更远、反应更敏捷,小米SU7采用的仍是非品牌自研的128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为200米,在识别的清晰度与反应速度上均不及前者。在这个层面,堆配件、拼配置从来不是无意义的卷,只有硬件硬实力拉到顶峰,才能一览一山小。
而有ICT世界龙头——华为深度赋能的智界新S7,其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算法、算力毋庸置疑,同时依托华为云强大的底座能力,还能实现智驾能力的快速迭代。算力方面达到7.5E FLOPS,为国内第一,且每天训练数据量达3500万公里,模型每5天即迭代一次。相比于上市约仅一年之久的小米SU7,智界新S7的智驾能力在华为鸿蒙智行长期以来的技术支持与数据积累下称得上同级领跑。
例如,智界新S7搭载的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在实际场景中能够做到120km/h时速下刹停,而小米SU7的量产版本还只能做到70km/h刹停。此次该系统还有eAES功能,从仅刹停或仅换道升级为边刹车边换道,应对复杂路况反应更加灵活。
结语:
智能汽车时代,我们尊重“驾值观”的多元并存,但安全始终应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命题。智界新S7“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无疑在满足极致性能追求的同时,更增添了一种“稳稳的幸福”。
来源:犀牛科技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