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觉得“暧昧”是年轻人的事,50岁的“暧昧”,早不是偷偷摸摸的心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不远不近的温柔——不越界、不逾矩,却能让心里的空缺被慢慢填满。
50岁像杯温茶,没了20岁的冲劲,也少了40岁的紧绷,喝到嘴里是熨帖的暖。
其实不是生活没了滋味,是我们忘了给日子加点“软调料”。
别觉得“暧昧”是年轻人的事,50岁的“暧昧”,早不是偷偷摸摸的心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不远不近的温柔——不越界、不逾矩,却能让心里的空缺被慢慢填满。
身边那些日子过得滋润的人,多半都懂这3种相处的门道。
就像楼下的张叔,前两年退了休总闷在家里,跟老伴说话都没精神。后来每天早上去公园打太极,认识了也爱养花的刘姨。
俩人也不聊别的,无非是“你家月季该剪枝了”“楼下超市鸡蛋今天便宜”,偶尔张叔帮刘姨搬搬花盆,刘姨给张叔带点自己做的咸菜。
没什么特别的,可张叔每天出门前都会把衬衫理整齐,回来跟老伴聊天时,还会笑着说“今天刘姨说咱家养的吊兰比她家的精神”。
那种被人惦记、能说上几句闲话的自在,让他整个人都松快了。
不是对谁有心思,就是多了个能唠家常的伴,日子里多了点细碎的乐子。
李姐去年同学聚会,见到了年轻时偷偷喜欢过的班长。
俩人都老了,眼角有了皱纹,孩子也都上了大学。
聊起当年一起做黑板报、躲在教室后面吃冰棍的事,俩人笑得直不起腰。
后来偶尔会约在小区附近的咖啡馆,也不聊别的,就说说“我家孙子最近会背诗了”“我老伴最近迷上钓鱼,天天早出晚归”。
谁都没提当年的心思,也没想着要怎么样。
就是见到这个人,能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能说说那些跟老伴、跟孩子都没法聊的“旧时光”。
李姐说,每次跟班长聊完天,回家看老伴的眼神都软了——知道自己曾经年轻过,也更珍惜现在身边这个人。
这种不越界的惦记,像心里藏了个小太阳,偶尔拿出来晒晒,浑身都暖和。
王哥和王嫂结婚30年,以前总说“都老夫老妻了,哪有那么多讲究”。
可过了50,王哥反而变“浪漫”了:早上给王嫂端杯热水,会顺口说“今天你穿这件红衣服真显年轻”;
晚上一起看电视,会突然抓起王嫂的手说“当年你手这么细,现在还是这么软”。
王嫂一开始还笑他“老不正经”,可后来也跟着配合:王哥出门买菜,她会发微信说“记得买点你爱吃的草莓”;
王哥生日,她会偷偷做个小蛋糕,上面写着“老头子,生日快乐”。
俩人没搞什么大动作,就是这些小细节里的在意,让家里的气氛都不一样了。
以前吃饭时各自看手机,现在会聊聊“今天楼下的花开了”“明天要不要一起去逛菜市场”,那种互相惦记的热乎劲,比年轻时还甜。
其实50岁的“暧昧”,从来不是什么复杂的事,就是多了点人与人之间的温柔:
跟邻居多说两句话,跟老朋友多聊聊天,跟老伴多撒点娇。不是要背叛谁,也不是要寻找什么刺激,就是让自己心里多份牵挂,多份自在。
人过50,日子不用追求多轰轰烈烈,能有个人跟你说说话、能想起点开心的事、能跟老伴手牵手在楼下散步,就已经很滋润了。
别把自己关在“老了就该安分”的框里,偶尔给日子加点“软调料”,你会发现,50岁的日子,照样能过得有滋有味。
来源:夜空闪亮眨眼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