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一大早陪我妈去社区医院做免费体检,刚进门就看见走廊里挤满了老人,张阿姨攥着体检单凑过来问:“你妈今年也来体检啊?去年我做胸部透视,站在机器前好几分钟,腿都麻了,今年不知道还用不用做。”正说着,护士喊我妈登记,拿起体检表直接划掉了“胸部透视”和“乙肝五项”
前几天一大早陪我妈去社区医院做免费体检,刚进门就看见走廊里挤满了老人,张阿姨攥着体检单凑过来问:“你妈今年也来体检啊?去年我做胸部透视,站在机器前好几分钟,腿都麻了,今年不知道还用不用做。”正说着,护士喊我妈登记,拿起体检表直接划掉了“胸部透视”和“乙肝五项”,笑着说:“阿姨,这两项今年65岁以上老人不用查了,是2024年刚更新的政策,专门给你们省事儿的。”张阿姨一听赶紧凑过去看自己的表,发现也没有这两项,立马松了口气:“太好了!不用遭那罪了!”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得跟大伙儿唠唠,家里有老人的可得记着,别到时候去了医院还不知道,排半天队才发现项目调整了,白耽误功夫。
其实不是随便砍项目,社区医院的王医生后来跟我解释,老人体检的核心是查常见的慢病、找潜在的健康问题,有些项目对年轻人可能有用,但对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要么意义不大,要么有更合适的替代方法。就像之前有的老人怕抽血,每次体检抽好几管,现在少一项,老人少遭点罪,还不影响检查效果,这是好事。
先说说不用做的胸部透视。肯定有人会问,胸部不查了?那肺癌咋筛查?不是不查,是把“胸部透视”换成更好的了。王医生说,胸部透视这东西,辐射量比“胸部低剂量螺旋CT”高,而且看得还模糊,老人肺部要是有小的结节或者早期病变,透视根本看不见,筛查肺癌的作用不大。早几年国家就建议用低剂量CT替代透视,尤其是老人肺癌风险相对高,更得用精准点的检查。
今年新规范直接把透视去掉,换成免费的低剂量CT。我妈这次做的就是这个,躺在机器上,也就两三分钟完事,辐射量只有普通CT的五分之一,清晰度却高很多,几毫米的小结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王医生说,去年社区体检,有3个老人就是靠低剂量CT查出了早期肺癌,及时做手术治疗,现在恢复得都挺好,要是还做透视,说不定就漏诊了。所以这不是“不查”,是换了个更合适、更安全的方法,老人也少遭罪。
再说说不用做的乙肝五项。就是查乙肝表面抗原、抗体那一套,之前好多人体检都得做,但对65岁以上老人来说,常规查真没必要。王医生解释,乙肝主要靠血液、体液传播,平时一起吃饭、聊天、散步,根本传不上。现在这辈老人,大多年轻的时候要么接种过乙肝疫苗,要么不小心感染过乙肝病毒,身体里已经产生抗体了,再查乙肝五项,要么结果是“有抗体”,不用管;要么是“没抗体”,但老人感染乙肝的风险本来就低,就算没抗体,也很少需要特意去打疫苗,查了也是白查,浪费时间还多抽一管血。
不过也不是所有老人都不用查,要是老人之前得过乙肝,或者医生怀疑有肝脏问题,比如经常觉得乏力、皮肤发黄,那该查还得查。这是针对性检查,不是常规项目里的必选项。我邻居张大爷去年体检,医生问他有没有乙肝病史,他说年轻的时候得过,医生就特意给他加了乙肝五项和肝功能检查,这就是按个人情况来的,不是一刀切。
除了这两项不用做,今年老人体检的核心项目都保留着,还加了点特别实用的。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这些基础项目,能查贫血、肾病、糖尿病、高血脂,肯定得做;骨密度检查也没少,老人骨质疏松太常见了,我妈去年查出来骨密度偏低,医生让她每天喝杯牛奶、晒半小时太阳,再适当走走路,今年复查就正常了;眼底检查也得做,我爸有高血压,每次体检都要查这个,医生说看眼底血管的粗细和状态,就能知道他血压控制得好不好;还有心电图,查冠心病、心律不齐,对老人来说也很重要,毕竟心脏问题可马虎不得。
王医生还说,今年社区体检多了个“认知功能初筛”,就是医生跟老人聊几句,比如让记三个简单的词(像“苹果、火车、雨伞”),过几分钟再问,或者让算几道简单的算术题(比如“100减7等于多少,再减7呢”),看看有没有认知障碍的苗头。现在老年痴呆的老人不少,早发现早干预,效果能好很多。我妈做这个的时候,医生让她记词,她还悄悄跟我说“这有啥难的”,过了一会儿医生问,她都答上来了,医生笑着说她脑子很灵活,平时多跟人聊天、跳跳舞,保持心情愉快就行。
有人可能担心,少了两项检查,会不会漏诊?其实完全不会。王医生说,这次调整是“该减的减,该加的加”:去掉的是没用的、重复的项目,加上的是更实用、更贴合老人需求的项目。比如之前做胸部透视,有的老人腿不好,站着做几分钟就累得慌,现在换成躺着的低剂量CT,方便多了;加了认知初筛,能早点发现问题,比啥都强。
还有个小提醒,老人去体检的时候,最好把往年的体检报告带上。医生能对比着看,更容易发现身体的变化。比如我妈去年血脂有点高,今年带着报告去,医生一看,今年血脂正常了,就说之前让她少吃油腻、多走路的建议很管用,不用开药;要是没带报告,医生可能就得重新问半天病史,反而麻烦。另外,体检前不用特意饿肚子,正常吃饭就行,不然血糖、血脂的结果可能不准,早上空腹去,抽完血就能吃医院准备的包子、豆浆和鸡蛋,挺方便的。
体检完我妈和张阿姨一起在医院吃早餐,张阿姨边吃边说:“今年这体检真不错,不用做透视站着遭罪,还加了查脑子的项目,想得真周到。”我妈也点头,说之前怕体检抽太多血,现在少了一项,心里踏实多了。其实国家调整这些项目,不是为了省事,而是从老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掉没用的,补上实用的,让体检真能帮老人查毛病、保健康。
现在每次陪老人体检,都能感觉到这些变化越来越贴心,不用咱们多操心,只要记得提醒老人带好往年的报告,有啥不舒服提前跟医生说清楚,就能顺顺利利查完。对老人来说,体检不折腾、查得准,就是最实在的保障;对咱们做子女的来说,看着老人体检省心,知道他们身体没啥大问题,也就跟着放心了。
来源:健康趣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