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在社区社保服务点,碰到了以前国营农药厂的老郑。他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下岗证,正跟工作人员反复确认:“我这当年的补偿金是不是算少了?社保断了这么久,还能补不?”工作人员耐心给他解释新政策,老郑听着听着,眉头慢慢舒展开了。其实,像老郑这样的国企下岗职工还有很多,
前几天在社区社保服务点,碰到了以前国营农药厂的老郑。他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下岗证,正跟工作人员反复确认:“我这当年的补偿金是不是算少了?社保断了这么久,还能补不?”工作人员耐心给他解释新政策,老郑听着听着,眉头慢慢舒展开了。其实,像老郑这样的国企下岗职工还有很多,他们年轻时在车间里挥洒汗水,为国家工业发展出过力,如今却被补偿、就业、养老的难题绊住脚。不过大家别担心,现在针对国企下岗职工的“三重保障”政策越来越实在,从补偿补全到就业扶持,再到养老托底,每一项都能帮上忙。今天就把这些政策讲透彻,让大家清楚该怎么领、怎么干、怎么规划未来。
先解决“老问题”:补偿该补的全补上,心里踏实
对很多下岗职工来说,当年离开单位时没算清的补偿、被拖欠的工资和社保,是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现在这些“老账”都能按新政策理清楚,该拿的钱一分都不会少。
首先是经济补偿金的核算与补发。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在企业工作每满一年,就能拿到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按半个月工资算。这里的工资,指的是下岗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比如在棉纺厂干了16年的刘姐,下岗前平均工资3600元,那她应得的补偿金就是16×3600=57600元。要是当年单位给少了,只要能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明材料,就能向原单位或当地人社部门申请补发,审核通过后很快就能到账。
然后是拖欠工资和社保的清偿。以前部分国企因经营困难,欠职工三四个月工资、断缴几年社保是常事。现在政策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优先结清拖欠职工的工资;社保断缴的部分,企业和个人按比例补缴,个人承担的部分还能申请分期缴纳。就像老吴,当年单位欠他5个月工资18000元,社保断了4年,如今企业先把工资补给他,社保单位应缴的19000元已经补缴到位,他自己要缴的7000元申请了分8个月缴,每月仅需875元,经济压力小了很多。
还有特殊群体的额外补助。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下岗职工,要是家庭生活困难,能申请“生活困难补助”,每月补助标准是当地最低工资的60%-80%,一直能领到退休。比如56岁的张哥,下岗后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申请补助后每月能领1600元,刚好覆盖基本生活费。另外,残疾下岗职工除了常规补偿,还能享受残疾人就业补贴;如果自主创业,还能获得税收减免、场地租赁优惠等政策支持。
再铺好“新路子”:就业创业有扶持,赚钱不用愁
下岗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不管是想找份稳定工作,还是想自己做点小生意,政策都给大家铺好了路,总有一款适合你。
先看就业帮扶渠道。各地人社部门都专门设立了“国企下岗职工就业服务专区”,每月会举办2-3场专场招聘会,推荐的岗位大多匹配下岗职工的技能和经验,像社区物业维修、园区保安、物流仓储管理、超市生鲜理货等。这些岗位的用人单位特别青睐国企下岗职工,因为大家纪律性强、责任心重、能吃苦。我们小区的王师傅,以前是机械厂的车工,下岗后通过就业服务专区,被推荐到汽车产业园做设备维护,月薪5500元,还缴纳五险一金,比以前在厂里的工作还稳定。
要是想自主创业,政策支持更“给力”。可以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3年,前两年由财政全额贴息,也就是说,前两年不用自己付利息,大大降低了创业成本。比如以前在罐头厂做食品加工的陈姨,下岗后想开一家特色小吃店,通过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拿到了20万元资金,前两年没利息压力,她用这笔钱租了门面、添置了设备、研发了特色菜品,现在小店生意红火,不到一年就回本了。
另外,免费技能培训也能帮大家“充电”。很多下岗职工担心自己没新技能、跟不上时代,人社部门联合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开设了一系列免费技能培训班,像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短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等,课程内容实用,还包教包会,培训结束后发技能证书,还推荐就业或协助创业。47岁的李叔,以前是钢铁厂的炉前工,下岗后没技术找不到好工作,参加免费电工培训后拿到了证书,现在在装修公司做电工,每天能赚350元,收入比以前还高。
最后兜好“养老底”:社保补缴有办法,退休不用慌
养老问题是下岗职工最牵挂的事,怕社保断缴影响养老金,怕退休后生活没保障。现在这些顾虑都能打消,政策从社保补缴到待遇提升,给大家稳稳的养老托底。
首先是社保断缴的补缴便利。下岗职工社保断缴后,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补缴,缴费基数能自主选择,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到300%都可以,经济困难的可以选低基数,减轻负担;手头宽裕的可以选高基数,将来养老金能多领点。比如下岗后打零工的赵姨,社保断了6年,她选择按社平工资60%的基数补缴,6年一共补缴了26000多元,现在每月按1100元的标准继续缴费,预计退休后每月能领1800多元,足够基本生活开支。
然后是“过渡性养老金”的明确落实。对于1992年之前就在国企工作的下岗职工,因为当时还没有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国家专门设立了“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视同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指数计算,这部分钱是额外的养老收入。比如1987年就在化肥厂上班的孙叔,2003年下岗,视同缴费年限16年,加上实际缴费年限,他的过渡性养老金每月能多领450多元,加上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总共能领3000多元,养老生活有了保障。
还有企业年金的补缴政策。部分老国企当年没有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现在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可以和原企业协商补缴。企业年金是补充养老保险,个人缴一部分,企业缴一部分,由专业机构管理运营、保值增值,退休后能按月领取,相当于多了一笔“养老钱”。比如在石油公司工作了20年的老郑,当年企业没缴企业年金,现在他和企业协商后,自己补缴了3.5万元,企业补缴了7万元,等他60岁退休后,除了养老金,每月还能从企业年金里领900多元,生活更宽裕了。
这些针对国企下岗职工的“三重保障”政策,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国家对大家过去贡献的认可和回馈。想当年,国企下岗职工们在车间里三班倒、抢工期,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为经济转型发展付出了青春和汗水。现在国家发展好了,自然不会忘了这些“老功臣”,出台这些政策,就是要帮大家解决实际困难,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其实,下岗从来不是“被抛弃”,而是时代发展中的一次转折。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加上大家自己的努力,不管是补全补偿、找到新工作,还是规划好养老,都能把日子过好。大家一定要主动去了解政策、申请福利,别等别靠,毕竟机会不等人,福利要主动抓。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身边有国企下岗职工吗?他们有没有享受到这些政策福利?要是有人已经申请过补偿金、参加过技能培训,或者补缴了社保,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给其他朋友提个醒、指条路。
我是寒星,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