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17:26 1

摘要:吴波,男,1968年10月生,重庆人,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接《2025年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4》(以姓氏拼音为序)。

吴波,男,1968年10月生,重庆人,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结构抗灾(抗震、抗火)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在沈阳市政府大楼接层抗震加固工程、沈阳邮政枢纽大厦、沈阳和泰大厦、沈阳方圆大厦、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体育场、广州中华广场等大型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主持完成了摩擦消能器在我国的首例工程应用,以及2006年建成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独立张拉索膜屋盖结构的施工监控工作。

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建设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注:培养期满被评为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具体包括:19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2)、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4年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1)、2002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排名第2)、1998年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3)。

提名人:陈政清院士。

吴智深,男,汉族,1961年5月出生于江苏镇江,先进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科技领域专家,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校长。

吴智深于1979年—1986年就读于南京工学院,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历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助教,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埼玉大学副教授,日本茨城大学副教授;2002年任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后历任系主任、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类)”资助;2005年任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2006年任东南城市工程科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任江苏省玄武岩纤维工程中心主任;2010年任东南大学校长特别助理、东南大学城市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2011年任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主任;2018年当选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24年任河南工业大学校长。

吴智深长期从事结构健康监测、先进纤维复合材料 [25]、结构工程及防灾减灾等方面的研究。

提名人:欧进萍院士。

肖从真,男,1967年6月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2年7月—2025年1月),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与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桥梁与结构分会理事 。

199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95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长期致力于高层建筑结构及组合结构研究,在框架-核心筒结构抗倾覆性能化设计方法、框架刚度控制方法等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其主持研发的内置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技术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设计中 。他参与编修多部国家及行业规范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建庄,男,1968年2月出生, 1989年、1994年、1997年分获同济大学学士、硕士、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德国洪堡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上海启明星及其跟踪计划入选者。 现任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长期从事再生混凝土材料、结构与3D打印以及混凝土结构减碳设计等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创新。 连续11年(2014-2024)入选土木工程EISEVIER高被引国内学者榜单, 连续6年(2019-2024)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年,荣获德国洪堡基金会2024年度“洪堡研究奖”(Humboldt Research Award),201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肖明清,男,1971年1月出生,湖南邵阳人,先后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水下隧道技术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肖明清于1992年从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毕业,同年入职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现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历任处副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集团公司总工程师。2016年当选为最年轻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22年获詹天佑铁道科技最高奖。

肖明清主要从事隧道设计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工程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是我国水下隧道主要开拓者。

提名人:刘加平院士。

徐恭义,1963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历任大桥设计院桥梁工程设计软件主编、项目设计负责人、设计室副主任、设计室主任和院副总工程师,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和注册咨询工程师,英国特许工程师(CEng)和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学会Fellow,中国大跨度现代悬索桥设计领域的技术开拓者和技术领军人。主持完成汕头海湾大桥、西陵长江大桥、澳门西湾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五峰山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等60余项桥梁工程设计。

现任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中铁特级专家,博士学位,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人才奖获得者,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武汉市、湖北省、铁道部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专家人才库科技专家,东北林业大学、湖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和广西大学兼职教授。

2006年当选全国工程设计大师。2014年获得全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5年荣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简称ICE)年度杰出成就奖。2018年获得美国约翰·A·罗布林终身成就奖,成为史上首位获得此荣誉的中国学者。2018年10月获得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国际成就奖,这是该学会成立200周年表彰全球特许工程师杰出成就国际奖,他作为唯一获奖人再次为中国土木工程师赢得国际荣誉。2019年8月,被评为2019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

提名人:高宗余院士。

徐升桥

徐升桥,男,1966年4月生,湖北人,现任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他1991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桥梁工程专业(现中南大学),主持设计广州丫髻沙大桥、京张铁路官厅水库特大桥等20余项国家级重点项目,首创桥梁转体施工技术体系,创造单铰转体重量达14000吨的世界纪录 。其参与的"长联大跨无砟轨道连续钢桁梁桥关键技术"获2023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主编多项国家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等多项荣誉。2024年牵头完成国际首例时速1000公里超导电动悬浮制式低真空环境试验验证 。

提名人:殷跃平院士。

徐伟

徐伟,男,1964年4月生,清华大学学士(1986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硕士(1989年),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专业总工程师、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兼任国际能源署热泵技术委员会和蓄能委员会国家代表、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89年入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历任工程师、空调所所长、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院长。2023年8月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

长期工作在科研和工程一线,在建筑节能技术、近零能耗建筑、热泵供热供冷、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建筑能耗计算、供热调控、清洁供暖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主持开展国家重大科技计划10项,主编国家和行业标准23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21项、第一作者出版著作2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19项、中国专利奖2项,获全国工程设计类奖21项。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徐长节

徐长节(1972年2月-),男,安徽潜山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要从事深基坑工程、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研究,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3年牵头项目“复杂应力环境下软弱土基坑工程安全控制绿色高效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994年获得浙江大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0年赴西班牙公共建筑研究所访学。2014年任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2020年9月起任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2021年10月任现职。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滨海城市典型区域建筑与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等科研项目,总经费4155万元。出版《地基基础设计》《非平衡荷载作用下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机理及计算方法》等专著,获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3项。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岩土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许强

许强,男,1968年6月生,汉族,四川南江人,九三学社社员,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成都理工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许强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被SCIE 数据库收录 260 余篇,出版专著16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编写行业规范和指南3部。作为核心成员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第2、第7)、二等奖1项(第1),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国家一级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长期从事斜坡变形破坏理论与防治技术研究,在滑坡成因机理、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学术成就。曾作为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心专家,参与了中国数十起重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先后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中国地质学会首批会士,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员会第四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2023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闫浩文

闫浩文,男, 汉,1969年1月生,中共党员,甘肃民勤人。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专家,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武汉大学博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在Springer创刊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并担任主编。现任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

牵头创办学校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他牵头申请获批“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平台,使学校的测绘学科人才培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他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主编的多部教材被全国100多所高校采用。

提名渠道:中国科协。

杨启贵

杨启贵,男,1964年1月生,湖北宜都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程硕士,教授级高工,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三峡大学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最美水利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长江设计院总工程师、院党委委员,院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长江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他直接承担过葛洲坝、隔河岩、三峡、水布垭等40余项大中型工程的设计,参与的工程项目过百项,经过20多年的技术实践,在水工结构、岩土工程、病险工程治理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1年11月2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授予第三届“最美水利人”荣誉称号。 2024年11月,荣获第六届杰出工程师奖。

提名人:钮新强院士。

杨庆山

杨庆山,男,1968年8月出生,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风工程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庆山于1989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开始在北京交通大学工作;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与美国圣母大学开展联合研究;2017年1月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杨庆山主要从事风工程、风能、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

提名人:刘汉龙院士。

叶浩文

叶浩文,男,汉族,中共党员,1960年1月生,广东四会人。清华大学工程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建造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现任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副会长。

2024年1月19日,叶浩文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2024年6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人物·故事”栏目《揭秘房屋建筑中的绿色智慧·叶浩文》播出。2024年10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人物·故事”栏目《挑战非凡工程·叶浩文》播出。

来源:噼哩啪啦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