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加坡和伦敦辗转,Jessie曾是投行工作十年的白领,几年前她选择辞职,在英国投资房产,靠”收租”摆脱了打工生活。
在新加坡和伦敦辗转,Jessie曾是投行工作十年的白领,几年前她选择辞职,在英国投资房产,靠”收租”摆脱了打工生活。
这几年,她投资的房子租金每年都涨,几乎没有空置期。如今,她全家都在马来西亚过上了的“躺平”的生活。
家具还没到,房子就租出去了
2020年,她在伦敦看中Grand Union的一个小公寓,总价37万英镑。她当时心里还打鼓,疫情刚爆发,谁知道租不租得出去。
没想到房子还没完全布置好,沙发还在运输中,就被人抢着租走了。第一年租金1750英镑,第二年涨到1875,第三年涨到1900英镑。三年里,几乎没有空置期。
买的就是再建设潜力股
Jessie常说,买房最重要的不是眼前热闹,而是看谁在悄悄“改造”一片区域。她看中的伦敦 Grand Union,当年还是伦敦三区到四区之间的“边缘地带”,价格便宜人气一般。但背后是英国一流开发商 Berkeley 的长期 Regeneration 计划,不是只盖几栋楼,而是把整片区域翻新:建学校、修公园、开商店,甚至沿着运河打造生活社区。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没错。随着社区逐渐成熟,租金也跟着水涨船高。
她笑着说:“通胀主要是房租推起来的。房租涨,我的收入自然也涨。”
按照她的账面,毛租金回报率接近5.7%,扣除物业、中介和税后,净回报率仍能超过4%。在伦敦这样的大城市,这已经是难得的水准。
以房养学:孩子读书,房子赚钱
Jessie还提到她一个上海朋友的例子。当年,那位朋友的儿子准备在伦敦读至少四五年书,再三思索,与其每年花高昂租金,不如干脆买房。于是他们选择了伦敦一区的London Dock,一个地段极佳的高端公寓项目。
他们花了约130万英镑买下一套两房。儿子住一间,另一间分租出去,每个月租金大约能收2500英镑。换句话说,孩子在伦敦的生活费基本被房租覆盖。
如此一来,不仅孩子有稳定的住宿,也为父母探亲提供了便利,还能提前锻炼孩子管理租客和账务。
最重要的是,这笔钱并非“消费”,而是转换成了一项海外资产。朋友甚至说:“上海的房子卖掉不甘心,看跌趋势更心慌。投到伦敦,我至少安心些。”
新加坡HDB要100多万,伦敦一区的豪宅居然才230万
如果把数字换算成新币,就更有意思了。Jessie朋友买的两房公寓,大约合230万新币。对比新加坡市场,HDB就要卖到100多万新币,更别提市中心,带配套高端设施安保的公寓了。可London Dock却是伦敦一区,走路能到塔桥,配套泳池、礼宾、健身房,完全是豪宅级别。
再看看回报:伦敦两房租金每月4000英镑起跳,而新加坡的高端公寓租金却越来越吃紧。很多人算过账,觉得英国房子不仅保值,还能靠留学生刚需锁定现金流。
英国买房,付款方式比你想象更友好
更何况,英国的付款方式、贷款渠道都比想象中宽松。
比如期房只需先付10%定金,交房时才补尾款;且英国没有房产税,只有市政税,这还通常由租客承担。
另外就算你人不在英国,或者从来没有去过英国,在英国没有任何的收入,都没关系。你在本自己国家本地的银行也是可以拿到贷款的。
比如新加坡人可以从新加坡的银行贷款去买英国的房子,银行还能提供多达75%的贷款额。
虽说英国的物业费确实不便宜,Jessie那套公寓一年就要1600多英镑,不过她认为贵有贵的道理。小区维护得一丝不苟,房子多年后依旧保养得像新的一样。
稳定的现金流:房子就是最安心的压舱石
Jessie在视频里一再强调:“股票可以涨得更快,但房产给我的是心安。”
对她来说,每个月进账的租金,就像一份不会被裁员的工资。她如今安心的旅居生活,不是因为赚快钱,而是因为现金流稳定。
当然,Jessie的故事听起来很美好,但她也提醒过:“别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英国房子有优势,但同样要面对汇率波动、贷款利率上升、政策变化等风险。任何投资都有起伏,关键是分散配置、做好现金流管理。
视频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_z_CJRE0Dc&t=926s
来源:新加坡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