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创新实践调研行】“共享职工之家”上新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01:38 3

摘要:“社区提供托管服务,早上送来、下班接走,还有老师教手工,省事又安心!”近日,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兴隆街社区“共享职工之家”,王文娟正在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这样的便利,得益于烟台市总工会打造“共享职工之家”赋能基层工会的举措。

“社区提供托管服务,早上送来、下班接走,还有老师教手工,省事又安心!”近日,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兴隆街社区“共享职工之家”,王文娟正在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这样的便利,得益于烟台市总工会打造“共享职工之家”赋能基层工会的举措。

据悉,“小三级”工会组织规模大、覆盖广,但也面临资源匮乏、力量薄弱、服务阵地缺乏的困境,难以有效满足职工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对此,烟台市总从实际出发,打造园区型、商圈型、镇街型、社区型、流动型等五型“共享职工之家”,构建开放共享、协同联动的服务新阵地,增强了基层工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精准布局,阵地建在职工需求处

针对服务阵地覆盖不足的情况,烟台市、县两级总工会组建16支专项调研队,深入全市重点区域,从党组织工作基础、职工结构、场地硬件条件3个维度进行精准画像。

在调研中,汇聚两万多名职工的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给调研队留下深刻印象,该园区曾因缺乏活动场所,导致职工业余生活陷入单调的“两点一线”。为精准服务产业工人,烟台市总将园区型确定为“共享职工之家”建设的重要类型,发挥重点产业链园区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同时,按照相同思路,确定商圈型、镇街型、社区型和流动型4种服务模式。其中,商圈型聚焦服务楼宇商圈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商户及顾客;镇街型依托镇街总工会,服务镇办企业职工和农民工;社区型联合社区党群阵地,服务周边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流动型则结合“惠工快车”及工会驿站,服务重点项目及流动性强的职工群体。

2025年4月,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4800平方米的“共享职工之家”投入运营,健身室、医疗室等13个功能区一应俱全。园区工会坚持“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策划一系列文体活动。如今,这里日均接待量达200人次,已成为园区“热门打卡地”,还辐射带动周边30余家企业参与共建。

服务下沉,从“有场地”到“优服务”

为保证“共享职工之家”用得好,在功能区的设置上,烟台市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采取“比配+选配”的“6+X”模式,即每个阵地都固定配备有工会驿站、妈妈小屋、文体活动、职工书屋、心理咨询、法律援助6个功能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差异化设定。

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工会“共享职工之家”根据服务职工及企业的特点,特别设置电子商务直播实训室。这里不仅教授工人直播技能、组织企业轮流驻场,工会主席还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带货直播,让特色产业“出圈”。

“多亏工会的法律援助,帮我解决合同纠纷!”烟台总部经济基地职工王女士感激地说。今年3月,王女士因岗位调整与企业出现争议,工会网格员引导其通过“共享职工之家”的法律服务区维权,两周便达成和解。一年来,该基地依托3500平方米的共享空间和网格员专项对接,园区工会新增加会员500余名,会员规模达5000余名。除了个案援助外,基地还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开展安全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近百场,解决职工诉求154件。

资源众筹,从“独奏”到“合奏”

阵地共享,催生了更广阔的资源联动。“最近工作忙,没空跑医院,这里问诊很方便。”在莱阳市姜疃镇“共享职工之家”的健康小屋,职工樊女士进行了健康咨询。

除了健康服务,职工还能在便民窗口办理身份证、医保等业务。姜疃镇工会主席许龙介绍,镇工会整合了过去分散的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并深度对接“齐鲁工惠”APP,职工“一码通行”享受普惠服务、预约场地等。今年以来,该站点已开展活动30余场,服务职工超4000人次。

同时,烟台工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有条件的“小三级”工会每年为5000余家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有需求的单位提供阵地支持3000余次。

此外,烟台市总建立“基层投入+上级补助”机制,设立专项补助资金,根据阵地规模、服务项目和覆盖人数综合评定,梯度支持运行。日常采用“工会干部+社工+志愿者”模式,并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承担法律服务及日常管理等,缓解“小三级”工会人手紧张的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用“共享职工之家”100余家,覆盖职工超过50万名,依托“共享职工之家”建设,新建区域(行业)工会联合会5个,基层工会46个。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