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90%以上的内容出于个人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但所有内容都经过本人严格审核和复核。图片素材全部由即梦AI或豆包AI按照文章内容人工生成。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
声明:本文90%以上的内容出于个人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但所有内容都经过本人严格审核和复核。图片素材全部由即梦AI或豆包AI按照文章内容人工生成。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
深夜看手机,屏显叉车霸凌视频且飘着刺耳弹幕
清晨一点,我刷到了那段时长58秒的视频,视频里叉车叉臂高高扬起,一男子手脚被塑料膜缠住,像是被展览的猎物,下方有同事举着手机在笑,弹幕上不时飘过“韩国砖厂日常”“不足为奇”这类略显刺耳的话语。
两小时后,韩国总统李在明的社交账号弹出“可耻”一词,热搜就爆了,我关掉屏幕,可是脑海中一直缭绕着:科技把私下里的羞辱分割成无数流量,我们到底在围观什么?
手指划屏,手机显总统 “可耻” 账号截图与爆火的霸凌热搜
概念先放一边,说点直观的。
视频于全罗南道一家砖厂拍摄,外籍工人A某因顶嘴被同事捆得如粽子般,吊至三米高空,随后被按头跪在地上道歉。
砖厂昏灯下,叉车悬着被捆工人,两名同事举手机嬉笑拍摄
画面质量欠佳,声音也同样嘈杂,却阻挡不了TikTok的算法,48小时便荣登全球热榜,韩国招聘平台Incruit的调查显示:过去五年里,有超过30%的上班族承认遭遇过职场霸凌,不过举报的还不足12%,举报者中约四成遭到降职或排挤。
书桌前,手机亮 TikTok 热榜,旁有职场霸凌数据纸张
数字看似冷冰冰的,却如同酒精棉擦在破皮上,让人感觉很疼。
更讽刺的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其实韩国在2019年便已出台了《职场霸凌禁止法》,最高可判三年刑罚,不过实际上,虽已施行了四年,可实际惩处率却仅为1.3%。
《职场霸凌禁止法》旁,手机显 1.3% 惩处率
外籍劳工说来更惨,签证和雇主捆绑,若要离开就得直接遣返,于是手机镜头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却也成了二次羞辱的加速器。
再把镜头拉远。
韩国职场等级有多森严?
韩国酒局上,中层鞠躬敬酒,上级端坐,底层职员沉默坐角落
鞠躬的角度、敬语的尾词、酒桌上举杯的高低,皆有隐含的标准,沉默的成本被抬到了天花板。
十年前大韩航空“坚果返航”事件中,一位富二代女高管因一包夏威夷果便将空姐赶下即将起飞的飞机,舆论顿时一片哗然,最终其父亲出面道歉,姐姐辞职,而她自身仅获缓刑处理。
机舱内女高管怒指低头空姐,机舱门口有乘客围观
那次网民也动怒了,可动怒好似烟花,一闪便又消逝了。
砖厂的新视频就只是换了换场景罢了,那剧本还是老样子:上层掌控着权力,中层搞着羞辱那一套,底层依旧保持着沉默。
科技没改写剧本,只是给了观众席。
算法最爱冲突、最爱跪地、最爱肤色反差,视频被剪辑成15秒的短视频,添上字幕,配上鼓点,点赞数如雨点般众多。
手机播 15 秒霸凌视频,点赞瀑布流飙升
流量得到了反馈,可受害者却在宿舍里发抖——他需接受心理干预,却还未拿到赔偿,光照进来,不该把人再晒伤。
总统的“可耻”两个词,抵不过评论里一句“拍段子吧”。
屏幕之外的我们,点完哭脸表情后,拇指接着往下滑动,去查看另一条猫猫狗狗的内容,就如同吃完炸鸡后舔手指一般,有些许咸意,却也颇为美味。
别急着叹气,说说能真切掌控的事,我有个朋友在京城一家外企做HR,上周吃饭时,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她们公司新推出的“匿名举报”小程序,头像随机,IP也被隐藏了,提交之后直接就到总部合规部,他称上线三个月,收到二十七条线索,核查了十九件,还罢免了俩小组长。
餐厅里,HR 朋友给 “我” 看匿名举报小程序界面
数字不算多,但仿佛黑暗中的一支火柴,映出了另一种可能:当制度愿意去弯腰,员工就不用下跪。
再把视线拉回国内,民法典第997条规定:遭遇人格侵害,可要求精神赔偿并禁止继续侵权。条文或许生涩,但对普通打工人来说,却是一道实实在在的保护屏障。
去年深圳有家工厂,一名员工因被班长罚站并拍照上传,愤而提起诉讼,最终获赔三万元,班长还不得不公开道歉,这则新闻在报纸上只占了半版篇幅,可就像石头掉进水里,“扑通”一响涟漪随即荡开,总会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指民法典第 997 条,旁有深圳员工获赔 3 万的报纸
因此,应对下一条“屈膝跪地”的视频,我们能够做的不单单是点赞,先停顿三秒,想想转发是否等同于二次施暴;再打开单位内网,看看举报通道是不是死链接;要是本身是领导,请把“尊重”写进KPI,别让年会上的“家族文化”成为遮羞布,改动不会立刻来临,它好似地铁,这一趟晚点,下一趟必定会来,就怕没人在站台等待。
办公室领导讲白板上的 “尊重 KPI” 与举报流程图,员工倾听
视频还在循环,笑声已经褪去。
韩国砖厂夜里灯照样亮,机器依旧响,只是多了一束外来之光——那束光是我们手里的屏幕,也是心里的尺子。
科技让黑暗无处可藏,也让正义有了加速器:每一回点击、每一条评论、每一次制度中的小变革,都是在给那台叉车踩刹车。
“我” 坐沙发,手指悬手机转发键,屏显砖厂视频,阳光落屏幕
下回若再刷到类似的画面,希望我们先第一时间好好想想:这一次转发,会不会让伤口更疼?
你所在的公司有没有“隐形羞辱”?
到留言区说一说吧,没准你的故事能够帮助到其他人。
来源:深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