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海洋产业持续做强做优、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4.8%……多领域燃动活力引擎,中国经济稳中提质。
9月21日《新闻联播》报道,我国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海洋产业持续做强做优、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4.8%……多领域燃动活力引擎,中国经济稳中提质。
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提振消费的一揽子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商品销售结构优化,服务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4.1%,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从商品消费看,随着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资金下达,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商品消费规模继续扩大。8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中,近八成商品类别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都超过10%。
从服务消费看,“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加快培育,优质服务供给不断增加。1—8月份,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等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线上消费连续加快。1—8月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1—7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再创年内新高。即时零售交易额和直播电商交易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领域日益成熟,不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
精耕深蓝 沿海各地积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沿海地区持续做强做优海洋产业,加快提升创新驱动、高效协同能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货通全球,我国海上航运贸易航线不断加密。今年,青岛港针对市场需求,新增了通往北非、中北美、东南亚等地的件杂货航线,件杂货航线累计超40条。北部湾港不久前开通了通往越南、新加坡的一条RCEP新航线,目前集装箱航线已超90条。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快线和“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政策,北部湾港今年通关效率提升了10%—20%。今年前8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750.9亿元,同比增长12.9%。
以创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海洋”,推动海洋专用大模型应用。上海加速海洋集群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十余家涉海高校院所,推动海洋探索向深海和极地拓展。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活力迸发的现代海洋图景徐徐铺展。
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4.8%
今年前8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35家,同比增长14.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65.8亿元人民币。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闭幕
9月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闭幕。东博会期间,经贸项目签约超500项,其中包括“AI+”赋能千行百业项目44个。2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集中亮相今年首设的人工智能专馆,高新技术展品比重大幅增加,其中AI或AI赋能展品占总参展展品比重超50%。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累计进出口总值超1280亿元
今年前8个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出口306.5亿元,创同期新高。合作区成立四年来,进出口总值达1282.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9.7%。
中老铁路开行货物列车突破6万列
中老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货物列车突破6万列,货运量超676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达1500万吨。跨境货物运输网络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个国家和地区。
哈伊高铁哈铁段进入铺轨阶段
日前,哈尔滨至伊春高铁哈铁段进入铺轨阶段,预计年内能完成铺轨任务。哈伊高铁全长31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建成通车后,哈尔滨至伊春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7小时左右缩短至2小时左右。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