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口服25 mg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显著且改善代谢,新英格兰医学杂志OASIS 4研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0:02 1

摘要:当前,全球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肥胖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尽管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基础,但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多数人难以实现持久减重。

当前,全球肥胖患病率持续攀升。肥胖会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尽管生活方式干预是减重基础,但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多数人难以实现持久减重。

近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OASIS 4研究证实,每日口服25 mg司美格鲁肽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能为超重/肥胖成人带来显著的减重效果,同时改善身体功能与多项代谢指标。

此前,司美格鲁肽已获批2.4 mg皮下注射用于体重管理,其口服剂型(最高14 mg/d)也被批准治疗2型糖尿病并兼具减重效果。OASIS 1研究显示,50 mg/d口服司美格鲁肽能事体重平均减轻15.1%。

OASIS 4研究是一项为期71周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在加拿大、德国、波兰、美国4个国家的22个研究中心开展,共纳入307名无糖尿病的超重/肥胖成人(BMI≥30 kg/m22且合并至少一种肥胖相关并发症,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且曾有过减重失败经历)。

研究采用2:1随机分组,205人接受25 mg/d口服司美格鲁肽治疗,102人接受安慰剂,两组均同步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司美格鲁肽采用剂量递增方案:初始3 mg/d,每4周递增一次(4周后7 mg/d,8周后14 mg/d),12周时达到25 mg/d维持剂量,持续至第64周,随后进入7周随访期。

研究发现,25 mg/d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显著,远超安慰剂。截至第64周,口服司美格鲁肽组平均体重较基线下降13.6%,而安慰剂组仅下降2.2%。

若假设全程无停药或额外干预,司美格鲁肽组平均减重可达16.6%,安慰剂组为2.7%,差距进一步扩大。

从减重达标率来看,司美格鲁肽组表现也优于安慰剂组:体重下降≥5%:79.2% vs 31.1% ;体重下降≥10%:63.0% vs 14.4%;体重下降≥15%:50.0% vs 5.6% ;体重下降≥20%:29.7% vs 3.3% ,且无论基线BMI处于何种水平(、30~35 、35~40、≥40 kg/m2),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均保持一致,不受性别、种族影响。

研究还发现,司美格鲁肽改善了生活质量与代谢指标。

司美格鲁肽组IWQOL-Lite-CT身体功能评分平均提升16.2分,安慰剂组提升8.4分,司美格鲁肽组55.3%的患者实现“临床意义上的改善”(评分提升≥14.6分),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仅为34.8%(OR=2.4),意味着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运动耐力等均显著增强。

司美格鲁肽组平均减重14.2 kg、BMI下降5.1 kg/m2、腰围减少12.2 cm,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分别下降2.16 kg、0.8 kg/m2司美格鲁肽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下降0.3个百分点,空腹血糖下降6.6 mg/dl,71.1%的基线糖耐量异常患者恢复正常血糖水平,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降至基线的82%、82%、76%,C反应蛋白降至基线的54%,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司美格鲁肽组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93.1%)略高于安慰剂组(85.3%),但多数事件为轻中度,且无需停药即可缓解。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司美格鲁肽组74.0%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安慰剂组为42.2%;恶心(46.6% vs. 18.6%)、呕吐(30.9% vs. 5.9%)、便秘(20.1% vs. 9.8%)较为常见,但持续时间短暂(如恶心中位持续13天,安慰剂组12天)。

在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司美格鲁肽组(3.9%)低于安慰剂组(8.8%),且无死亡病例。

两组因不良反应停药的比例相近(6.9% vs. 5.9%),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的比例分别为3.4%和2.0%。此外,OASIS 1试验中50mg剂量组出现的皮肤感觉异常(dysesthesia),在25 mg剂量组发生率降至4.9%,且均为轻中度症状。

研究者指出,25 mg口服司美格鲁肽的减重效果与2.4 mg注射剂型、50 mg口服剂型相当,为患者提供了更易接受的选择。对于临床而言,该剂量兼顾疗效与便利性,为无法耐受50 mg口服剂型或不愿接受注射的患者,提供了“中间剂量”选项,而且在减重的同时可优化代谢指标和提升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减少肥胖相关并发症风险。

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网“期刊目录”或小程序(中国循环杂志+),可免费阅读和下载本刊所有文章!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