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傍晚,青藏高原的夕阳被另一道强光取代——国际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海拔46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点燃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五彩烟火沿冰冷山脊腾空而起,画面震撼,视频迅速刷屏。
9月19日傍晚,青藏高原的夕阳被另一道强光取代——国际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热龙乡海拔46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点燃了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五彩烟火沿冰冷山脊腾空而起,画面震撼,视频迅速刷屏。
可喝彩声未落,质疑已劈头盖脸砸来。平均海拔4600米,这是世界屋脊的“敏感地带”。有网友痛心疾首:“高原生态脆弱如薄冰,一场烟花惊了多少野生动物?落下的尘埃会不会污染千年冻土?”“手续再全,就能在‘亚洲水塔’放烟花?”
舆情迅速升温。仅仅两天后(9月21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通过官方平台“云端珠峰”火速回应: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措辞虽短,分量十足——依法依规处理的后续承诺,堵死了“走过场”的猜测。
压力之下,涉事方的致歉来得同样迅猛。
始祖鸟的微博致歉信直言不讳:“作品呈现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偏离。” 承诺将在政府监管下,引入独立第三方环保机构,对项目生态影响彻查,并“依据评估结果与社会各界的反馈,展开及时有效的补救行动”。
几乎同时,艺术家蔡国强发布个人说明,签名落款,诚意可见。他坦言虚心接受所有批评:“我们确实存在很多考虑不周之处,我深表歉意。”承诺配合独立机构评估,若有负面影响将全力补救,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江孜生态与文旅。
值得注意的是,主办方并非毫无准备。他们强调所用彩色烟花粉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经国际奥委会及多国验证“符合环保标准”。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江孜县分局一位负责人也向界面新闻证实:活动确已在当地备案,手续合规,且因使用环保材料,“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
但这份“合规”未能平息疑虑。界面新闻犀利点出:烟花之害远非空气污染一项。巨大的声浪、刺目的强光、飘散的粉尘……对于人迹罕至的高原,这就是一场突袭。雪豹、岩羊、珍稀鸟类,甚至土壤微生物构成的微妙平衡,都可能被搅乱。这恰恰呼应了2023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精神——任何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依法有权被举报和控告!
【观点】
高原生态非试验场,“合规手续”不等于无风险。商业与艺术探索的边界,应是生态敬畏而非法律底线。雪域净土,容不得“先污染再道歉”的侥幸。
这场烟花,照亮了品牌雄心与艺术表达,却也在雪域高原投下长长的生态问号。 调查组的结论、第三方评估的结果、后续的补救行动,都将被置于高原凛冽的寒风与公众灼热的目光下反复审视。毕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世界第三极”,这份价值更显沉重,更不容轻慢。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讨论留言,喜欢的可以关注一下小编后续文章。每日分享科技热点!
来源:码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