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掌故 | 汉阳 “贱三爷” • “贱三爷”的故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1:41 3

摘要:武汉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贱三爷”,很多时候,贱三爷是一个人生得贱的代用词,譬如,要说某人犯贱,又不点破,就笑着说:“你是汉阳过来的吧?”因为一般认为贱三爷是汉阳人,说某人是汉阳来的,就暗指其为贱三爷,犯贱。

原创 严昌洪

网络照片

武汉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贱三爷”,很多时候,贱三爷是一个人生得贱的代用词,譬如,要说某人犯贱,又不点破,就笑着说:“你是汉阳过来的吧?”因为一般认为贱三爷是汉阳人,说某人是汉阳来的,就暗指其为贱三爷,犯贱。

但另一种说法,贱三爷不是贱人,而是一位机智人物,就像新疆的阿凡提一样。于是,关于贱三爷机智、幽默的故事被挖掘出来,而且赋予他一个正式的名字——健三。他的故乡蔡甸(原属汉阳县)认为“贱三爷”是生活在明朝中期汉阳县的民间机智人物,他豁达豪爽、机智幽默、聪明能干,兼有舍己为人、扶危济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品德,并具有“越是狠的越不怕”的豪气。

他没有固定职业,干过百行百业,他斗地主豪绅、奸商高利贷者、流氓地痞从不手软,帮助穷苦人从不吝啬,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资助受苦难的人。他到处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在民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故事与传说。

一位有心人沈远义,“竭十数年之力,忖度贱三爷足迹所至之处,网罗贱三爷之轶闻,又历数年之奔波,弘扬贱三爷之‘贱气’,终于将本来面目的贱三爷请至旧事重提的舞台上,为观众们奉上了一盅‘原汁原味’的滑稽幽默醒世汤,并以旧时民俗风情画佐精神之餐”(引自著名民俗专家,湖北省文联副主席鄢维新《我看贱三爷》),他所编著的《贱三爷——机智人物的幽默故事》受到读者欢迎。

关于“贱三爷”名字来历的两种说法,本身就是很有趣的故事。

说法之一:从前有一个汉阳籍的秀才在省里做大官,此人在家排行老三,人称三爷。由于汉阳和武昌相距不远,三爷老家的乡亲常有事找三爷帮忙,但要见大官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三爷的乡亲见三爷时每次都会受到看门人的盘问,三爷的乡亲每次都回答:我们是汉阳来的,我们是见三爷的。时间长了以后,三爷的乡亲与看门的都认识了,不用打招呼也可以进去了,如果这时有人问看门的,怎么随便放他们进去?看门的就会回答:汉阳的,见三爷。后来就演变成了:汉阳的贱三爷。

说法之二:有一年,正是春播大忙时节,健三家没有牛耕地,他就自己拉着犁来回跑。财主刘善人想雇佣他看家护院,七找八找找到地头上,啧着舌头说:“啧啧!健三,你真是造孽呀!绳子勒进肉里,天上太阳晒,地下水汽蒸,黑汗水流的,晓得几苦哟!干脆到我家里帮我吧,有你吃,有你喝,晓得有几好。看,这是定钱。” 健三撇撇嘴:“就这么一点点呀!”刘善人连忙说:“好办,只要你肯到我家里来,一切都好商量。”

“这个商量只怕是打不过来哟。”健三嘿嘿一笑,指着脚说:“我拉一天犁,可以耕这么大一块地,秋天就收这么大一块地的谷,你能用元宝把这么大一块地铺满吗?” “么唦?”刘善人吓得舌头伸出来一大截,半天缩不回去。 “我说这个商量打不过来吧。还是把你的几个臭元宝拿回去,用盐腌起来,莫长了蛆!” 刘善人气得直跳脚,恨恨地说:“健三哪,健三!你真是生得贱哪!” 健三大笑道:“哈哈!我就是贱三爷嘛!” 从此,贱三爷的名字就传开了,而且越叫越响,他的故事也越传越多......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民国时期 武昌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来源:人文武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