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与深度调整并行的阶段。中国凭借技术创新与规模化优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攀升至 55.3%,创下月度历史新高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与深度调整并行的阶段。中国凭借技术创新与规模化优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 年 8 月,全国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攀升至 55.3%,创下月度历史新高 。
虽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行业内部却暗藏隐忧。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6 月,汽车行业利润为 2444 亿元,同比仅增长 3.6%;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为 4.8%,虽略好于 2024 年,但仍处于历史次低位 。产业正面临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的转型考验。在此背景下,车企如何通过制造升级与产品创新突破发展瓶颈,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9 月 19 日,深蓝汽车在南京同步推进两大关键动作 —— 南京数智工厂正式挂牌,全新深蓝 S07 上市发布并启动大规模交付。这一系列举措,既是深蓝汽车应对行业变革的战略布局,也是其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制造与产品双重升级的具体实践。
作为国家级 5G 智慧工厂,南京数智工厂累计产值已突破 800 亿元,为深蓝汽车的智能制造奠定核心基础;而定位 “15 万级标配华为乾崑豪华 SUV” 的全新深蓝 S07,凭借 40 项同级首发、100 项同级领先配置,试图在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撕开突破口,其预售 10 天收获 20000 台订单的表现,也初步展现了市场认可度。
以新质生产力破解行业制造痛点
在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成本压力高企的现状下,南京数智工厂的挂牌运营,成为深蓝汽车优化制造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作为长安汽车体系内首个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生产基地,该工厂通过三大核心优势,直接回应行业在效率、环保、品质上的普遍难题。
从环保与成本平衡来看,工厂通过低碳工艺设计、100% 绿电交易及 10MWp 光伏电站建设,将单车碳排放从 461kg 降至净零,既响应国家 “双碳” 战略,也通过绿电应用降低长期能源成本,缓解行业 “环保投入与盈利平衡” 的困境。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工厂依托 5G 网络构建统一数字底座,落地 68 个 “5G+” 智能制造场景,使制造顺序化率超 90%,生产效率提升 10%;同时以每 102 秒下线一台新车的节奏,以及可满足超 10000 种个性化定制需求的柔性生产线,实现 “用户定义汽车” 的模式突破,破解传统制造 “规模化与个性化难以兼顾” 的矛盾。
品质管控上,工厂引入 11 道质量门、全自动检测工作站及 UL 国际标准全检体系,从生产全流程保障车辆品质,这与行业 “提升产品可靠性以增强用户信任” 的需求高度契合。此外,工厂具备新能源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自主研发的 CTP 柔性锂电池 PACK 生产车间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可控,不仅降低供应链依赖风险,也为产品性能优化提供更多空间。目前,该工厂生产的车型已出口至全球超 70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深蓝汽车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制造支撑。
从市场反馈来看,制造端的升级已初步转化为销量增长动力。2025 年 1-8 月,深蓝汽车累计销量约 19.9 万辆,同比增长 64.6%,8 月单月交付 28235 辆,同比增长 40%,这一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过,要完成全年 36 万辆的销量目标,未来 4 个月需月均销量达 4 万辆,仍面临不小压力,而南京数智工厂的满负荷运转,将为后续产能释放提供保障。
以产品升级抢占中端市场高地
在制造体系夯实基础的同时,全新深蓝 S07 的推出,成为深蓝汽车撬动市场的核心抓手。作为深蓝 S07 系列的焕新车型,其目标直指 15 万级 SUV 市场 —— 这一细分领域既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力战场,也因竞品密集而竞争尤为激烈。此前,2023 年 6 月发布的深蓝 S07 已积累超 25 万用户,2025 年 8 月销量达 6036 辆,占深蓝汽车当月销量的 21.4%,在 SUV 销量榜单中位列第 56 位,而全新车型的 “四重进化”,正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面对消费者对 “用车品质” 的需求升级,全新深蓝 S07 从外观到内饰进行全方位优化。外观采用全新双脸造型和高亮双色车身,兼顾运动感与时尚感;内饰以 “豪华游艇” 为设计理念,全车 10.7㎡软包面积搭配超纤绒感麂皮包覆,质感媲美高端车型。尤为关键的是,新车将同级唯一的前排双零重力座椅全面下放,并首发石墨烯加热和理疗技术,配合主驾 16 向、副驾 14 向电动调节、8 点式座椅按摩及 20 扬杜比音乐厅,通过 “舒适性配置越级” 形成差异化优势,直击 15 万级车型 “舒适配置不足” 的痛点。
在驾控体验上,全新深蓝 S07 依托智能底盘与豪华配置,试图打破 “中端车型驾控妥协” 的刻板印象。全系标配可变自适应悬架和天生后驱平台,搭载 FSD 可变阻尼减震器与 HRS 液压式回弹止动器,通过毫秒级分频滤震技术化解路面冲击;前悬架标配液压衬套解决方案,进一步过滤细碎振动,最终实现 “刹车不点头、过弯不侧倾” 等五大驾控优化,媲美豪华品牌的驾乘感受。
动力方面,新车延续增程与纯电双版本布局,适配不同用户需求。增程版搭载深蓝超级增程 2.0 系统,纯电续航至高 300km,综合续航达 1385km(CLTC),全系标配 3C 超充,15 分钟可完成 30%-80% 充电,馈电油耗低至 3.8L/100km(NEDC),解决 “长途续航焦虑” 与 “日常用车成本” 问题;纯电版搭载新一代原力超集电驱,总成工况效率 92.3%,峰值功率 200kW,百公里加速 7.4s,纯电续航提升至 550km(CLTC),兼顾性能与能耗平衡,满足城市用户对 “动力与续航” 的双重需求。
智能化是全新深蓝 S07 的核心亮点,也是其应对行业 “智能配置内卷” 的关键布局。新车全系标配华为乾崑 ADS SE 驾驶辅助系统,基于全新 WEWA 架构,使车辆通行效率提升 20%,重刹率降低 70%,高速领航辅助支持智能上下匝道,城区巡航辅助可实现信号灯控车、拨杆换道等功能,智能泊车覆盖 300 + 场景,全维防碰撞系统 CAS 4.0 与哨兵模式进一步强化安全保障。
座舱智能化方面,新车搭载高通第四代数字座舱平台骁龙 8295P 芯片和 Deepal OS 4.0 智能操作系统,全面接入 AI 大模型;15.6 英寸 2.5K 超高清向日葵屏、55 英寸 AR-HUD 等 “智慧五屏” 构成交互核心,配合深蓝妥妥贴、OLED 生态仪表屏等智能交互功能,以及纳米水离子负氧空调,构建起远超同级的智能座舱体验。通过与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合作,全新深蓝 S07 在智能驾驶与座舱领域实现 “弯道超车”,弥补了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技术上的短板。
写在最后
深蓝汽车通过南京数智工厂的制造升级与全新深蓝 S07 的产品创新,形成了 “制造 - 产品 - 市场” 的闭环逻辑。前者为产品品质与产能提供保障,后者则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优势抢占份额,二者共同支撑起深蓝汽车的增长野心。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 “增量竞争” 转向 “存量竞争” 的当下,这种 “制造筑基、产品突围” 的策略,或许能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主动权,而全新深蓝 S07 能否延续预售热度,推动销量突破 4 万辆月均目标,将成为检验这一战略成效的关键指标。
来源:汽车观察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