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成都车展给人的感受就是年轻人成了购车主力。展厅里到处都是二十七八到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只问油耗和空间,而是拿着手机查参数、跟销售聊芯片性能。10 天展期下来,整个车展订出的 33745 台车里,超过六成都是这些年轻人下单的。蹲在几个热门展
今年的成都车展给人的感受就是年轻人成了购车主力。展厅里到处都是二十七八到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不像老一辈那样只问油耗和空间,而是拿着手机查参数、跟销售聊芯片性能。10 天展期下来,整个车展订出的 33745 台车里,超过六成都是这些年轻人下单的。蹲在几个热门展台观察了大半天,我发现他们选车有门道,不是看颜值或者图便宜,而是有实在的考量。
年轻人对 "智能" 的要求真不是装个大屏那么简单。在 MG 展台,围着全新 MG4 的年轻人最爱干的事就是对着车机戳戳点点。有个戴无线耳机的男生拿着 OPPO 手机试了半天,把手机导航投到中控屏,还同步播放了手机里的歌单,他跟同伴说:"我手机里的 APP 换得勤,车机要是跟不上,用着太别扭。" 销售说这款车是搭载 "MG×OPPO 智行车机互联系统",而且用了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之一,据品牌测试数据,这种电池经过穿刺实验表现稳定,安全性确实让人放心。现场不少人都是冲这些实用技术来的,毕竟谁也不想为华而不实的功能买单。
旁边深蓝 S07 的展台更热闹,几个年轻人围着销售反复确认:"全系都带 8295P 芯片吧?" 有个穿连衣裙的姑娘特意测试语音控制,先说 "打开空调 24 度",接着又补了句 "把遮阳帘关了",系统一点没卡顿全接住了,她这才点头:"之前坐朋友的车,说句话得等两秒,这个反应速度才像样。" 后来我才知道,高通 8295P 芯片确实是当前车载芯片的主流配置,星纪元 ES 等多款新车都在用,算力足够支撑复杂的人机交互。年轻人问辅助驾驶时也特别务实,没人追着问 "L4 还是 L5",都在关心 "能不能自动跟车"" 窄路会车能不能自动避让 ",毕竟在城里开车,停车和错车才是高频需求。
除了智能配置,年轻人对空间的要求也透着务实劲儿。极狐 T1 看着是台小型车,后排却能轻松坐下两个一米八的男生。有个穿冲锋衣的小伙子直接把前排座椅放平,跟后排拼成了张 "小床",还用手机量了量长度:"周末去露营,这样能躺平看星星,市区开着比 SUV 灵活,停车费还便宜。" 销售说这款车轴距有 2770mm,后备厢平时 459L,放倒座椅能扩到 1352L。现场有年轻人掏出露营装备的照片,跟销售确认能不能放下折叠桌椅和烤炉 —— 对他们来说,空间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能不能装下自己的生活场景。
说到性价比,年轻人算得比谁都精,不是光看标价便宜,而是看每一分钱花得值不值。MG4 的价格牌前总围着人,6.58 万到 8.78 万的售价确实吸引人。有个戴眼镜的女生拿着计算器跟销售算:"比同配置的竞品便宜小两万,还带半固态电池,续航也没差多少,这不比买贵的划算?" 销售说这款车预售订单已经破 4.5 万台,看来大家都认可这种 "低价高配置" 的模式。
智己 LS6 的展台也差不多,几个年轻人围着宣传页算权益。有个穿运动鞋的男生指着价格表说:"20.99 万起,还送 1.6 万的舒享套装,相当于打了九折,而且恒星超级增程技术是高端车才有的,现在 20 万级就能买到。" 我后来查了下,这款车累计订单确实突破 4.8 万台,年轻人很吃这种 "技术下放" 的策略 —— 他们愿意为好技术花钱,但前提是别把高端配置只给贵的车型。有意思的是,销售说超过一半的订车用户都是从燃油车转过来的,看来这些新技术打动了不少原本对新能源持观望态度的人。
年轻人追求的个性化也不是贴个拉花那么简单。领克 10 EM-P 展台,有个男生盯着车头的激光雷达问个不停:"四驱版本是不是全系都有?" 得到答复后他才满意:"我喜欢开山路,四驱稳当,带激光雷达跑长途也放心,这比花里胡哨的装饰实用多了。" 深蓝 S07 那边,几个女生讨论颜色时也很务实,没人选最鲜艳的,都在说 "莫兰迪灰平时上班开不扎眼,周末拍照也好看"。对他们来说,个性是让车符合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单纯追求与众不同。
新能源车型受年轻人欢迎,但他们不盲目跟风。在极狐 T1 和智己 LS6 的展台,听到的问题不是 "是不是纯电",而是 "冬天续航能剩多少"" 充电快不快 "。有个扎马尾的女生问智己销售:"3C 超充能 15 分钟充到 80%?冬天开空调续航会不会掉一半?"得到明确答复后她才说:" 我老家在周边城市,冬天开高速要是续航掉太多就麻烦了,充电快的话中途补能也不耽误事。"这种对实际使用场景的关注,比单纯追求" 新能源 " 标签要理性得多。
在休息区听到两个年轻人聊天,一个说 "之前觉得买车就是代步,现在发现得能装下露营装备、能连我的手机、开着还省心",另一个接话:"对,别跟我扯虚的,配置实用、价格合理、能适配我的生活,才会买。" 这大概就是年轻人选车的逻辑。
其实总结下来,年轻人选车一点不玄乎:他们要的智能是 "好用不鸡肋",要的空间是 "灵活能装生活",要的性价比是 "钱花在刀刃上",要的个性是 "符合我的需求"。车企抓住这些点,订单自然就多;对年轻人来说,选车时盯着自己需要的配置,别被花里胡哨的宣传忽悠,准没错。毕竟车是自己开的,舒不舒服、实不实用,只有自己最清楚。就像这次车展上那些热门车型,没一个是靠噱头火的,解决了年轻人的用车痛点 —— 这大概就是它们能在 3 万多台订单里脱颖而出的原因吧。#2025成都国际车展#
来源:一股清流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