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中国本土餐饮品牌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是彰显中国商业实力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西贝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知名代表,勇于向跨国品牌的冲刺,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愿景,更承载着推动中国美食文化全球传播的使命,这份探索值得肯定与支持。
让中国本土餐饮品牌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企业,是彰显中国商业实力与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西贝作为中国餐饮行业的知名代表,勇于向跨国品牌的冲刺,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愿景,更承载着推动中国美食文化全球传播的使命,这份探索值得肯定与支持。
从品牌布局来看,西贝早已为国际化铺路。2024年12月25日的品牌升级便是关键一步:正式去掉“莜面村”的地域标签,简化名称为“西贝”,同步将LOGO更新为“西贝XIBEI”,并把定位从“西北菜”拓展为“家庭欢乐餐厅”。这一系列调整,既打破了地域文化对品牌传播的限制,让品牌形象更贴合全球不同市场的消费认知,也为其后续在全球城市布局门店、触达更广泛客群奠定了基础。若能成功实现“全球每城有门店”的愿景,西贝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餐饮魅力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提升中国餐饮行业的国际话语权。
当然,企业在高速发展与转型过程中,难免面临争议与质疑。此前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吐槽引发热议,部分消费者也对菜品价格、品质提出过疑问,这些声音本质上反映了公众对知名品牌的高期待。但我们更应看到西贝的调整与改进。创始人贾国龙曾公开回应定价争议,并表示已根据市场反馈优化价格体系,这种正视问题、主动改进的态度,正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看待西贝的发展,需要理性客观的视角,而非情绪化的批判。对西贝而言,要实现跨国品牌的目标,需持续夯实内功:一方面严守品质底线,无论是预制菜使用还是现制菜品,都应公开透明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另一方面要适配国际市场需求,在保留中国美食特色的同时,融入本地化服务与口味调整,打造兼具“中国味”与“国际范”的品牌体验。对消费者与社会而言,应给予企业合理的成长空间,基于事实的评价能督促企业进步,但过度苛责或“扣帽子”式的负面言论,只会消解企业创新与探索的动力,与我们倡导的健康市场环境、和谐社会氛围相悖。
支持西贝迈向跨国品牌,不是盲目护短,而是对中国餐饮企业“走出去”的鼓励与期许。当西贝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向世界传递中国餐饮的品质与文化时,这才是中国商业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属于中国人的真本事。
来源:寅虎侃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