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日-21日,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共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医学应急急救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医路有我专项基金主办的“医路有我”医学应急急救志愿服务中国行——辽宁省
9月20日-21日,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共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医学应急急救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医路有我专项基金主办的“医路有我”医学应急急救志愿服务中国行——辽宁省沈阳站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启动仪式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举行,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副理事长叶日者、省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李文革出席活动并致词。叶日者介绍了“医路有我”专项基金的设立背景、发展目标以及在推动医学应急急救志愿服务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李文革表示,“医路有我”医学应急急救志愿服务中国行在辽宁沈阳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对辽宁志愿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次活动落地辽宁,既是落实中央社会工作部关于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建设部署安排的重要举措,也是对试点社区治理成效与民生需求的精准呼应,将为其民生服务体系注入专业医疗力量,让试点社区的“示范效应”在健康服务领域进一步凸显。
9月20日上午,一场专为志愿者量身打造的公益义诊活动温情启幕。来自医疗领域的专家们为30名长期活跃在社区服务、应急支援、公益帮扶一线的志愿者们提供了专属公益义诊服务。活动现场,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了解每位志愿者的健康状况,为他们进行血压血糖测量、心肺听诊、心电图检查、中医诊脉等基础检查。针对慢性疾病管理、职业劳损康复等常见问题,专家们给出个性化诊疗方案与健康指导。此次公益义诊活动,让这些“为他人撑伞”的志愿者也感受到了温暖守护,生动诠释了“志愿服务双向奔赴”的深刻内涵,彰显出志愿服务并非单方面的奉献,而是爱与温暖的循环传递。
9月20日下午,“医路有我”医学应急志愿服务队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专家团队携手,走进沈阳市铁西区凌空街道六小区,为300余名社区群众开展“零距离”健康服务。活动现场,心内、神内、内分泌、急诊、全科、口腔、眼科七大领域的医疗专家齐上阵,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健康咨询服务。丰富的服务内容、专业的医疗指导,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提升了社区群众的健康管理意识与应急急救能力。
9月21日,面向200名基层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的医学应急急救技能师资培训启动,通过培育一批掌握专业急救技能的“本土师资”,让急救知识能够在沈阳实现长期传播、持续覆盖,推动医学应急急救服务从“一次活动”升级为“长期服务”。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应急急救技能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沈阳医学应急急救工作拥有了固定的“教学阵地”。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