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岛农品”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举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0:42 2

摘要:金秋九月,地处北纬35-37度的青岛硕果盈枝、瓜果飘香。这个周末,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人潮如织、热闹非凡,作为青岛市庆祝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为期4天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岛农品”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火热举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1日讯 金秋九月,地处北纬35-37度的青岛硕果盈枝、瓜果飘香。这个周末,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人潮如织、热闹非凡,作为青岛市庆祝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为期4天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青岛农品”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火热举行。

本次活动以“农业大集”为核心载体,串联起产销对接、品牌推广、民俗展演、成果展示、便民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礼赞丰收、致敬农民,展现青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活动吸引近60家农产品经销商齐聚,携带400余种青岛地产优质农产品向广大市民推介展销,搭建起“青岛农品”走向大众餐桌、连接城乡消费的桥梁,让优质农品从田间到舌尖实现鲜美直达,让丰收的“果实”转化为增收的“实效”。

大集聚人气,农企优品共赴丰收之约

绿色品质,世界共享。在国际会展中心1000平方米的展厅里,“农业大集”成为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的核心亮点。全市近60家农业经营主体携400余种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涵盖种植、畜牧、林果、渔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五大品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农产品中,既有清润甘醇的崂山绿茶、海青红茶,又有甘冽香甜的诸葛酥梨、黄岛风和源猕猴桃;既有营养丰富的即墨“海长生”海产品、黄岛琅琊鸡,又有咸香地道的“闻风香”老火腿、“后塔牌”手工抻面;既有醇厚营养的“饴分田”黑蒜、洞藏雪猴头菇,又有声名远扬的莱西秋月梨、王哥庄大馒头、胶莱大姜、官道小米、东山蓝莓葡萄……琳琅满目的青岛农特产品令人应接不暇,集中展现了青岛现代农业的丰富多样与高品质,吸引广大市民驻足,远道而来的客商与农产品经销商讨价还价、品鉴洽谈的场景随处可见。

此外,碧海蓝田的茶艺展示、鼓乐龙舞《龙腾盛世》、艾山泽丰等非遗文创产品的亮相,更为市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活动中还特别设置了农产品免费品尝区和农事体验环节,让消费者们能够现场品鉴到最新鲜、地道的风味,近距离感受农事乐趣,有效拉近了农产品与消费市场的距离。

“我们带来了王哥庄大馒头以及造型各异的花样馒头,通过把非遗民俗等文化特色融入馒头制作,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上午我们带来的大馒头就卖光了,有多家酒店还和我们达成了采购意向!”鼎盛香金奖王哥庄大馒头总经理何安强介绍道,近年来,凭借扎实的口感、纯粹的麦香与多样的花式,王哥庄大馒头不仅征服了无数人的味蕾,更成为青岛极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名片,成为众人金秋时节最具烟火气的期待,更成为展示省级非遗王哥庄大馒头制作技艺、带动乡村振兴、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引擎,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

这次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市直部门和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为促进农产品消费贡献力量。市妇联带来的“巾帼好品”,包括崂山香椿酱、沃家泊子蓝莓等优质好品,集中展示“巾帼兴农”的“她”力量。青岛市供销社推出的“青岛大礼包”,小海鲜、调味品、海带茶饮一站购齐。农行青岛分行现场开通“惠农贷款”绿色通道,即时授信,引金融“活水”滋润田间地头。一场展销活动真正实现“青农聚力、巾帼带货、供销保供、金融护航”,让丰收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农民的收入。

品牌赋新能,让“土味”农产焕发“新味”

从乡村野植到城市餐桌,从地方特产到全国名片,以“青岛农品”为品牌的青岛地产优质农产品不仅是乡村特色产业的“金招牌”,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参加这次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的农产品好多是青岛市的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青岛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发展成果,更搭建了产销精准对接的平台。这场盛会让“土味”农产焕发“新味”,既让消费者尝到优质风味,也为农产走出青岛畅通了销售通道。

青岛碧海蓝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展台上,“崂山龙须”“崂山凤羽”包装精致,近两天有多人前来品鉴洽谈。销售人员鲁永森介绍,2022年“崂山龙须”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崂山茶文化入选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崂山茶入选“山东手造”首批区域公用品牌。公司负责人林先勇表示,这次参加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虽然遇到了同期在同馆召开的2025青岛秋季茶产业博览会,他们不仅在销售上没受影响,还吸引许多参加茶博会的客户前来洽谈,期待能招到全国范围内的代理商,让更多人了解青岛崂山这个小众却精致的绿茶品牌,即便只是起到宣传作用,参加这次展会也觉得很有价值。”

“青岛农品”火爆市场的背后,不仅得益于青岛地产农产品的优良品质,更源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坚实根基。青岛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大农业观”,持续巩固提升“36111”多元化稳产保供体系,聚焦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以质量“保”品牌,安全监测、溯源管理、绿色升级等多管齐下,“青岛农品”公共品牌连续6年入选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十强”,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领跑全国,连续三轮获得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等次。

产销架桥梁,丰收成果变身增收时效

“这次活动参展规模可观,大多数的青岛农特优新代表在会场。我们这次也是带着使命来的——公司旗下目前整合山东及全国的名特优产品500+,自有2000方冷风库、冷冻库及万平云仓,还有百余万粉丝。”在活动现场,拥有“馥郁斋”“螺小将”两个老字号品牌的百谷千果供应链管理(山东)有限公司展位前人头攒动、踊跃购买,公司还带来了自己的直播团队。公司总经理黄佳生说:这次参会我们不仅庆祝丰收卖产品,还与许多农业企业洽谈,把更多的优质产品带到‘馥郁斋’‘螺小将’的餐桌上,同时通过我们的平台把更多‘青岛农品’推广出去。”

丰收节不仅是“庆丰收”的舞台,更是“促增收”的纽带。依托展会平台,给“青岛农品”搭建起“农户—企业—市场”的直联通道,让更多市民和来青旅游的游客熟悉“青岛农品”,购买青岛优质农产品,同时吸引更多客商认识“青岛农品”,与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洽谈合作。据了解,已有10余家客商与参会的经营主体达成采购协议,涉及茶叶、食用菌等多个品类。

为扩大这次展会的宣传推介效应,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了“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轮驱动,联合青岛出版集团,打造了全新的“青岛农品”AI数字人直播间——AI数字人“青小农”“青小丰”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带货。研发“青岛农品”智慧地图启动线上展销,市民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一图解锁百余家青岛知名农产品品牌和直营店,畅享一站式信息查询和导航服务,从田园到餐桌,为消费者开启“寻味青岛”的智慧便捷之旅,织就了全链条的产销联动网,受到了展会现场市民的欢迎。

“19.9元/斤的城市货架,与0.8元/斤的田间收购价之间,差的从来不是味道,而是一条被打通的链路,我们保证以最快的速度从产地直达您的餐桌。”在平度任珈嬉姐弟俩经营的水果黄瓜展位前,姐姐任珈嬉举着刚摘下的水果小黄瓜,对着直播间的镜头说道。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数据成为新农资。本次展会现场将直播带货引入农产品销售中,打破了传统渠道的局限。

在9月19日的启动仪式上,“青岛农品”的“高光时刻”更是吸睛无数。在现场市民、农户和客商的共同见证下,围绕“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主题打造的特色表演与“青岛农品”现场推介等环节同步进行,市妇联推送的“巾帼好品”、市供销社推介的“供销甄选”,以及崂山区的“一杯崂山茶,万般青岛美”、海青华忆茶业的“这片叶子”故事讲述等先后登场,直观展现了“青岛农品”“乡野特产”到“市场精品”的蜕变之路。

据了解,这次助农惠民促消费活动后的产销对接热度将持续升温。市、区(市)农业农村局还将组织“青岛农品·兴农记”展销促消费、“醉美金秋”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让“丰收季”真正成为“增收季”。

“今年的庆祝丰收节活动紧扣‘办节兴产’目标,实施‘双轨推进’,既让农民广泛参与,感受丰收的喜悦,又同步做好产销对接、跟踪,为‘青岛农品’搭建产销桥梁。”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处负责人尹亮亮介绍,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放大丰收节效应,推动更多“青岛农品”走出青岛、走向全国,给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真金白银”的收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葛猜猜 冯志)

责任编辑:刘聪聪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