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本停播后,谢娜是不是就此凉了?”——这条弹幕在2023年出现过上万次,如今被2025年央视秋晚的一张合影狠狠打脸。
“快本停播后,谢娜是不是就此凉了?”——这条弹幕在2023年出现过上万次,如今被2025年央视秋晚的一张合影狠狠打脸。
9月17日德阳玄珠湖现场,谢娜和任鲁豫并肩站在水舞台中央,台下观众举着的灯牌不再是“快乐家族”,而是“四川闺女回家”。
镜头扫过,她顺手把一捆中江挂面塞进任鲁豫手里,像塞给远道而来的亲戚,全场哄笑。
没人再提“综艺一姐”的旧头衔,那一刻,她只是央视秋晚的“新人”谢娜。
后台的小聚更微妙。
马凡舒、王冰冰、蓝羽、月亮姐姐围成一圈自拍,谢娜蹲在C位,手机是月亮姐姐的,美颜却是王冰冰调的。
四个人分别来自综艺、新闻、电影、少儿频道,平时在总台内部都难得同框,却为一个“外来户”破了例。
有人小声问:“她怎么做到的?”答案藏在细节里——谢娜随身带的小包里,除了台本,还有四支不同色号的口红,谁需要补妆,她顺手递过去,动作熟得像在化妆间混了十年。
这不是第一次“破圈”。
早在2024年元宵晚会,谢娜就悄悄出现在央视后台,给鲁健递了杯姜茶,那天她没上台,却记住了每个人喝几分热。
半年后,秋晚名单公布,网友发现“谢娜”三个字赫然在列,排在任鲁豫后面,比孟盛楠还靠前。
有人质疑“关系户”,直到节目单流出:她负责的是方言互动环节,三分钟里要cue中江挂面、德阳酱油、罗江豆鸡,全是家乡味。
导演组说:“只有她能说得让四川人笑,外地人馋。”
更关键的是,央视需要的新鲜感,恰好是谢娜的“旧本事”。
快本的即兴接梗、方言梗、肢体梗,在秋晚被拆成了“非遗互动”“观众连线”“现场教学”,连她标志性的“哈哈哈”都被剪成了背景音效,一点不违和。
录制结束那晚,工作人员发朋友圈:“原来综艺感也能高级。”
至于转型代价?
谢娜在探班直播间说得直白:“以前怕观众记不住,现在怕观众记太牢。”她指的是“太阳女神”的标签。
为了撕掉它,她提前两个月练普通话声调,把“中江挂面”四个字读到播音员水平,录音师笑她“比康辉还严格”。
后台合影里,她眼角有细纹,但笑得比十年前轻,像是终于不用再演谁。
观众最担心的问题——“她能站稳央视吗?”答案可能藏在另一张照片里:秋晚结束第二天,谢娜独自去了德阳文庙,没化妆,被游客认出后,她指着殿前的桂花树说:“我小时候写作文,总说它香得像我妈蒸的桂花糕。”这段视频被传到抖音,点赞破百万,评论区最高赞是:“原来央视主持人也能说人话。”
从快本到秋晚,谢娜走了一条最笨的路:把综艺的烟火气带进主流,再把主流的端庄揉进骨子里。
她没急着证明自己,只是悄悄把“太阳女神”的皇冠,换成了“四川闺女”的头巾。
来源:勇往直前的枫叶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