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在上外松江校区体育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尹冬梅,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岩松,副校长王欣出席典礼。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利瑞主持典礼。
9月19日,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在上外松江校区体育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尹冬梅,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岩松,副校长王欣出席典礼。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利瑞主持典礼。
国旗护卫队迈着坚定的步伐
全体师生面向国旗肃立 行注目礼
庄严的升旗仪式开始
校党委书记尹冬梅为2025级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校长李岩松为2025级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校领导为新生代表赠书
《文脉守望:听前辈讲上外故事》
寄语每一位新上外人
以“格高志远 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为指引
传承校史文脉、续写上外新篇
全体新生在典礼现场一同佩戴校徽
SISUer的“上外之路”自此开启
校长李岩松代表学校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70多年来,上外始终以家国为己任、以时代为舞台,用语言诠释世界,促文明交流对话。红色基因、家国情怀是上外的精神底色,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是大学的奋力追求。“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引领同学们成长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栋梁之材。
李岩松寄语同学们一要改变学习方式,从 “被动接受” 转向 “主动探索”。大家可以自由地去发现兴趣、深入钻研,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类学术资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二要开拓思维路径,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知识框。在未来的学习中,从“发现问题”到“参与课题”,再走向“自主建题”。不只做知识的接收者,更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三是希望大家突破核心认知,实现从“适应确定性”到“驾驭不确定性”的成长跨越。愿大家学会积极求变、主动应变,提升前瞻性思考、洞察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项资源开展大胆尝试。他希望大家锤炼强大内心、在不确定中发现机遇、在自主选择中坚定方向,在担当中砺炼,在奋斗中收获。他祝愿各位新同学在上外度过愉快充实的大学时光,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教师代表、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晓兰与2025级新生共同探讨“AI时代大学学习的新命题”。她勉励大家在快速变化的当下学会思考、勇敢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既要聚焦眼下、脚踏实地,思考 “现在能做些什么”,让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个人热爱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也要学会用跨学科视野和创新勇气主动发问、深度思考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而非被动接受技术预设的未来。她还鼓励新生用脚步丈量世界,以 “行动” 破局、以 “责任” 立志、以 “开放” 求学,祝愿大家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收获知识与智慧,塑造能力与品格。
1985届英语本科、1987届国际新闻双学位校友、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江和平以 “折点、基点、起点、亮点、原点” 五个关键词,深情回顾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对自己四十年职业生涯的深刻塑造。结合当下发展趋势,他指出如今 “外语 +” 已从过去的 “+新闻、+法律”,延伸到 “+AI”;并以此与学弟学妹们共勉,鼓励大家善用AI,挖掘技术背后蕴藏着的语言、文化、逻辑和情感深意,为自身构建独特的专业优势。此外,他还特别对学弟学妹们提出期许:珍惜课堂学习时光,扎实打好知识基础。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以强健的体魄书写好青春的篇章。
西方语系2025级本科生李婧郗分享了自己与上外的 “缘起”—— 中学时她便坚定了从事外交事业的理想,而她深知上外正是培养为中国发声、助力国际交流人才的摇篮。作为外语专业新生,她谈及自身的责任认知,认为 “上外学子不仅要做好语言翻译者,更要当好文明摆渡人,用专业讲好中国故事”。最后,她向全体新生发出号召,呼吁大家秉承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的校训,以文明互鉴信使的身份,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25级硕士生曹舒沁,回顾上外学习期间参加西部计划、赴内蒙古支教的经历。重返上外校园后的她目标更明晰:作为外语类院校学生,更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坚持延续“语言赋能”的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对话,以语言为桥,以文化为镜,拓展国际视野,在世界语境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用实际行动书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语言科学研究院2025级博士生邬熙汐来自法国,今年刚从剑桥大学硕士毕业。怀揣着对语言与文化的热爱,跨越山海来到中国,选择上外作为人生新的起点。他希望自己既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使者”,期待通过在上外的学习与研究,探索用创新教育方法和科技手段促进语言学习与跨文化理解,也盼与世界各地伙伴携手合作、互学共进。
仪式上,学校新生辅导员和新进辅导员共同演唱《一路生花》,大学生艺术团ACROSS合唱团演唱《闪耀》,祝愿新鲜上外人灿烂如花,如星芒般闪耀。
SISUer们的期待
#
SISUer@Rafael:怀揣激动与好奇踏入上外,开学典礼给我带来了久违的“新鲜感”,希望能在这里巩固专业知识,精进中文学习能力,在与各国同学的相处中,拥抱灿烂的世界文化。
SISUer@汤梦涵:很幸运能与大家相聚在上外这个大家庭,希望在未来的四年中,我能以从上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向上、向外、担未来。
SISUer@侯林西:出于对国际关系与外交领域的浓厚兴趣,我选择来到上外继续深造。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国际化氛围,也对未来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SISUer@钟嘉琪、梁译文:感谢上外提供的交流实践平台,让我们有机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真正担负起中国青年的责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
来源:微言校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