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横店的街头不仅有穿着古风戏服的群演,还能偶遇刚拍完戏、骑着电动车“狂飙”的小演员送外卖。
谁能想到,横店的街头不仅有穿着古风戏服的群演,还能偶遇刚拍完戏、骑着电动车“狂飙”的小演员送外卖。
舒辰,24岁,演过《飞驰人生2》、《烟火人家》这些你刷过短视频肯定见过的热剧,居然自曝在拍戏空档期,化身“外卖小哥”,一天就是四五个小时在横店兜兜转转。
这个瓜一丢出来,评论区直接炸裂,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调侃“明星也要打工”,而是感叹“娱乐圈真不养闲人”。
横店有句话叫“一人一天,三千个梦”,说的是群演和小演员的命运起起伏伏。
有人凌晨五点就排队领盒饭,有人等了一年没等到一句台词。
舒辰这次亲自下场,不是糊弄粉丝博同情,而是实打实靠腿力挣钱,网友甚至开玩笑说:“你这不是体验生活,是体验社会的毒打。”比起那些只会在综艺上尬演“打工人”,他直接上街接单,送外卖还自我加戏,拍成短视频发出来,圈里圈外一时炸锅。
去年林一被拍到在剧组门口等活,网友还嘲:“资源断层,星光不再。”现在看,不如舒辰直接奔赴社会一线来得痛快,不装不作的劲头反倒圈了一波路人粉。
要知道,娱乐圈的空档期向来是艺人玻璃心的大考。
有人去修表演课,有人直播刷存在感,有人甚至曝出“塌房”后悄悄跑去国外避风头。
舒辰则选择“横店外卖骑士”这条路。
十几个小时下来,挣了不到两百,但他没抱怨,还说是为了缓解焦虑和提升演技。
这个说法,被不少圈内大V点赞:你和角色打交道,不如和真实生活打交道。
网友也不吝掌声,甚至把他和早年白敬亭、张译这些靠体验生活磨演技的演员相提并论。
有人留言:“外卖路上,人间烟火气,比剧组更能写进角色。”
但别觉得现实有多美好。
横店送外卖,顶着烈日风雨,一单跑下来才三五块。
有时候刚送到剧组门口,导演喊进场,角色还没捞着,饭也没吃。
舒辰自己也没装坚强,把苦累都剪进视频里。
圈内有人说,这种“自曝”其实比卖惨高级——不是说给你看生活有多苦,而是硬生生把“努力”两个字摆在了镜头前,不玩套路,不端架子。
比起之前直播带货翻车、综艺装穷的那些艺人,舒辰这波让人感觉“终于有点真话了”。
这也不怪网友格外有共鸣,毕竟“明星送外卖”这种反差比,“戏里戏外一线切换”自带热搜体质。
和热播剧《狂飙》里的小混混下场做生意一样,现实里演员就是要不断切换角色,哪怕是外卖小哥也能演出自己的“高光时刻”。
横店这地方本来就是现实和梦想的混合体,一边是豪车、片场、红毯,另一边是宿舍、摊位、快递柜。
舒辰这个操作,像是把娱乐圈的滤镜摘了,把大家都熟悉但很少看到的“演员下场”给翻了个面。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的“体验式打工”是不是新一轮的“人设营销”?
毕竟娱乐圈什么招数没见过,从早年的“贫穷人设”,到现在的“拼搏剧本”,套路一波接一波。
但舒辰这次没整花活,没有剧组配合拍摄,没有故意摆拍高难度单子,反倒让大家觉得他是真在用力生活。
圈里一个资深副导演私信爆料:“现在的小演员,哪怕有点成绩,也不敢摆谱。没片约,送外卖,也没人笑话。大家都在拼。”
顺便说一句,这事还带火了横店“外卖文化”,圈内群演私下交流哪个片场点单量大,哪家外卖员“最懂剧组胃口”。
舒辰的视频下,群演们评论:“兄弟,下次来我片场点单,顺带帮我问问导演什么时候发工资!”这种小圈层互动,比剧本还精彩,甚至有人建议干脆拍一部《外卖人生》,让现实和戏剧彻底撞个满怀。
最后一个细节不能漏:舒辰没因为送外卖被嘲,反而收到不少业内点赞。
有导演直接留言:“下次试镜不用自我介绍了,你这履历比什么表演课都硬。”网友也接梗:“能把外卖送出‘主角光环’,下回剧组见了都得给你加戏。”其实娱乐圈最缺的不是流量,是能把生活演进戏里去的真性情。
谁说追梦一定得站在聚光灯下?
有时候一身汗一身泥,可能比千层滤镜来得更有戏剧张力。
至于舒辰下一步走向,谁知道呢?
“外卖小哥”还是“主角光环”,横店的天总归还亮着,故事还在路上。
来源:影之青春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