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国月城核电站又 “漏了”!9月19日2号机组泄了265公斤含放射性重水,距离上次排核废液入海才9个月。2024年至今已出三起事故,乏燃料池漏水、核废液超标排放全有,设备老、管理差藏不住。
韩国月城核电站又 “漏了”!9月19日2号机组泄了265公斤含放射性重水,距离上次排核废液入海才9个月。2024年至今已出三起事故,乏燃料池漏水、核废液超标排放全有,设备老、管理差藏不住。
它离山东半岛才900公里,会不会影响咱沿海?
2024年6月,月城核电站4号机组的乏燃料贮存池发生泄漏。
直到水位异常下降才被发现,虽然韩国方面声称有效剂量仅为5.55×10⁻⁷毫西弗,远低于年剂量限值,暴露出现场监测机制的滞后和应急响应的迟缓。
2025年1月,还是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29吨未经分析的核废液被直接排入大海。
检测结果显示,废液中氚的活度达1.116×10¹⁰贝克勒尔,是允许排放标准的9倍。
查出来是处理罐阀门操作弄错了,这操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又被大家质疑了。
紧接着,9月又出现重水泄漏。同一机组、相似问题、反复发生,很难让人相信只是偶然。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强调,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剂量远低于公众年剂量限值。
氚是氢的放射性同位素,进入人体后会形成氚水,滞留时间可达数周甚至数月,对细胞结构具有潜在影响。
剂量低,并不代表可以忽略风险,尤其是泄漏频繁时,累积效应更值得警惕。
从外部监测看,韩国方面多次表示“厂外未出现异常”。但这只能说明外部检测暂时没有超标,并不能证明厂区内设备和人员没有受到影响。
厂房内的通风系统虽可暂时控制含氚水汽扩散,但不是解决风险的手段。
月城核电站采用的是加拿大CANDU重水堆,特点是可以使用天然铀,不需要浓缩处理,燃料成本较低。
但在运行过程中会大量产生氚,远高于轻水堆。
理论上,氚应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收集、净化、封存,但现实中,重水系统接口复杂、密封件多,老化、疲劳问题频发。
月城的2号机组建于1997年,2013年因安全问题曾停机检修两年。如今设备老化和维护滞后问题仍未根治。
频繁出现的操作失误与设备故障,反映的是整个体系在制度执行、设备维护、操作管理上的松动。
根据韩国政府能源规划,到2036年,核电发电占比将提升至34.6%,核电机组数量将从目前的25台扩展至44台。
但监管预算、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方面并未同步跟进。
曾有内部报告指出,部分老旧机组的运行许可被延长,但核心设备并未进行系统升级,安全隐患不解决只延后。
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KHNP)在2013年被曝出与检测机构勾结、偷工减料的问题,至今仍为人所诟病。
公众对其监管透明度与运营合规性产生质疑。
月城核电站距离中国山东半岛仅900公里。
一旦大规模氚泄漏事件发生,放射性物质可能通过日本海复杂洋流或大气环流扩散至中国东部沿海。
福岛核事故的案例表明,放射性物质可以在数月内扩散至整个太平洋。
黄海、渤海属于半封闭海域,水体交换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污染,可能对中国沿海渔业资源、水产养殖产业造成长期影响。
月城核电站的重水泄漏,重复发生,如果不能在机制上彻底改革,下一次事故很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来源:小眼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