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刘利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于洪君,吉林
三十载砥砺奋进,三十载春华秋实。9月20日,吉林外国语大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在体育场举行。
吉林外国语大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刘利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于洪君,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晓东,吉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龙熙,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吉林省委会主委,东北电力大学校长蔡国伟,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朱善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评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瞿振元,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原校长姜会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会长刘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陈乃芳,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蔡敬民,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翻译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邢玉堂及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国外教育界专家及学者,日本、韩国、法国等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以及来自15个国家的170多所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及代表出席大会。从世界各地赶来的1000余名校友及在校师生参加大会。
吉林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95年,是第一所捐资办学的民办高校,是唯一一所省级重点建设的民办高校,是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的民办高校,是第一所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是第一所更名为大学的民办高校,也是第一批获评全国文明校园的民办高校。学校还相继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A类)建设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A+立项建设高校。学校连续6年位居软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一。
秦和校长致欢迎词
秦和校长首先致欢迎词。她表示,建校30年来,吉外矢志不渝做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先行者和探路者。我们永远铭记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深深致谢教育部及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怀和指导,倍加珍惜吉林省委省政府、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倾力扶持与政策赋能,由衷感恩国内外兄弟院校的守望相助,更难忘怀全体校友的赤子深情与智慧奉献。三十而立再出发,全体师生将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专业主体办学”向“学科引领办学”格局性转变,全面推进“两个提升”,深入构建“三大体系”,重点培育“四类人才”,重点推进“五大品牌”建设,全力朝着建设“精品、非营利、应用型、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目标接续奋斗!
刘利民致辞
刘利民发表致辞。他指出,建校30年来,吉林外国语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秦和校长带领下,以改革破局,以特色强校,走出了一条独具民办教育特色的发展之路。与40多个国家的200余所高校开展合作,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外事、外交、外贸和外语教育人才,在推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全国民办高校的“排头兵”,要以建校30周年为新起点,把握大势,善作善成,在服务国家战略、回应人民期待中展现更大担当。希望学校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厚植“为民办学”的初心,保持非营利性办学的定力;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恒心,积极推进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和发展;继续传承“会通中外,砺志敦材”的校训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吉外贡献!
于洪君致辞
于洪君发表致辞。他指出,吉林外国语大学始终践行“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育人理念,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更在民间外交、国际传播、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桥梁。希望学校继续发挥语言优势,做国际传播的“生力军”,继续发挥多语种优势,培养更多“懂中国、知世界”的国际传播人才,用国际社会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做文明互鉴的“先行者”,依托“地球村”等平台,推动不同文明平等对话,倡导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做全球治理的“参与者”,进一步深化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贾晓东致辞
贾晓东发表致辞。他指出,吉林外国语大学是全国民办高校的榜样和标杆,也是吉林省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品牌和骄傲。希望学校站在建校30周年的新起点,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政治责任;坚持以追求卓越精神办好学校,持续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坚持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办好学校,加快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外国语大学,为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东北亚开发开放和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刘林致辞
刘林发表致辞。他指出,30年来,吉林外国语大学创造无数个全国民办高校中的“第一”或“唯一”,以创新走出了一条赢得挑战的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以担当走出了一条赢得未来的希望之路。希望吉外继续坚持“特色立校”,做民办教育发展的“标杆者”;坚持“质量兴校”,做内涵发展的“引领者”;坚持“公益兴校”,做服务社会的“践行者”,发挥民间国际交流优势,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服务东北振兴等重大工程当中更具作为,以发展的新成效,谱写民办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贾文键致辞
贾文键发表致辞。他指出,秦和校长作为北外的优秀校友,以“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朴素信念为底色,用30年的坚守打造了一所特色鲜明外语教育重镇。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外语高校不仅是语言文化传播的“窗口”,更是文明互鉴的“纽带”、全球治理的“智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期待吉林外国语大学与兄弟院校一道,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在人才培养上深化合作,在学科建设上协同创新,在文化交流上互学互鉴,共同答好“外语高校何为”的时代命题。
胡伯特·贝尼特斯致辞
美国圣彼得大学校长胡伯特·贝尼特斯发表致辞。他表示,吉林外国语大学始终坚守“以学生为中心,办最负责任教育”的承诺,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赋予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拥抱世界的思维与技能。吉外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不仅是学校卓越教育质量的体现,更是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的有力证明。圣彼得大学与吉外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全球为导向、以高质量教育为目标的价值理念上高度一致。两校将在美国新泽西州共建中文教师教育中心,通过跨文化、跨院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服务世界、引领未来的卓越人才,惠及世世代代。
邢凯发言
校友、江西南昌大学邢凯博士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他深情地说:“在校四年,母校给予我的不仅是知识的滋养,更是精神的种子。我要特别感谢秦和校长,是您的厚德隆义,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热爱、什么是追求卓越。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职业,我都始终以‘吉外人’的身份为荣,始终传播着母校的声音。母校是我成长的起点,也是我精神的港湾。愿母校始终坚守教育初心,赓续公益办学使命,以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更高水平的学术创新、更高层次的开放合作,向着‘百年梦想’昂首迈进!”
大会在热烈喜庆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全体师生、校友用掌声和欢呼声为学校献上美好祝福。
与会嘉宾参观建校30周年成果展(图/校园电视台)
校友参观校史馆(图/学生记者 钱子华)
随后,吉林外国语大学建校30周年成果展举行,介绍了学校30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展示了在人才培养、学科科研、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创新经验与成果。同时,“红色印记”党史展、“信仰之光”李大钊精神展、志愿服务文化展、“同心筑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世界多元文化研究成果展在学校思政教育基地、地球村等场馆展出,多角度呈现了吉林外国语大学的党建育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工作及成果。
吉林外国语大学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建校30周年庆祝大会正值学校“二次创业”,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期,是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协同合作、共谋未来的盛会,激发了全体师生和校友的爱校、建校、荣校的真挚情怀和前进动力。大家一致表示,将以“会通中外,砺志敦材”的校训精神为指引,为建成精品、非营利、应用型、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而不懈奋斗,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吉外力量!
来源:微言校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