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书法珍品——文彭《草书李白诗卷》,纸本材质,纵27.6厘米、横144.5厘米,虽幅面不算宏阔,却在尺素间藏尽盛唐诗意与明代草法的灵动,堪称书诗合璧的佳作。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明代书法珍品——文彭《草书李白诗卷》,纸本材质,纵27.6厘米、横144.5厘米,虽幅面不算宏阔,却在尺素间藏尽盛唐诗意与明代草法的灵动,堪称书诗合璧的佳作。
文彭身为“吴门四家”中文徵明长子,自幼受家学熏陶,书法兼擅诸体,草书尤得晋唐遗韵。此卷选取李白两首山水名篇,其一为《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四句,写尽蜀地山月江波的清寂;其二为《望庐山五老峰》,“庐山西南五老峰”四句,又绘出庐山奇峰凌云的豪迈。文彭以草书书之,诗境与书风相映成趣,仿佛让观者在笔墨间重游李白笔下的山水。
细观此卷笔法,可见文彭深厚功底。其线条灵动而不浮滑,提按转折间尽显力道,如“秋”“流”二字,笔锋游走间似有江水流淌之态;“削”“揽”等字,笔力劲挺,又暗合山峰峭拔之势。结体上,字形大小错落,疏密有致,打破了楷书的规整,却在变化中暗含章法,如《峨眉山月歌》四句连贯流畅,似山月随江而行;《望庐山五老峰》后两句笔势渐放,尽显“巢云松”的旷达。
款识“右录李谪仙作。三桥文彭”,字迹沉稳,与前幅草书形成动静对比,钤印“文寿承父”“文彭之印”两方朱文印,朱白相间,为作品增添了章法美感。文彭以“三桥”为号,其草书既承父亲文徵明的严谨,又融入自己对晋人草书的理解,在明代中期“吴门书派”中独树一帜,此卷便是其草书风格的典型代表。
赏此卷,不仅能品李白诗中的山水豪情,更能感受文彭草书中的笔墨意趣。诗与书在纸本上交融,跨越时空对话,让观者在墨香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正是这件珍品历经数百年仍熠熠生辉的原因。
释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庐山西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款识
右录李谪仙作。三桥文彭。
钤印
文寿承父(朱文)、文彭之印(朱文)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