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Z银行裁员3500人:采取“饥饿游戏”式的竞争方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18:19 1

摘要:澳洲金融业正掀起一场腥风血雨,ANZ银行宣布裁减3500个岗位,拉开了四大行成本削减的序幕,这也预示着澳洲银行业“躺平”时代的终结!

澳洲金融业正掀起一场腥风血雨,ANZ银行宣布裁减3500个岗位,拉开了四大行成本削减的序幕,这也预示着澳洲银行业“躺平”时代的终结!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上周,澳新银行(ANZ)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内裁员3500名正式员工,并终止与约1000名合同顾问的合作。

这一裁员规模相当于该行全球4.3万名正职员工总数的8%。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也宣布裁减410个技术岗位,并将127个职位转移至印度和越南。

ANZ的内部重组方式堪称残酷。据《金融评论》报道,在ANZ内部,员工被通知可以选择申请两个自己心仪的岗位,然后在没有正式面试程序的情况下角逐有限的位置。

在某个团队中,管理层直接告诉员工,他们将在20至30名员工中选出10个岗位的最终人选。这种“饥饿游戏”式的竞争方式,让澳洲职场文化中残存的“躺平”心态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ANZ总法律顾问Ken Adams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以尊重和体面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员工”,并恳请大家“不要进行猜测或传播小道消息”。

此次大规模裁员是ANZ新任首席执行官Nuno Matos推动的重组计划的一部分。Matos于四个月前上任,旨在通过这次重组削减数亿澳元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并实现他上任以来最核心的目标——提速。

Matos希望透过这项重组,以及他计划下个月公布的新战略,彻底扭转ANZ当前在业务发展上的疲软局面。目前,ANZ在澳洲四大银行中,无论是房贷还是商业贷款业务的市场份额,都是“垫底”。

ANZ的重组涉及科技、采购、风控及零售等多个部门,但大多数裁员不会影响面向客户的职位。

ANZ银行目前正面临澳大利亚银行业史上最高的民事处罚之一——2.4亿澳元罚款。这笔罚款与ANZ参与的两项不当行为有关:一是其在为澳洲联邦政府进行债券交易时存在“不合情理的行为”;二是服务近6.5万名零售客户时存在“广泛性失职”。

ASIC指出,ANZ在管理一笔高达140亿澳元的债券交易时,存在误报交易数据及“不合情理的行为”,该行为有可能“减少政府可获得的融资额度”。

在客户服务方面,ANZ对数百份客户财务困境申请未予回应(部分案件长达两年以上),曾对储蓄产品利率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宣传,且未能向数千名已故客户的账户退还多收费用。

与此同时,ANZ预计此次重组将产生5.6亿澳元的税前成本。麦格理分析师认为,此次裁员可能只是Matos改革ANZ、推动深层次成本重构的开始。

ANZ并非唯一裁员的澳洲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也宣布在其技术与企业运营部门裁减410个岗位,并将127个后台岗位转移至印度和越南。

银行业正在对那些为其成功作出贡献的员工挥起屠刀。金融业工会(FSU)全国主席Wendy Streets表示,这并不是某一家银行的个别行为,“而是整个行业都在推动同样的议程,却以牺牲员工和社区为代价”。

如此大幅度的裁员不仅伤害员工,也“掏空了NAB为客户和社区提供的服务”。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澳洲银行业这波裁员潮背后有五大推动因素——

①利润压力:虽然整体信贷增长尚可,但银行最重要的盈利指标——净息差(NIM),正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即将到来的降息周期面临下行压力。

②成本失控:以CBA为例,2025财年运营支出增长了6%,主要由工资增长和技术支出推动。全行业每年在监管和科技上的花费高达18亿至22亿澳元。

③员工人数虚高:过去五年四大行的员工总数增长约20%。相较上世纪90年代大砍30%人手的时代,如今的银行显然“养人过多”。

④产品简化和数字化浪潮:银行近年来强调“产品简化”和“数字转型”,理论上应该减少对人力的依赖。人工智能正悄然部署于银行各业务流程中。

⑤新CEO上任:ANZ的Nuno Matos、Westpac的Anthony Miller、NAB的Andrew Irvine都在寻找“亮点”向市场交代业绩。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是他们必须迈出的第一步。

ANZ承诺将为受影响的员工提供职业咨询、心理支持和培训基金。Matos表示:“我们知道这对我们的一些员工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消息”,强调谨慎处理此事的重要性。

银行表示,将推出一项强有力的支持计划,包括个人援助、职业建议、规划支持服务以及职业培训基金,帮助受影响的员工顺利过渡到新的工作机会。

然而,工会方面并不买账。FSU全国主席Wendy Streets批评道:“如此大幅度的裁员不仅伤害员工,也掏空了NAB为客户和社区提供的服务”。她指出,银行业正在对那些为其成功作出贡献的员工挥起屠刀。

ANZ银行裁员计划只是一个开始。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预计,Matos可能提出削减成本3%-4%的目标,意味着需要将澳洲零售业务、企业业务及总部成本分别砍掉10%。过去25年,四大行的平均“成本收入比”始终稳定在49%,而如今仍然是这个数字。这次,人工智能的技术红利可能成为不同以往的关键变量。

银行裁员潮背后,是传统银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艰难转型,也是澳洲金融业面对未来不得不做出的痛苦抉择。

网友热议


@Skywalker007
(IP京)

银行一边赚着巨额利润一边大规模裁员,这就是残酷现实!高管奖金怎么不见减少?


@小陶爱3C
(IP沪)

数字化转型就是裁员的漂亮借口吧?AI替代人工,最终受益的只有股东,普通员工和客户都是输家

……


@张良才Brian
(IP粤)

澳洲银行业过去五年员工数增长20%,现在确实需要精简了。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不控制成本怎么生存?


@Lucky艾夫
(IP苏)

刚刚看到新闻说ANZ要被罚2.4亿,转头就宣布裁员3500人。所以最后是普通员工为高管的错误买单?

银行业寒冬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其他三大行肯定也会跟进裁员,澳洲金融从业者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了……


@KerwinLee
(IPHK)

银行把工作岗位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真的很令人失望。追求廉价劳动力的同时,澳洲本地的专业人才却失去工作机会。

最后一条,

印度越南赢麻……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