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村的喜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7:33 1

摘要:“日也盼,夜也盼,盼了小半年,终于盼来了今天的纪念抗战大阅兵。”早晨,竹林飒飒,昨夜零星小雨,一些竹叶的雨珠尚未抖净,老胡爽朗的话声和喜悦隔着丛林传来。

□鲁钊

“日也盼,夜也盼,盼了小半年,终于盼来了今天的纪念抗战大阅兵。”早晨,竹林飒飒,昨夜零星小雨,一些竹叶的雨珠尚未抖净,老胡爽朗的话声和喜悦隔着丛林传来。

充盈今天的村庄,都是醉心的喜悦,在村头的大喇叭、家宅里的电视播放着,在人们手头的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上张扬着,把喜悦洋溢在每一家、每一群、每一处、每一句。

“哈哈,可不是哩,大家都眼巴巴地盼望着今天,看看大阅兵,振振咱中国人的精神。”我笑着应和,“看看大阅兵,心里更自信,明天更是不可胜。”

我是一颗坚守岗位的螺丝钉,坚守在远乡的田间。我是驻村第一书记,长住南阳龙王沟水库畔的偏乡僻壤的陡沟村。

自从驻村后,我与邻居的老胡交往甚多。老胡大名胡万群,年轻时当过会计,后来出去打工、做生意,非常朴实厚道,每天都是像牛一样勤劳做事。老胡家孙子回村建起艾制品厂,艾条、艾柱、艾贴、足浴等系列百余种产品畅销全国,年产值数千万元,吸引百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有了不菲收入,小胡畅述了乡情,盈实了满足感。

老胡生活富裕,不愁花销,他却改不了勤劳品性,耕种十几亩地,门口撂荒地还种菜点豆、育瓜植树,从鸡打鸣到鸭回宿,忙得停不下来,他总爱说:“干活干活,人只要干,才能好好活着,健康活着。”

我向村党群服务中心走去。老刘赶着大羊群过来。崔大妈正在赶鹅,大白鹅叫出了生活收获的丰美,安稳岁月的幸福。她家虽是监测户,但孙女上学了,享受教育补贴,她的生活补贴款及时到账,我与村两委班子隔段时间送米面油粮,她的日子不愁。大妈的喜悦掩不住,与鹅的歌声齐飞。

87岁的李洪俭老汉站在门口与人拉呱,看见我赶快打招呼。老汉爱好说唱,平常我走访时,陪他说话,谈谈梆子,聊聊豫剧,老人分外开怀。我拐到慢重病患者黄同军家,他半躺在床上,我给他倒尿罐,坐床头拉住手喊声兄弟,嘘寒问暖,待我离开时,分明看到黄同军眼里激动的泪花和希望的光芒。

我感悟,只要我们走进庄稼,走进田地,“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村民的康乐、生产和生活,就能走进群众的心里。

我以走访为契机,了解村民家庭情况、村情村貌的同时,积极协调好春种管护、三夏、秋收冬藏、种养殖培训、护林防火、人居环境、治安维稳、生态保护等工作。前年夏天,洪水冲垮了杨湾组的一条村道,我协调公路局特事特办,最快时间修好过水涵洞,铺一段优质道路,尽可能少影响群众出行。

乡村振兴中,党的建设、优秀班子是主要因素。我们把工作夯实做细,我与几家的老人一起摸爬收秋,了解掌握实情,考察选拔后,把一批愿意为群众干事、个人素质好、年轻有朝气的人才“掘出来”,“选上来”,“用起来”,充实村组各个岗位。他们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努力建设好宜居宜业、富裕和美的新陡沟。

今天的陡沟,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风气好、日子顺,十里水乡更美丽,成为城市北部享有盛名的康养旅游基地。

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视我为家人。这个送葱,那个送菜,萝卜红薯拎来一筐。我出去开会,门锁了,经常有人隔墙扔过来几捆波菜、几穗嫩玉米。

踏着大喇叭的欢歌旋律,我到了党群服务中心,支委刘长晓已经把会议室的大电视播放开了,还烧好了水,等着乡亲们来观看,共享庆典盛况。

刘长晓的身上,真正体现了愿干、正干、苦干出奇迹的效应。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爷奶先后因病辞世,花费不少钱,父亲母亲身体都不能干重体力农活。儿子幼小,正在村里上学,他连外出打工也成为奢望。一段时间他借酒浇愁。我与村干部一起登堂入室,一番鼓励入耳入脑,激励他振作起来。

村里滩多草盛,适宜养殖业,南阳黄牛是全国四大品种牛中最优的,何不从这方面走出一条路子?说干就干,他向亲友借钱,村里给批了养殖场地,从两头牛始,发展到现在二十多头。每年出栏及卖牛犊净利润约十万元。他还把别人的地流转过来,耕种了50亩地。为了种地,长晓先后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覆膜施肥一体机等数种农机,提高了效率。他全家靠着养牛和种地,年纯收入二十几万元,还了外债,从此脱贫,走上了致富路。大家推举年轻人,长晓这个牧牛人也进了村委。他现在立誓要有担当和作为,带领群众过好日子。

陡沟的沟壑有我的汗水,留有我的最美初心和砥砺前行的脚步,换来了今天我与乡亲们的一室欢聚的会心喜悦。

我与村民们一起观看直播,当看到飞过天安门的直升机组成“80”字样,当歼十飞行表演队拉出14根彩烟,代表14亿人民奋勇向前的形象,我禁不住热泪盈眶,这是最美的诗行。

退伍军人刘明恒观看直播时也多次流泪,他说:“激动得很,止不住的泪,感觉到祖国发展太快了,实力太强大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真是太骄傲了。”

掩映不住的喜悦,在远村陡沟洋溢,流泻在伏牛山前山后广袤的原野。神州大地,无处不喜悦。(作者是南阳市作协副主席,现为南阳市卧龙区驻村第一书记。出版《二月河评传》等6部,发表近300万字。获“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