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攻卫之蒲(秦昭四年,取蒲坂,此二十三年。正曰:年表世家拔魏蒲坂。蒲坂在河东,非卫地。世家卫嗣召时,独有濮阳。按史,秦昭王元年,樗里子伐蒲。索隐云:樗里疾围蒲,不克,而秦惠王薨,事与此合。正义云:蒲故城在滑州匡城县。此即子路作宰地。),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
《战国策》484《秦攻卫之蒲》
刘向秦攻卫之蒲(秦昭四年,取蒲坂,此二十三年。正曰:年表世家拔魏蒲坂。蒲坂在河东,非卫地。世家卫嗣召时,独有濮阳。按史,秦昭王元年,樗里子伐蒲。索隐云:樗里疾围蒲,不克,而秦惠王薨,事与此合。正义云:蒲故城在滑州匡城县。此即子路作宰地。),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则不赖矣(lài,赖,犹利。)。卫所以为卫者,以有蒲也。今蒲入于魏(卫恐秦取蒲,必自入之魏。),卫必折于魏(往求援也。补曰:一本蒲入于秦。司马贞引策云:今蒲入于秦,卫必折而入于魏。樗里疾传有亦作入于秦。)。魏亡西河之外(秦惠六年,正曰:秦惠八年,魏纳河西地。后二年,魏入上郡于秦,而河西滨、洛之地尽。),而弗能复取者,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且秦王亦将观公之事。害秦以善魏,秦王必怨公。”樗里疾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请为公入戒蒲守(戒告之以释攻。)以德卫君。”樗里疾曰:“善。”
胡衍因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也,其言曰:‘吾必取蒲。’今臣能使释蒲勿攻。”蒲守再拜,因效金三百镒焉,曰:“秦兵诚去,请厚子于卫君。”胡衍取金于蒲,以自重于卫。樗里子亦得三百金而归,又以德卫君也。
【注释】
1.樗里疾:樗里疾(?―前300年),又称严君疾,嬴姓,名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西安西北),故称樗里疾,俗称樗里子。为人滑稽多智,秦人誉为“智囊”。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
2.赖(lài):利益;好处。
3.折:归服,屈服。
4.亡:失去。
5.西河之外:指黄河以西的地区,是秦国与魏国曾经争夺的重要区域。
6.并:合并 。
7.观:观察。
8.释:放弃,放开。
9.戒:告知。
10.德:施恩德,这里用作动词,使…… 感激。
11.病:这里指蒲城的弱点、困境。
12.效:进献。
13.诚:果真,如果。
14.厚:厚待,这里用作动词。
15.自重:抬高自己的身价或地位。
【译文】
秦国攻打卫国的蒲地。胡衍对樗里疾说:“您来进攻蒲地,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呢?如果为了魏国,那么对魏国很有利,如果是为了秦国,那么对秦国不利。卫国所以是卫国,就是因为有蒲地。现在如果蒲地归入秦国,卫国必然会转而投向魏国。魏国失去西河以外的土地之后,再也没有重新夺取,是因为魏国衰弱了。如今如果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必然会强大起来。等到魏国强大的那一天,西河以外就危险了。再说秦王将会观察您的所做所为,如果是损害秦国而给魏国带来好处,秦王一定会怨恨你。”樗里疾说:“那怎么办呢?”胡衍说:“您放弃蒲地,不要再攻打,请允许我替您进入蒲城告诉蒲城守备不要再打了,以此使卫国国君感激您的恩德。”樗里疾说:“好。”
胡衍于是进入蒲城,对蒲城守备说:“樗里疾知道蒲城困难重重,他声称,‘我一定要攻下蒲城。’现在我能让樗里疾放弃蒲城,不再进玫。”蒲城守备两次拜谢,于是又献金三百镒,说:“秦兵真能撤离,请允许我让卫国国君重赏您。”胡衍从蒲城得到了酬金,并让自己在卫国受到重视。樗里疾也得到了三百镒酬金收兵回国,又使卫国国君对他感恩戴德。
《战国策》01《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来源:何老师历史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