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ndieWire四月的流媒体最佳片单悄然上线,在主流与冷门之间,在热议新作与被遗忘的经典之间,这个月影坛暗藏许多不容忽视的精彩。
桂纶镁在《白日焰火》中
IndieWire四月的流媒体最佳片单悄然上线,在主流与冷门之间,在热议新作与被遗忘的经典之间,这个月影坛暗藏许多不容忽视的精彩。
从妮可·基德曼挑战尺度的《小心肝儿》,到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令人窒息的《母亲!》,再到乔治·罗梅罗未被正名的僵尸神作《活死人之地》……
从刁亦男堪称2010年代杰作的《白日焰火》,到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以及魏书钧那部略显紧张但极具感染力的《河边的错误》……
精心挑选出六大平台、十三部值得一看的新旧影片,既有电影节奖项加持的作者新作,也有被冷落却早该重审的经典老片;既有亚洲导演的温柔细语,也有全球创作者对时代的呐喊。不论你是爱好独立艺术片,还是偏爱类型片带来的纯粹快感,本月的片单都能满足你挑剔的口味。
虽然网飞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对于真正的影迷来说,它远不是寻找经典与当代必看片目的唯一选择。每一个知名流媒体平台都有其独特的受众群体,专为不同类型的电影爱好者量身打造。
从奇妙无穷的Criterion频道,到OVID与Peacock等平台所引领的流媒体新前沿,IndieWire每月指南将为你精选各大平台的优秀新片,特别聚焦于那些值得关注的独家作品,帮助你判断哪个平台才真正适合你的观影需求。
以下是IndieWire 2025年4月的观影指南:
《深渊》(The Abyss)(1989)
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赶在詹姆斯·卡梅隆那套“图像清理”AI深度学习算法尚未自我觉醒、彻底抹去这部电影原始质感之前,快去看看这部饱受争议的4K修复版吧。这是卡梅隆首部海洋题材史诗巨作(不包括《食人鱼2》)。
4 月 11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爱宠情缘》(Pets)(4/11)
《最古老的职业》(The Oldest Profession)(1973)
导演:田中登
Film Movement Plus近来持续推出亚洲 exploitation(剥削电影)黄金时期的经典之作,内容虽挑逗但品质可观。4月,这一势头延续,田中登执导的《最古老的职业》(中文片名暂译)将以4K修复版上线流媒体。该片原于1973年上映,也曾用过更为大胆的片名,例如《机密报告:性市场》和《秘密编年史:色欲野兽市场》。这部发生在大阪的“罗曼情色”杰作讲述了一位名叫富美的19岁少女,为了供养残疾的弟弟和怀孕的母亲,夜间兼职为城市中那些失意的男性提供性服务。她在这份工作中唯一的慰藉,来自于一个既危险又带有解放意味的新客户。影片在形式上颇具实验性,充满黑色幽默,呈现出日本战后底层文化的真实剪影,令人目不转睛。
4 月 4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世故的女人》(Her Way)(4/4)
–《恶犬之血》(The Vicious Breed,中文名暂译) (4/11)
《秩序信条》(The Order)(2024)
导演: 贾斯汀·库泽尔
Hulu为下月即将上线的《腓尼基计划》造势,特别上线了多部韦斯·安德森的代表作,包括《青春年少》和《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不过本月Hulu最值得期待的,还是贾斯汀·库泽尔执导的震撼新作《秩序信条》的独家流媒体首播。这部作品引人入胜,极具现实针对性。裘德·洛在片中饰演一位资深FBI探员,角色灵感来自已故影星吉恩·哈克曼。他在1983年的美国西北地区追查并试图瓦解一个白人至上主义恐怖组织。影片紧张压抑,令人不安,配角阵容也十分强大,包括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裘德·洛追踪的真实新纳粹分子。《秩序信条》去年颁奖季未能脱颖而出,但随着此次广泛上线,必将赢得更多关注。
4 月 18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The Fantastic Mr. Fox)(4/4)
–《不要见怪》(No Hard Feelings)(4/21)
–《亚兹拉尔》(Azrael)(4/25)
《白日焰火》(Black Coal, Thin Ice)(2014)
导演: 刁亦男
有时,Criterion频道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策划放映内容;但有时候,它也会干脆丢出一连串风格迥异但极其精致的片单,看看哪些作品能引起观众共鸣。这个四月,显然属于后者,而也正因如此,令人倍感期待。
本月最接近“主打内容”的,是由J·霍伯曼策划的“欢乐城市复古专辑”,这也是为了庆祝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此时此刻:1960年代纽约先锋艺术——原始事件、地下电影与激进流行》。这对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组精彩的复古影片,聚焦于动荡的六七十年代纽约城,那些最好(也最肮脏)的城市故事。那是一个连《毒海鸳鸯》都能当作好莱坞爱情片的时代,连《龙虎黑煞星》这样的黑人剥削片,也几乎把纽约拍得美轮美奂。其他亮点还包括设定背景的纪录片《诺曼·梅勒与欢乐城市》(Norman Mailer vs. Fun City,中文名暂译),以及经典惊悚片《骑劫地下铁》。
画风一转,Criterion频道也献上了一组佩内洛普·克鲁兹致敬专题,从1992年的《四千金的情人》到2009年的《九》,从名作《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到……同样是《九》。如果你更偏好风格统一的片单,那就不能错过“中国犯罪惊悚”系列,这个专题完整呈现了中国如何在近年来进入“新黑色电影”世界。从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堪称2010年代杰作)起步,再到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以及魏书钧那部略显紧张但极具感染力的《河边的错误》。
视线再转向亚洲其他地区,专题《越战:裂痕之间》(Vietnam Across the Divides,中文名暂译)则是为了纪念西贡陷落50周年,以多棱镜般的视角呈现越战对平民的影响。《野战排》和《全金属外壳》负责吸引眼球,但真正令人难忘的,是越南语片珍品《河内女孩》和《何时到十月》。对了,还有一组包含11部作品的雅克·里维特回顾展?真心羡慕那些有时间一口气看完的观众。
所有影片于4月1日上线
《邪恶不存在》(Evil Does Not Exist)(2023)
导演: 滨口龙介
我知道《邪恶不存在》刚刚在Criterion频道开启流媒体首播,但它的可看性仍然值得庆祝 —— 毕竟你现在只需一张图书馆借书证,就能看到滨口龙介的这颗最新影坛瑰宝。IndieWire的瑞安·拉坦齐奥曾在将此片评选为2024 年十佳影片之一时,是这样评价它的:
“在2024年说‘恶之不存在’显得颇为大胆。但在这部诡异难测的生态寓言中,关于‘人’、‘自然’以及‘人性’,这个陈述或许并非导演本人真正所信。影片伊始,节奏温和,几乎像是对同理心的召唤。故事设定在东京郊外的一个田园村庄,围绕村民与某企业之间的冲突展开:后者试图在森林中开发豪华露营地。双方看似逐渐找到妥协点,但这种表面和解却是导演为最后一幕黑暗逆转所布下的陷阱。
《邪恶不存在》是一部节奏缓慢、几乎不给出任何答案或顿悟的作品。滨口对自然的敬意渗透在那些缓慢拍摄的村庄植物与动物镜头中,也体现在石桥英子的配乐里 —— 那是一种带有爵士气息的哀伤旋律,时不时突然爆发出令人震惊的暴力段落。正是这些“失控”的时刻,展现出当代世界表象与实质之间的不协调,使得那些看似平静的冷杉树林与议会会议的场景,反倒像是在掩盖某种更深层的邪恶。”
4 月 4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4/4)
–《聚焦》(Spotlight)(4/25)
–《威猛奇兵》(To Live and Die in L.A.)(4/25)
《小心肝儿》(Babygirl)(2024)
导演: 哈里纳·雷金
本月,Max平台迎来多部IndieWire经典之作(包括《晒后假日》、《燃烧女子的肖像》和《生命之树》),但这个经常被人调侃的平台(不过只要他们还在持续推出《匹兹堡医护前线》新一季,我就无话可说),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新独家作品,只有一部:哈里纳·雷金的《小心肝儿》。
这部由尼可·基德曼主演、由A24出品的假日档热门影片,因她饰演片名中的“小心肝儿”而广为人知,也被视为我们这辈子能看到最接近《大开眼戒》续集的电影——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让人兴奋了。这是一部火辣的情色剧情片,讲述一位有权有势的首席执行官,逐渐在多重层面上“臣服”于公司那位英俊的新进实习生。如IndieWire的瑞安·拉坦齐奥在其高度评价中所说:“这是一个以高潮开始、也以高潮结束的故事——虽然其中一个是伪装的。在这两个时刻之间,这部既怪诞又令人着迷的新作,探索了男女之间在性方面的愉悦差异,以及我们无法谈论性的障碍,是如何限制我们去真正享受它的。”
4 月 25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晒后假日》(Aftersun)
–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of a Lady on Fire)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千年女优》(Millennium Actress)(2001)
导演: 今敏
Metrograph at Home 四月依旧片单丰盛,风格多元,包含三部由史蒂夫·布西密主演的作品(包括90年代独立佳作《进退两难》和《开麦拉狂想曲》),还有三部由独树一帜的纪录片导演潘妮·琳恩执导的影片(她的《癫狂!》堪称“我们如何走到今天”这一命题的完美注脚),以及三部伊朗裔导演瑟派德·法塞的作品 —— 她的创作生涯仍在起步阶段,其中一些作品甚至是用诺基亚手机秘密拍摄的,如今已被拿来与贾法·帕纳希相提并论。
本月的新片阵容也极为精彩,包括安德鲁·安的《桑拿夜》(其对李安《喜宴》的重拍版即将上映)、琳恩·拉姆塞的《默文·卡拉》(她的新作《去死吧,我的爱》有望亮相戛纳)、还有沃纳·赫尔佐格那部疯狂到爆的《坏中尉》(他的新片《快活混蛋》(Bucking Fasterds,中文片名暂译)有望成为其最狂野的作品之一)。
不过,只要有机会提到今敏的《千年女优》,我几乎觉得有法律义务要这么做 —— 这部围绕一位虚构日本电影明星展开的意识流传记片,依旧是21世纪最伟大的动画电影之一。
所有影片于4月1日上线
《旅行者的需求》(A Traveler’s Needs)(2024)
导演: 洪常秀
MUBI四月片单的核心是米格尔·戈麦斯梦幻旅行片《壮游》的流媒体首映,也点缀着几部精彩的一次性放映作品,包括保罗·范霍文的《圣母》、吉亚·科波拉那部被误解的《主流》,以及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伯尼》。
不过,本月最亮眼的内容,当属MUBI首次集中放映的洪常秀与伊莎贝尔·于佩尔三度合作的影片。其中最好、也最具分量的一部,是最新的《旅行者的需求》,该片去年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以下节选自大卫·奥比的评论,他认为这是洪常秀近年来最幽默的一部作品:
“洪常秀与于佩尔展开了一场看似毫无目的的旅程。我们跟随法国女子伊莉丝在首尔四处漂泊,仿佛在寻找什么,又仿佛什么也不找。她时常在公园里吹着走音的竖笛,或者独自一人,享用着最爱的韩国米酒——马格利酒,配上一口口拌饭。在《旅行者的需求》中,金钱最终成了其中之一,于是她开始教法语。我们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某堂课上,面对一位韩国学生。
洪常秀这部最新作如他以往风格般轻盈、催眠般地吸引人,如同伊莉丝本人那样,在首尔街头飘荡着,穿着松垮的夏装和那件醒目的亮绿色针织衫。但《旅行者的需求》在表面简约之下,却是颇为复杂的。它通过循环结构与疏离的主角,在洪氏独有的‘中间地带’中质问:在一块异国土地上,融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伊莉丝没有过往,也看不到未来,她只存在于当下——一个我们可以投射自身情绪与想象的迷人幻象,如同每一个能在异国重新开始的旅人。正是这种对女主角身份的神秘构建,使得本片在观影结束后仍久久萦绕心头,充分展现了当代影坛最独特也最令人期待的一对演员与导演组合的魅力。”
4 月 11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主流》(Mainstream)(4/1)
–《壮游》(Grand Tour)(4/18)
–《滕达伯里》(Tendaberry)(4/25)
《毒劫》(Havoc)(2025)
导演: 加雷斯·埃文斯
自《突袭2》之后,加雷斯·埃文斯多年未再拍摄动作片,他的最新作品《毒劫》在后期制作阶段一拖再拖,以至于人们一度以为这片可能永远不会上映。即便现在距离其网飞首播只剩几周时间,影片也依旧未向媒体开放放映。但光是想象一下:埃文斯联手汤姆·哈迪,加上一个满是地痞恶徒的地下世界,以及一笔流媒体平台的大预算——就已经足够让《毒劫》成为本月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哪怕我们还没看过它。
即便这部片让你失望了,别担心,还有樋口真嗣的《新干线惊爆倒数》——一部以新干线速度翻拍、灵感源自《生死时速》的爆裂之作;以及去年大受欢迎的泰国温情片《姥姥的外孙》,说的是“如何在姥姥去世前赚到一百万”。哦对了,还有《惊魂记》、《雌雄大盗》、《纯真年代》这些网飞经典片库的代表作(毕竟不能让那一栏空着),但说实话,在一个会在片尾字幕还没放完就自动跳出《爱情盲选》的平台上重温这些杰作,实在难以推荐。
4 月 25 日上线
–《盗火线》(Heat)(4/1)
–《姥姥的外孙》(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4/12)
–《新干线惊爆倒数》(Bullet Train Explosion)(4/23)
《从零开始》(From Ground Zero)(2024)
导演:达莫·尼达尔等
我喜欢小众平台,比如OVID,就是因为他们敢于放映那些真正重要的电影 —— 尤其是在主流不愿碰触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因为OVID决定重点推介两部聚焦加沙种族灭绝的巴勒斯坦电影而愤怒取消订阅(比如某位佛罗里达州市长,他显然不是影迷,只是出于无知和残忍,把社区影院当成攻击目标,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唯一懂得的政治策略)。但因为像穆罕默德·贾巴利的《人生如此美丽:致加沙的一封信》(Life Is Beautiful: A Letter to Gaza,中文名暂译)能被更多人看到,这个世界也许会稍微好一点。
同样道理也适用于《从零开始》:这是一部至关重要的合集式影片,包含22个短片,每一个故事大致对应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在加沙被杀害的每2,100人中的一位(按公开数据计算)。《从零开始》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悲剧,也是一种奇迹—— 部部画面从持续进行的灭绝性轰炸中抢救出来,令人无法忘记。
如大多数合集片一样,其中有些短片更有力,有些则受到篇幅限制而稍显无力。但《从零开始》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局部缺陷反而强化了整体力量。尽管这些短片在形式上彼此多样,但它们之间在语调与美学上的“趋同”,反映出创作者们在毁灭中所经历的无差别待遇,并最终形成对当前人道主义灾难的集体控诉。同样,拍摄者所面临的资源状况也直接体现在作品中——他们缺乏人力与器材,却拥有过量的痛苦与废墟 —— 而他们仍努力拍出关于“存活”的影像,这份创作精神的韧性,令人动容。
4 月 11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厄玛》(Ema)(4/3)
–《人生如此美丽:致加沙的一封信》(Life Is Beautiful: A Letter to Gaza,中文名暂译)(4/3)
–《日本黑帮组长》(Japan Organized Crime Boss)(4/25)
《母亲!》(mother!)(2017)
导演: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
Peacock本月在新片方面乏善可陈(尽管《温柔的怜悯》始终值得抽时间一看,《滑稽人物》依旧是21世纪初的重要作品之一),但在这个世界仿佛正以开天辟地的速度崩塌的时刻,没有比《母亲!》更适合提醒自己“系好安全带”的影片了。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这部疯狂之作,是他自《梦之安魂曲》以来最精准地释放个人风格的电影——那种咄咄逼人的、狂暴不加掩饰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最恰当的应用。虽然这部片如今看起来像个时代胶囊,但它仍是少数能准确反映过去十年美国社会疯狂状态的美国电影之一——如果要说什么,它最后一幕甚至感觉就像是提前几个月“剧透了现实”。
4 月 15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小猪宝贝》(Babe)(4/1)
–《滑稽人物》(Funny People)(4/1)
–《温柔的怜悯》(Tender Mercies)(4/9)
《五分钱男孩》(Nickel Boys)(2024)
导演: 拉梅尔·罗斯
这部由拉梅尔·罗斯执导、改编自科尔森·怀特黑德小说的《五分钱男孩》,延续了原著的激进精神,是一部既忠于文本又极具视觉野心的作品。故事发生在金·克劳南方晚期,一所野蛮的佛罗里达“感化学校”里,两位黑人少年在共同的苦难中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影片几乎完全从他们的视角展开——一个仍对“美国梦”抱有希望,另一个则坚信美国从一开始就早已兑现了它所承诺的残酷。
罗斯的影像方法(不要轻易称之为“形式噱头”)从视觉上强迫观众去理解两种对立观点,而他“点描画式”的史诗日常感又巧妙地避免了任何说教意味。
影片在感官与主观体验上的呈现方式,延续了罗斯在纪录片领域的视觉魔法——它如此真切地将年轻黑人角色的存在放置在叙事中心,以至于哪怕是最种族主义的历史修正主义者也无法否认他们的真实。与杰出的摄影指导乔莫·弗雷(《所有的土路都有盐的味道》)合作,两人在细节上的多棱镜式敏感,构建出一种惊人有效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思考“我们如何看待一件事”与“我们从中得到什么”之间的关系。
正如我在上文写过的,这部电影是罕见的、具备转化潜力的文学改编作品,也是一则令人心碎却充满力量的提醒——美国那些最持久的叙事,只有在人们愿意从新的角度去观看它们时,才可能被改变。《五分钱男孩》张开双手,把这种邀请伸向全世界。
4 月 29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荒野大镖客》(A Fistful of Dollars)(4/1)
–《泰坦尼克号》(Titanic)(4/1)
–《秘密会议》(Conclave)(4/13)
《活死人之地》(Land of the Dead)(2005)
导演: 乔治·A·罗梅罗
Shudder平台四月的片单相当丰富,从各类《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到社交网络惊悚片(如《解除好友》),还有应节的《恐怖愚人节》,都应有尽有。但我还是想特别提一下这部被严重低估的僵尸片之王乔治·罗梅罗的作品——《活死人之地》。
这部2005年上映的电影,当时在院线并未掀起多大波澜,但它是一部紧凑、犀利又娱乐性十足的讽刺之作。讲述在瘟疫爆发之后,一群富人将自己封锁在等级森严的匹兹堡高楼中避难的故事——丹尼斯·霍珀饰演这座城市中一位新型特朗普式寡头,令人印象深刻。影片预见了21世纪的阶级斗争,将要席卷而来的“占领华尔街”精神提前十多年搬上银幕。它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这个国家自相吞噬的食人本性——一个仍旧执意要“吞噬自身”的国家。
4 月 1 日上线
其他值得一看的:
–《月光光心慌慌8》(Halloween: Resurrection)(4/1)
–《解除好友》(Unfriended)(4/1)
–《鬼驱人》(The Beyond)(4/7)
来源:爱生活的Lamer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