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九点,金阿姨正在家中整理家务,女儿陆蓓准时来接她。每个星期有两天,金阿姨要去茶室“上班”。她穿着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高陵路茶室?你说吃茶是伐?”当被问起对茶室的印象,金阿姨想了想,笑着说:“学了做咖啡。累倒不累,我在家也做的呀。坐在那里看看报纸,看看
今天是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一个月前,普陀区融媒体中心报道了真如镇街道一家由认知障碍老人担任店员的特殊茶室——“如忆茶事”。
时隔一个月,记者再次来到高陵党群服务中心,走进茶室店员金阿姨的工作和生活,记录这一个多月来发生在她身上的温暖变化。
上午九点,金阿姨正在家中整理家务,女儿陆蓓准时来接她。每个星期有两天,金阿姨要去茶室“上班”。她穿着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高陵路茶室?你说吃茶是伐?”当被问起对茶室的印象,金阿姨想了想,笑着说:“学了做咖啡。累倒不累,我在家也做的呀。坐在那里看看报纸,看看电视,还有阿姨讲讲话,也蛮好。”
金阿姨患有轻度阿尔兹海默症,但茶室的工作正在慢慢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女儿陆蓓说,母亲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的药品。“我也担心药吃多了会给她的肾脏增加负担,所以能不吃药的话,还是让她通过自身去适应这个环境、慢慢调整身体状态,我觉得这样是最好的。”
展开剩余48%来到茶室,金阿姨换上围裙,开始准备一天的工作。茶香弥漫在空气中,气氛安静而温馨。原本性格内敛的金阿姨,如今在茶室里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他们来过几趟,一直碰到,有点熟了。”她说,“茶室很静,人不是很嘈杂,这点挺好的。”有时候,金阿姨会和常来的客人聊天,也会向茶艺师傅请教冲泡技巧。
午后,茶室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金阿姨小心翼翼地端着茶盘,为客人送上温暖的饮品。一位顾客表示:“这里的气氛特别好。我们两个人今天第一次来,以后还会再来。”另一位常客说:“我经常来的,和大家聊聊天,看看报纸,吃吃茶。说心里话,这里不错的,我们老年人蛮喜欢的。”
真如镇街道服务办主任王文静表示,运营一个月以来,越来越多的老人知道了这个地方,有些甚至慕名而来。“我们计划先从周边的小区开始着手,再拓展到真如的各个小区。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茶室,也让更多的人关爱这一群认知障碍老人。”
记忆或许会随着时间慢慢褪色,但温暖不会。在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如忆茶事”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爱与陪伴。这间小小的茶室,正成为认知障碍老人们另一个温暖的家。
记者:陶钦忆
编辑:姜天澍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