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微软用AI生成了经典游戏《雷神之锤II》的消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批评这是对开发者劳动的不尊重,甚至认为AI正在“抢走”艺术家的饭碗。然而,有趣的是,这款游戏的开发者之一、被誉为“3D引擎之父”的John Carmack却公开表态支持这项技术,称其为“
最近,微软用AI生成了经典游戏《雷神之锤II》的消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批评这是对开发者劳动的不尊重,甚至认为AI正在“抢走”艺术家的饭碗。然而,有趣的是,这款游戏的开发者之一、被誉为“3D引擎之父”的John Carmack却公开表态支持这项技术,称其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工作”。Epic Games创始人Tim Sweeney也迅速转发,表达了对AI工具的坚定支持。
这两位游戏行业的传奇人物,显然比那些恐慌者看得更远。他们深知,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而是对未来的赋能。Carmack甚至回忆道,自己早期开发游戏时,需要手动将画在方格纸上的角色转换成机器可读的十六进制代码。如今,这样的工作早已被现代开发工具取代,就像维护古代战车的轮子一样,几乎无人问津。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发者消失了,而是他们的生产力被极大地解放了。
事实上,游戏引擎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它让更多人能够参与游戏开发,而不再局限于那些精通底层代码的极客。Unreal Engine、Unity等工具的出现,并没有让游戏行业萎缩,反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创意繁荣。独立开发者、小型工作室甚至个人创作者,都能借助这些工具实现过去只有大公司才能完成的项目。AI工具同样如此——它不是来“替代”创作者的,而是来“增强”他们的。
AI制作的《雷神之锤II》
那些担心AI会让专业技能“贬值”的人,或许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工具的强大,从来不会削弱真正顶尖人才的价值,反而会让他们站上更高的舞台。就像摄影术的发明并没有消灭绘画艺术,而是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数字音乐制作软件没有让音乐家失业,而是让更多人能够创作出专业级的作品。AI工具也是如此,它会让顶尖的开发者、艺术家和设计师突破原有的限制,实现过去难以想象的创意。而那些仅仅依赖“技术门槛”生存的中间层,才会真正感受到压力。
Tim Sweeney在推文中提到,未来或许仅凭一个提示词(prompt)就能生成互动游戏、小说或电影,但这绝不意味着传统创作的终结。相反,由充满热情的专业团队精心打磨的作品,仍将是行业中最耀眼的明珠。AI生成的“快餐式”内容或许会充斥市场,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依然是那些凝聚人类智慧与情感的作品。就像今天,尽管任何人都能用手机拍摄视频,但真正优秀的电影依然需要顶尖导演、编剧和演员的深度协作。
那么,AI会让游戏开发者的岗位减少吗?这个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历史告诉我们,技术进步往往带来两种可能:一种是像农业革命那样,极少数人就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另一种则像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催生了无数新兴的创意创业。无论是哪种情况,拒绝新技术从来都不是明智的选择。19世纪的“卢德分子”曾砸毁纺织机,试图阻止工业革命,但最终,拥抱机器的人赢得了未来。今天,那些抗拒AI的创作者,很可能会重蹈覆辙。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AI会不会取代人类”,而在于“人类如何驾驭AI”。未来的顶尖创作者,一定是那些最擅长与AI协作的“超级个体”。他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重复性劳动上,而是专注于创意构思、情感表达和用户体验的优化。就像Carmack所说,打造更强大的工具,一直是计算机领域进步的核心驱动力。AI不过是这一进程的最新篇章。
当然,AI工具目前仍有局限。生成的内容往往缺乏连贯性,深度洞察也远不及人类专家。但别忘了,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几年前,AI生成的图片还像是抽象涂鸦,而今天,GPT-4o已经能根据用户的实时反馈生成吉卜力风格的精致画面。未来,随着多模态技术和Agent系统的成熟,AI的创作能力还将迎来质的飞跃。
对于那些仍在观望的创作者,我的建议是:与其恐惧被AI淘汰,不如主动成为它的“指挥官”。就像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最早拥抱新工具的人,总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天的游戏开发者、艺术家和设计师,如果能够熟练运用AI工具,就能以更小的团队完成更宏大的项目,甚至开辟全新的创作领域。而那些固守旧技术的人,终将被时代的浪潮抛在身后。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AI时代的竞争,本质上是认知升级的竞争。工具可以 democratize(民主化)创作的门槛,但无法 democratize(民主化)天才的洞察力。
未来的赢家,一定是那些既能驾驭AI的算力,又能保持人类独特创造力的“新文艺复兴人”。他们不会问“AI能做什么”,而是会问“我如何用AI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
来源:虎牙曹操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