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流量快速迭代的浪潮中,“模仿明星” 曾是不少网红快速出圈的捷径,但这条路往往伴随着未知与风险。近日,曾因模仿黄子韬走红的网红黄子诚,通过一段视频公开了自己的现状 —— 当初为投身互联网行业,他押上所有财产,如今却陷入破产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昔
在互联网流量快速迭代的浪潮中,“模仿明星” 曾是不少网红快速出圈的捷径,但这条路往往伴随着未知与风险。近日,曾因模仿黄子韬走红的网红黄子诚,通过一段视频公开了自己的现状 —— 当初为投身互联网行业,他押上所有财产,如今却陷入破产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昔日所在的 “ESO 组合” 队友、曾模仿鹿晗的凌达乐,早已改回本名,转型为带货主播,不仅实现月入数百万,还购置豪宅豪车,完成从 “山寨明星” 到成功商人的蜕变。两人截然不同的境遇,既折射出互联网行业的残酷,也引发人们对 “流量变现” 与 “个人转型” 的思考。
01 黄子诚自曝破产:押上全部家当,如今不愿再提 “模仿” 过往
黄子诚的这段自白视频,没有华丽的布景,只有他坐在简单的房间里,神情疲惫地向镜头讲述自己的经历。视频开头,他便直接对着镜头说道:“我想说一下,现在网上的一些新梗或者长得像明星的内容,就别再 @我了,我不愿再回忆那些事。” 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抗拒与无奈,不难看出,“模仿黄子韬” 的过往,如今已成为他不愿触碰的回忆。
在视频中,黄子诚详细透露了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他表示,当初为了运营某社交账号,希望通过互联网实现流量变现,他不惜押上了全部家当 —— 不仅花光了多年积蓄,甚至将用于接送孩子的车辆也抵押出去,只为能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他曾满怀期待,认为凭借 “模仿明星” 积累的人气,再加上精心运营,一定能获得成功。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账号运营最终以失败告终,投入的所有资金血本无归,他也因此陷入破产。
“我不知道是命运弄人,还是我本来就不适合做这一行。” 黄子诚在视频中坦言,直到现在他仍感到困惑。他强调,自己当初的内容风格虽偏向恶搞,但从未有过诋毁任何明星的意图,“我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关注,没想到最后会落到这个地步。” 更让他难以释怀的是,他甚至怀疑自己 “被资本做局了”,“当时觉得前景很好,身边也有人鼓励,现在回头看,可能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
这段视频发布后,很快引发网友关注。不少人对黄子诚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他 “太冲动,不该押上全部家当”;也有网友指出,“模仿明星” 本就不是长久之计,缺乏核心竞争力,失败是必然结果。而曾与黄子诚同在 “ESO 组合”、以模仿鹿晗出名的网红凌达乐,在视频下方的评论则显得格外暖心,他写道:“当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很优秀、很懂事。” 黄子诚看到这条评论后,回复道:“这段话对我来说有点沉重”“不要被任何事物蒙蔽双眼,失去原来的自己”,简单两句话,道尽了他此刻的复杂心情。
02 凌达乐的逆袭:从 “鹿哈” 到带货富商,7 个月收入 3500 万
与黄子诚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凌达乐的转型之路堪称 “教科书级别”。这位 00 后江西小伙,早年以艺名 “鹿哈” 活跃在短视频平台,因长相与鹿晗有几分相似,再加上刻意模仿鹿晗的穿搭、神态,很快积累了一批粉丝,成为 “ESO 组合” 中颇具人气的成员。
但凌达乐比同组合的其他人更早意识到 “单纯模仿不可持续”。他深知,“模仿明星” 只能获得短期流量,一旦热度褪去,或遭遇版权、肖像权等法律风险,很容易陷入困境。因此,在 “ESO 组合” 热度尚未完全消退时,他便果断改回本名凌达乐,彻底告别 “鹿哈” 的身份,转而投身直播带货行业,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带货 IP。
凌达乐的转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他面临着 “粉丝不买账”“缺乏带货经验” 等问题,但他并未放弃。他通过研究用户喜好,挑选性价比高的产品,在直播中以真诚、接地气的风格与观众互动,逐渐积累了口碑。随着时间推移,他的直播观看人数越来越多,带货销量也不断攀升。
在一次直播中,凌达乐首次公开了自己的收入情况 —— 月赚 500 万元,带货 7 个月总收入高达 3500 万元。这一数字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引发网友热议:“直播带货这么赚钱的吗?”“他卖的什么产品,能有这么高收入?”“钱哪来的,谁在给他花钱?” 面对质疑,凌达乐并未过多解释,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 —— 他随后透露,自己已购置了价值 1100 万的豪宅、277 万的豪车,还买下了一套 600 多万的写字楼,从一个靠模仿明星走红的网红,彻底转型为手握资产的富商。
企查查 APP 的信息显示,凌达乐名下关联 3 家企业,其中 1 家已注销,剩余的长沙凌达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长沙凌达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均处于存续状态。凌达乐不仅是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还担任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等职务,全面掌控公司运营。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凌达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已成功注册一枚食品类 “小鹿驾到” 商标,这意味着凌达乐不再满足于 “代货”,而是开始布局自有品牌,试图在直播带货领域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从 “鹿哈” 到凌达乐,从模仿者到创业者,这位 00 后的每一步选择都精准踩在了互联网行业的节奏上。他的成功,不仅在于抓住了直播带货的风口,更在于他能及时摆脱 “模仿” 的标签,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这也是他与黄子诚最大的不同。
03 背后的 ESO 组合:“山寨男团” 的兴衰,模仿明星的法律边界
黄子诚与凌达乐的不同境遇,不得不让人想起他们昔日所在的 “ESO 组合”。数年前,这支被网友称为 “盗版男团” 的组合,曾在网上掀起一阵热潮。组合成员包括 “鹿哈”(凌达乐)、“黄子诚”(模仿黄子韬)、“王俊卡”(模仿王俊凯)、“王二博”(模仿王一博)、“权酷龙”(模仿权志龙)等,他们大多是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博主,要么长相与某明星相似,要么通过刻意模仿明星的穿搭、神态、舞蹈动作吸引关注。
当时,“ESO 组合” 的短视频内容以 “模仿明星舞台”“拍摄伪互动视频” 为主。比如,黄子诚曾自编自导自演自剪辑了一段与黄子韬的 “伪连麦视频”—— 视频中,他将自己的画面与黄子韬的采访片段拼接在一起,营造出 “与黄子韬连麦互动” 的假象,以此吸引流量。这种 “擦边球” 式的内容,虽然让他们快速积累了粉丝,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不少网友认为,“ESO 组合” 的行为是 “蹭明星热度”“低俗炒作”,甚至有明星粉丝表示 “反感这种模仿,感觉是在消费偶像”。
随着组合热度越来越高,“模仿明星是否构成侵权” 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副主任、合伙人张菲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单纯长得跟明星像,本身并不侵犯明星的肖像权”,因为相貌是天生的,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禁止他人拥有相似的外貌。但如果在后续的商业活动中,刻意使用与明星高度雷同的艺名、打扮风格、表演内容、舞台风格,甚至借用明星的个人经历或故事进行炒作,以此谋取商业利益,就可能涉嫌侵犯明星的名誉权、作品著作权,还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张菲菲进一步解释道:“比如,某网红刻意使用与明星相似的艺名,在直播中演唱明星的代表作,或模仿明星的经典舞台动作,并通过直播带货、接广告等方式赚钱,这种行为就可能侵犯明星的著作权 —— 因为明星的表演、歌曲等都受著作权法保护;同时,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也会让消费者误以为该网红与明星存在关联,从而影响明星的商业价值,构成不正当竞争。”
“ESO 组合” 之所以后来逐渐淡出大众视野,除了成员各自转型外,也与 “模仿明星” 的法律风险、舆论争议有关。而黄子诚与凌达乐的不同结局,更是印证了 “单纯依靠模仿无法长久”—— 只有摆脱对明星流量的依赖,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才能在互联网行业中站稳脚跟。
04 流量时代的反思:跟风模仿易翻车,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
黄子诚的破产与凌达乐的成功,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互联网流量时代的残酷与机遇。在这个 “流量为王” 的时代,很多人都想通过 “走捷径” 快速获取关注,比如模仿明星、蹭热点、制造低俗话题等,但这些方式往往缺乏可持续性,一旦遭遇政策监管、舆论反噬或市场变化,很容易陷入困境。
黄子诚的经历就是典型案例 —— 他将所有希望寄托在 “模仿明星 + 互联网运营” 上,却忽略了这种模式的脆弱性:一方面,“模仿明星” 的流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旦明星本人出现负面新闻,或有新的热点出现,模仿者的流量就会快速流失;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竞争激烈,运营账号需要专业的团队、清晰的定位、优质的内容,仅凭 “热情” 和 “全部家当”,很难在市场中存活。
而凌达乐的成功,则在于他及时跳出了 “模仿” 的舒适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直播带货。他没有依赖 “鹿哈” 的身份,而是以 “凌达乐” 的本名重新出发,通过研究用户需求、打磨选品能力、优化直播风格,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他还通过成立公司、注册商标等方式,将个人流量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资产,为自己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黄子诚仍在为摆脱破产困境而努力,他的视频下方,有不少网友为他加油打气,希望他能重新找到方向;而凌达乐则继续在直播带货领域深耕,他的公司运营稳定,自有品牌也在逐步发展。两人的故事,给所有想在互联网行业立足的人提了个醒:跟风模仿或许能获得短期流量,但只有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长久发展。
目前,黄子诚尚未透露未来的计划,他在视频中只是表示 “会慢慢调整,重新开始”;而凌达乐则在直播中透露,接下来会继续拓展产品品类,提升自有品牌的知名度。两人的未来会如何发展,是否还会有交集,都还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经历,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一段具有启示意义的故事,让更多人明白:流量固然重要,但清醒的认知、及时的转型、持续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
来源:抚资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