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5年第1期医疗器械检查结果通告显示,贝泰妮及其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云南贝泰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科凝美(昆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检查结论均为“限期整改”。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纸限期整改通告,为贝泰妮的合规经营状况亮起了红灯。
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5年第1期医疗器械检查结果通告显示,贝泰妮及其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云南贝泰妮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科凝美(昆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检查结论均为“限期整改”。
这已经不是贝泰妮旗下子公司第一次违规。今年1月,贝泰妮全资子公司贝小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就因虚假宣传被处以2万元罚款。
贝泰妮子公司违规操作频发。2024年,上海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处罚;科凝美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进行特殊化妆品注册却宣传“抗氧修护”功效,同样遭到查处。
这些违规行为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权益。王海团队检测发现,薇诺娜清痘修复精华液中含有未在成分标识中备案的防腐剂苯氧乙醇,且含量超出备案数据。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27日,关于薇诺娜的投诉高达1843条。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过敏问题、产品质量、虚假宣传和售后处理不当等方面。
多位用户投诉使用薇诺娜产品后出现脸部、嘴巴、脖子等部位的红肿、瘙痒、刺痛等过敏症状。这些反馈与贝泰妮主打的“敏感肌护理”品牌定位形成鲜明对比。
贝泰妮曾凭借“薇诺娜”品牌在敏感肌护理市场迅速崛起,2017-2023年总营收从7.98亿元增长至55.22亿元。
如今监管处罚与业绩下滑双重冲击下,贝泰妮的敏感肌神话正逐渐褪色。
贝泰妮的业绩表现令人担忧。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增速从24.65%骤降至3.87%,归母净利润则从2021年的10.51亿元降至2024年的5.03亿元,连续三年大幅下滑。
2025年上半年情况进一步恶化。公司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3%;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暴跌49.01%。毛利率虽提升至76.01%,但净利率下降至10.47%。
业绩下行之际,贝泰妮大股东纷纷减持套现。2024年11月,天津红杉聚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累计减持1263.88万股,套现6.54亿元。
2025年4月,红杉聚业及厦门臻丽咨询有限公司以询价转让方式减持,价格仅为33.3元/股,较当日收盘价39.7元折价近20%。7月24日,红杉聚业再次宣布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843万股。
来源:穿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