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夹缝生存:关税回旋镖下的闪转腾挪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7 20:44 1

摘要:2009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写下掷地有声的文章《The Chance for a New World Order》(《建立新世界秩序的机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位“老朋友”提笔探讨,如何重塑国际秩序和新格局。

2009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写下掷地有声的文章《The Chance for a New World Order》(《建立新世界秩序的机会》)。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位“老朋友”提笔探讨,如何重塑国际秩序和新格局。

当时,距离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刚过去两年,距离中国加入WTO过去了8年。苹果和中国供应链的故事继续深入,崭新的全球协作正在拉开大幕。

彼时也有逆全球化的声音,但是很快,伴随新兴经济体崛起,商界的全球化新秩序建立起了新的网络,经济全球化续写黄金时代。

苹果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的典型国际化企业,它也曾在历次贸易摩擦中沉浮和博弈,是在全球化浪潮中一家公司兴衰起伏的绝佳样本。

时间来到2025年,这一次,美国向外射出的关税利箭,却似回旋镖,直接击中苹果、特斯拉等巨头。

美东时间4月16日,苹果股价下跌近4%,年初至今已下滑22%,目前的市值为2.92万亿美元,回落到3万亿美元以下。

在4月10日,苹果股价曾因政策调整获得一定的喘息空间,一度大涨15.33%。但是关税的不确定性下,苹果仍面临着“两面夹击”的挑战。一方面,在关税壁垒下,面向美国市场的手机和PC产业链成本都在提高,产能转移却存在困境;另一方面,在手机市场上,尤其是中国地区,苹果面对着国产手机品牌的激烈竞争,终端需求若因关税抑制,比拼将更加焦灼。

供应链动荡

苹果上一轮成为全球性热议焦点,是因为有一个人叫乔布斯,发明了一款手机叫苹果。每一次iPhone的迭代,都在圈内圈外受到热议,突破性的产品设计被学习和研究。

谁能料想,新一轮热议苹果对全球的重大影响,并不是谈论它的产品,而是产业链当中的地位。关税大棒下,苹果的产业链布局何去何从、如何闪转腾挪,成为眼下的核心议题。

舞台上的镁光灯,从聚焦创新转向全球利益分工,恰如其分地映射了苹果角色的转换。从乔布斯产品经理的苹果时代,到苹果CEO库克时代,全球化进入新阶段。库克固然要继续带领苹果创新,但其关注焦点更加转向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

库克从苹果供应链业务脱颖而出,如今回头看其接班,酷似命运提前设定的一个隐喻。供应链时代的苹果,时刻处于全球布局分工的风口浪尖之上。

苹果对供应链的管理向来要求极高,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供应链网络。

如今,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这一经年累月打造的供应链帝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与严峻考验。

根据苹果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苹果全球主要的200家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苹果相关工厂。在过去5年内,苹果在中国投资智能和绿色制造的资本支出达到200亿美元。

中国的供应链体系,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等完备的环节。对于苹果而言,一台iPhone所需的700余个精密零部件中,90%依赖于中国及亚洲供应商。

这也意味着,包括手机、电脑、耳机在内,苹果的硬件产品几乎离不开中国的工厂。富士康、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等,已经成为苹果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名单还在增加,2024年苹果公布的供应链名单显示,在中国部分,共新增了8家新供应商。

即使苹果产业链在东南亚、印度等地有布局,仍然高度依赖于中国企业的出海制造能力。

一位资深分析师向记者指出,中国仍然对苹果至关重要,既是其最大的消费者市场,也是制造业的关键枢纽。

“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是业内的共识,去年至今,库克已经四次到访中国,和供应链互动。当前面对瞬息万变的关税政策,不论苹果还是果链厂商,都在动态调整产线当中。

果链重构困境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苹果具备将其产业链布局到全球的独特能力。它在中国和其他地区设厂,实现高性价比的规模化生产与本地化运营。在美国通过研发、设计与销售深度耦合,和全球供应链共享共创最新技术,实现了跨国界、多层次的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

正因为如此,苹果能够在不同市场赚取收益,同时通过全球化配置,把风险分散与机会最大化,形成一个对所有参与方均有利的生态系统。

然而,一纸关税试图打破原有系统。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苹果将会通过转移供应链来降低负面影响,但是将生产和组装业务迁至美国或其他地区,难以缓解关税带来的短期成本压力。

Counterpoint的报告指出,中国目前为美国生产的iPhone约占80%的产量,其余20%的供应来自印度。对于苹果可能能采取的措施,Counterpoint表示,一方面,凭借高于其他品牌的利润率优势,苹果拥有消化部分关税成本的灵活空间,但通胀加剧和消费情绪恶化仍可能导致需求疲软。

另一方面,就是生产转移至成本更低的区域,Counterpoint研究副总裁Neil Shah评论称:“印度目前是最合理的选择,巴西次之,但两地产能提升都需要时间。苹果和其他厂商已经进入一个难以预测的阶段,我们根本无法预判一个月或一年后的关税变化。”

谈及将制造业转回美国,多位制造业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部分终端产品,在美国生产的成本是国内的3-5倍,面对关税和其他政策,我们会选择提前在东南亚等其他区域全球化布局,不仅成本高企,人才更是稀缺。

事实上,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库克曾解释苹果为什么投资中国制造,也提到了工程师人才的问题。“很多人以为,苹果来中国是为了低成本劳动力。这个说法,早就过时了。” 库克说,“中国早已不是‘低价工厂’,真正吸引苹果的是‘技能密度’。苹果的产品对精密制造的要求极高,尤其是模具技术。在美国,想开个模具工程师的会,可能凑不够人。在中国能给你填满几个足球场。这不是人多,而是这种‘深度技能’,在中国是系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存在。所以关键问题是有没有足够多、足够专业、协同高效的产业工人。这就是为什么苹果至今也没把iPhone搬回美国。 ”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近日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就谈道:“各国为自身利益而提出制造业回流目标很正常,但美国是否具备相关条件是较大的考量,这不只是人才、人力及成本的问题,还涉及非常长的产业链构成。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类似半导体、集成模组等,也许有可能回流;但产业链条很长、需快速应变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回流非常难。”

根据Wedbush测算,从亚洲转移供应链至美国,费时又耗资巨大,若要将10%的供应链从亚洲移回美国,至少需耗费3年与300亿美元,过程也将严重扰乱生产。

但是,制造业回流,成为了美国的国家意志。一位制造业人士向记者评论道:“关税问题,实质上是对全球利益再分配的博弈。当美国推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这一举措或许意味着,在美国视角中,已触及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达到一种理想状态)的边界——在此之前,贸易各方尚能通过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或‘多赢’;而一旦超过这一临界点,就演变为零和竞争。”

致命的关税

关税大棒之下,苹果还在应对成本与需求的双重困境。

关税给电子消费品带来的成本冲击正在逐步显现。Omdia智能手机行业首席分析师Toby Zhu表示,关税对美国市场的真正影响会在第二季度末到下半年开始出现,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零售价格的上涨,幅度可能高达20%。

对于苹果而言,高额关税的冲击更加严重。CFRA Research分析师Angelo Zino曾表示,关税可能使苹果的销售成本激增500亿美元。Wedbush估算,在美国本土组装iPhone的成本将是目前价格的三倍多。摩根士丹利报告进一步指出,如果要完全承受关税成本,苹果可能面临高达每年330亿美元的损失。

虽然据央视网报道,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这则消息出来之后,有效遏制了市场的快速下跌,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难以消解市场的紧张情绪。

更为严峻的是,电子制造业供应链的调整将会带来长尾效应。Toby Zhu分析道,未来两到三年,美国市场的产品成本都会遭遇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美国市场更大幅度的下跌可能要到明年或者后年才会开始。

另一方面,电子消费品的成本变化也将带来需求侧的剧烈变动。像智能手机这样的终端设备本身具有较高的价格敏感性,对成本增长的预期可能会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Toby Zhu表示,基于美国市场上产品和物流成本的增长,消费者可能会在今年第二季度有提前备货和购买行为,这将给下半年苹果的市场需求带来比较大的挑战。

此外,从关税政策到真正的消费电子品的需求变化,虽然过程缓慢,但是影响范围深远。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陷入增长瓶颈的背景下,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将继续延长未来两到三年全球手机市场需求的低迷态势。

这种情况下,多位行业专家向记者指出,“对等关税”将会对新兴市场的需求带来进一步的影响。

在中国市场上,苹果面临更为激烈的挑战。目前苹果依然全球排名第一,但是自去年以来,苹果在中国市场持续承压。受到华为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强力竞争,苹果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下滑至17.1%。IDC预测,苹果今年在中国的销量将整体下降2%左右。

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表示:“不断升级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为2025年的智能手机厂商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美国,苹果、三星和联想等厂商已经面临本土需求疲软,同时还要应对即将出台的关税可能带来的运营成本上升压力。为此,苹果在4月初提前出货,将第二季度库存前置,以缓解潜在的成本上升影响。”

同时,她还指出,虽然新一轮关税的具体范围和时间尚不明朗,但厂商普遍已经在为零部件价格上涨和部分市场出口需求减弱做准备。为降低风险,厂商及其供应链伙伴正加速推进多元化战略,包括转移生产基地、重新评估采购模式以及优化物流网络。预计这些变化将在2025年持续冲击行业盈利能力,并延长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规划周期。

当关税回旋镖刺破全球化的理想图景,苹果的困境实为全球化科技企业的阵痛。在全球博弈与产业重构中,且看如何寻找到新的共识,重塑新的秩序。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