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回是在德国杯,他代表萨尔布吕肯俱乐部出战,第一场就干掉了对手苏迪。
樊振东又赢了,还是3比0。
这回是在德国杯,他代表萨尔布吕肯俱乐部出战,第一场就干掉了对手苏迪。
整场比赛打得干脆利落,20分钟不到就收工了。
现场人山人海。
我朋友小李在德国留学,他说那天体育馆门口排长队,连站票都卖光了。
有人提前三个小时去占位置,就为了看樊振东发球那一瞬间。
门票紧张到俱乐部临时加了看台,真没见过打乒乓球还能这么火爆。
德国驻华大使馆居然也发话了。
说这是中德体育交流的好例子。
听上去挺官方,但我觉得吧,人家也是真看重这事儿。
一个中国奥运冠军跑去德国打球,带动了一整支球队的关注度,这不简单。
9月20号凌晨开赛的,那会儿国内大多数人还在睡觉。
可我在微博刷到一堆人直播看比赛,弹幕全是“东哥稳了”、“这反手太狠了”。
有位阿姨留言说她五点半爬起来煮粥,边吃边看完还拍桌子叫好。
这是樊振东第一次参加德国杯。
但他现在要打三样比赛,德甲、德国杯、还有欧冠。
一个人扛着三项赛事跑,体力和心态都得顶得住。
刚来德国那阵子,他其实输过。
输给个排名三百多的选手,我当时看到新闻都愣了。
毕竟以前他是世界第一,常年霸榜的那种。
球台弹性不一样,灯光刺眼,欧洲人打球又猛又冲,换谁都不适应。
但他没退缩。
每天泡在训练馆里,比我高中备战高考还拼。
队长弗朗西斯卡挺照顾他,俩人经常加练接发球。
后来几场德甲比赛慢慢打出感觉了,连胜两场,球队排名直接冲到第三。
这场德国杯,看得出来他已经找到节奏了。就是几个反手长球,角度贼尖,对方根本追不上。
1比0领先,轻松拿下。
第二局对手开始拼命,想靠速度扳回来。
樊振东不急,改打落点变化,球忽左忽右,中间还穿插短球。
对方乱了阵脚,失误频频。
场上明明你一板我一板,可主动权一直在他手里。
第三局最刺激。
比分2比0,对方孤注一掷,搏杀式进攻。
樊振东有点松,被追了几分。
但马上调整,一记中路强攻直接破防,拿到局点后毫不手软,最后一球落地那一刻,全场喊炸了。
赛后俱乐部立刻发了海报。
大红背景,樊振东握拳怒吼,写着“胜利属于我们”。
这张图在国内朋友圈疯传,连我妈都转发了,配文是“咱家孩子争气”。
说实话,我以前不太懂为啥非要出国打球。
直到这次看他比赛,我才明白。
不是为了钱,也不是逃避竞争。
是想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重新证明自己。
就像当年姚明去NBA,不只是打球,更是让世界看见中国人也能站在那个位置。
我认为,樊振东现在做的,就是在铺一条新路。
以后可能更多国乒选手会走出去,不在国内卷积分,而是去海外联赛历练。
这条路不好走,但他走在前面。
接下来他还得继续打德国杯。
全运会估计也会回来,时间是11月9号,在大湾区。
四年一次,很多人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在国内大赛亮相。
马龙也要打,不过只参加团体,不打单打。
他还说了,全运会之后就彻底退役。
刘诗雯也是类似安排。
这些人一个个谢幕,感觉像一场时代的告别。
陈梦最近晒了训练视频,状态看着不错。
她说全运会最难打,因为所有人抽签抽不好第一轮就得碰主力。
但她毕竟是奥运冠军,大概率会被当成头号种子。
至于王楚钦和樊振东能不能碰上,大家都盯着呢。
之前乒超他们差点交手,可惜没成。
这次要是能在决赛对上,那真是“神仙打架”。
一个是新生代领军人,一个是要谢幕的老将,想想就激动。
但我听说樊振东还没决定退役的事。
网上传得凶,说这次全运会是告别演出,可没人官宣。
也许他自己也在犹豫。
我表弟去年在深圳看了场业余乒乓赛,回来跟我说,有个老头六十岁了还在打,满头白发,动作却一点不含糊。
他说那人才叫真爱这项运动。
我现在看樊振东,也有这种感觉。
不管他最后打不打全运会,退不退役,只要他还站在球台前,就值得尊重。
比赛还没完。
德国这边还要继续拼。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别熬夜太多,但也别错过他的每一场比赛。
这样的球员,一辈子可能就遇上一个。
来源:德文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