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迈入 2025 年,贷款中介被曝光、抓捕、判刑的消息不绝于耳。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首批 “金融黑灰产” 典型案例,已然彰显出严峻态势……
惊!昨日还一同把酒言欢的朋友,今日竟身陷牢狱。
迈入 2025 年,贷款中介被曝光、抓捕、判刑的消息不绝于耳。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首批 “金融黑灰产” 典型案例,已然彰显出严峻态势……
不到一年,骗走银行1400多万。
自 2019 年起,宁某与他人合谋,将目标锁定在那些毫无购房资质且毫无还款能力之人身上,将他们精心包装成 “优质客户”。
伪造首付款凭证、大幅抬高房屋成交价,营造出首付款已支付的假象。
紧接着,这些人堂而皇之地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贷款获批后,房东拿到房款,宁某及其同伙则瓜分剩余资金。
这还不算完,他们又将这套手段运用到信用卡业务上。宁某替这些 “客户” 申领信用卡,额度批下来后完全由他掌控,通过套现将资金据为己有。短短不到一年,贷款诈骗金额达 738 万,信用卡诈骗金额为 575 万。
最终,宁某因贷款诈骗罪和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6 年,并处罚金 80 万。
其余中介同伙,也分别被判处 3 年至 11 年不等的刑罚。
所谓“职业背债人”,最后全成了“职业牢饭人”。
银行副行长,都被直接带走!
广州市海珠区某大行支行的副行长,因长期操办高评高贷业务,被纪委直接查办。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支行在业务高峰时期,一个月就能操作超过一百单高评高贷业务。
与此同时,天河区一家专门从事 “融房过桥 + 高评高贷” 的中介公司也遭到突击调查,账户被冻结,合作银行被约谈。更令人震惊的是,有房产中介签约中心的负责人,被传出收取了超过三千万的服务费。
这并非谣言,而是实打实的整顿行动。高评高贷看似一本万利,实则一步错便踏入牢狱之门。
最高检直接点明:非法贷款中介的业务,就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其套路十分恶劣:客户 A 因征信不良无法贷款,中介便登场,给出所谓的 “妙招”—— 寻找担保人 B。
担保人 B 以为只是帮忙 “增信”,然而合同签订后,却发现真正的贷款人变成了自己。
贷款到账后,中介先抽取 20% 的服务费,然后将剩余的钱交给 A。
A 用这笔钱偿还旧债、大额消费,一旦资金链断裂便拍拍屁股走人。
最终背负债务的却是无辜的 B,
更可怕的是,这种骗局不仅在线下频繁上演,还有人在短视频平台宣传自己合规。这根本就不是帮助他人,是明目张胆的设局。
四、12名非法贷款中介按头合同看似正规,办公室布置得有模有样。
结果呢?还是违规被警方一锅端,2025 年 8 月 19 日,湖南娄底警方跨市出击,在常德一举抓获 12 名冒充 “金融公司” 的骗子。
他们打着 “内部渠道”“快速获批高额贷款”“资质不够我们来解决” 的幌子。
但一旦客户签约,他们便立刻变脸:准备 AB 两个版本的合同,一套给客户看,一套给银行看;口头承诺低利率,背地里却扣除高额服务费。
更过分的是,钱被扣走后,客户还得按照银行合同正常还贷。
最终的结果:客户钱没了,征信毁了,而这些非法中介也被送进了监狱。
30 人集体被判刑!
8 月 12 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开通报:30 名贷款中介与借款人集体获刑。主犯翟某某被判处 12 年有期徒刑,其余人员最低被判处 3 年 9 个月,就连客户也未能逃脱法律制裁。
他们所做的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 “重大诈骗”,而是许多中介日常都在操作的手段:伪造公积金缴纳记录、虚构工作单位、篡改银行流水,将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客户包装成 “优质客户”,最终套取了 1110 万贷款。
贷款一到账,中介直接抽取六成作为提成。整个操作流程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拉客户、有人负责陪同签约、有人负责制作虚假资料,形成了一条龙服务。
法院定性为:团伙骗贷。
所谓“助贷”,其实就是合法外衣下的收割。
一场 600 万的套现骗局,致使 37 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全军覆没。
他们的手法并不新鲜:伪造银行流水、包装高收入,再利用 POS 机虚构消费,违规套现提现。
即便如此,仍有人上当受骗。最终涉案金额超过 600 万,王某、虞某等人被判处 3 到 6 年有期徒刑,罪名包括非法经营等。
更让企业主吴某痛心不已:原本贷款 600 万,以为只需支付 2% 的手续费,结果贷款到账瞬间就被扣除了近 100 万。
实际到手 500 多万,却要偿还 600 多万的债务,差点被压垮。
15家银行,罕见联手,集体封杀!
深圳工行、中行、邮储、平安等分支机构密集发布声明:从未与“鑫心惠邻”公司有任何合作。
原因很简单:这家公司在地铁广告、电梯门、电商平台上疯狂宣传,口号一个比一个唬人——“携手XX银行,提供降息优化”“银行内部合作”“经理亲自服务”。实际上,根本没获授权,全是虚假背书。
套路是:冒充官方降低用户警惕,再趁机收割高额服务费。
事件曝光后,银行紧急撇清关系,监管迅速介入,而鑫心惠邻官网只能悄悄改口,把“降息优化”换成“贷款咨询”。
金融最忌讳的就是信任遭到破坏,而非法中介的存在,恰恰是对金融秩序最严重的侵蚀。
它不仅让客户陷入困境,也动摇了银行的根基,更让整个金融行业背负上 “不诚信” 的恶名。
这就是为什么监管力度越来越大,警方行动越来越迅速,判罚也越来越严厉。未来的贷款中介,要么彻底转型,走向合规、专业、透明的道路;要么继续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最终必定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
别再幻想灰色暴利了。贷款中介的未来,只能是合规,否则就是坐牢。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