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想收承包地?这4种它没资格,农民记牢不吃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1 09:21 1

摘要:最近不少农民朋友反映,村里突然提出要收回承包地,心里犯嘀咕:"这地种得好好的,说收就能收吗?"其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法律给农民的"定心丸"。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已扩大到安徽、湖南、四川等7个省份,承包地稳稳能种到

最近不少农民朋友反映,村里突然提出要收回承包地,心里犯嘀咕:"这地种得好好的,说收就能收吗?"其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法律给农民的"定心丸"。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已扩大到安徽、湖南、四川等7个省份,承包地稳稳能种到2057年 。但现实中,村委会收回承包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大家要记牢:这四种情况下,村委会根本没资格收地,新政策给咱农民撑腰。

"我这地还没种满三十年,村里凭啥要收回去?"这是很多农民的疑问。根据2025年仍在执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承包期是三十年,草地三十年到五十年,林地更长,到期后还能自动延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大稳定、小调整",明确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随意收回承包地,更不能因为农民进城打工、落户就强制收地。

有些农民担心进城后地会被收走,2025年的政策给了定心丸:国家明确要求"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就算全家都搬到城里住,承包地也能保留,愿意转让的可以有偿转让,想交回的也得是自愿,村委会不能逼你签字。真要自愿交回,按新规得提前半年书面通知村里,而且交回后在本轮承包期内就不 能再要地了,这点一定要想清楚 。

如果村委会在承包期内硬要收地,农民可以明确拒绝。按照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属于侵权,能要求村里停止侵害、返还土地,造成损失的还能索赔。今年江苏就有案例,村委会以"农户进城居住"为由收地,最后法院判决村委会返还土地并赔偿损失,这就是给咱农民的法律底气。

"去年雨水大没种上,村里就说要收回地",这种情况其实不用怕。很多农民不知道,不是说土地偶尔闲置就会被收回。《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只有当承包方"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时,发包方才有权利处理 。2025年农业农村部的政策解读说得更明白:"偶尔荒一年不算数,连续两年不种才有可能被收回"。

现在种地的农民都爱用智能手机,教大家个实用技巧:平时拍些耕作视频、收获照片,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存起来。2025年8月实施的电子证据新规明确,这些电子证据只要上链存证,法院就认可真实性。江西九江已经有1300多个土地相关项目用了区块链存证,以后真有纠纷,手机里的存证就是铁证据,不怕村里不认账。

还要提醒大家,种经济作物不算"弃耕"。有些村委会看到农民种果树、药材 instead of 粮食就想收地,这是违法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只要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农民有完全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种啥、怎么种自己说了算,村里无权干涉 。

"村里开个两委会议就说要调地",这种情况农民要警惕。按照2025年最新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村里重大事项必须走"四议两公开"程序:村党组织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结果和实施情况都要公开 。收地、调地这么大的事,只开个两委会议可不算数。

就算真要调地,也得满足硬条件:必须是"因自然灾害严重损毁承包地等特殊情况",而且要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还要报乡镇政府和县级农业部门批准 。今年江苏某村想调整土地,因为没开村民大会,被乡镇政府叫停,这就是程序违法的典型案例。

特别要注意,2025年4月刚实施的廉洁规定明确,村干部擅自决定收回承包地可能被追责,甚至罢免职务 。如果村委会没走这些程序就发通知收地,农民可以直接向乡镇政府反映,这种"程序不合法"的决定从一开始就无效。

随着土地流转越来越普遍,有些农民担心"我把地租出去,村里会不会借机收地?"其实不用怕。2025年全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已经上线微信小程序,农民转包、出租土地经营权,只需在平台上备案就行,根本不用村委会批准。只有当你想把承包权彻底转让给本村村民时,才需要村里同意 。

这里要分清"转包"和"转让"的区别:转包或出租土地,你还是承包方,村里不能收地;但转让是把承包权转给别人,你就不再是承包方了,这种情况一定要慎重。2025年抖音上传播的农村土地新规提醒得好:"任何土地流转行为都必须经过村民本人亲自签字同意,村委会无权代替决定"。签合同前一定要看清楚是"转包"还是"转让",别被文字游戏坑了。

如果受让方搞破坏,比如擅自改种非农用途、连续两年抛荒,按照2025年的规定,农民可以单方解除合同收回土地。要是村委会借机插手流转、截留收益,就违反了廉洁规定,农民可向乡镇纪委举报,今年已经有地方查处了这类案件 。

遇到村委会违法收地别慌,2025年维权渠道更畅通了。首先要固定证据,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耕作记录、村委会通知等拍下来,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保存,这些电子证据在仲裁和诉讼中都管用。

想快速解决纠纷的话,可以找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湖南等地新规明确,仲裁案件10个工作日就能办结,而且不收费。今年5月,江苏金湖县就裁决了全国首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案,农民跨市维权也能成功,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能向法院起诉。2025年在线诉讼服务更完善了,农民可以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材料,不用来回跑法院。对严重违法行为,还能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今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检察机关已监督立案2.8万起土地纠纷案件,给农民撑腰 。

土地是农民的根,2025年的好政策给咱吃了定心丸。记住这四条底线:承包期未满不能收、不是连续抛荒不能收、程序违法不能收、合法流转不能收。遇到问题别冲动,先看看是不是这四种情况,保留好证据,按程序找乡镇政府、仲裁机构或法院帮忙。中央一号文件说了,要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红利,咱农民只要按政策办事,就踏踏实实地把地种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

来源:彩云间追逐的飞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