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加速自动驾驶在香港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达致商业营运,推动业界以香港平台开拓海外尤其右舵车市场”时,不仅标志着香港自动驾驶政策迎来重大突破,更让百度萝卜快跑站在了这场产业变革的核心位置——从半年内三度扩
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加速自动驾驶在香港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尽快达致商业营运,推动业界以香港平台开拓海外尤其右舵车市场”时,不仅标志着香港自动驾驶政策迎来重大突破,更让百度萝卜快跑站在了这场产业变革的核心位置——从半年内三度扩区测试,到带动百度港股单日暴涨16%,再到安全数据领先全球同行,这家企业为何能获得路况复杂、法规严苛的香港的青睐呢?
香港的自动驾驶测试环境,堪称“全球最难考场”。作为高密度山海地形城市,这里遍布畸形交叉口、多路交叉口等特殊路口结构,且实行右舵左行规则,自动驾驶基建相对薄弱。但萝卜快跑却在这里交出了一份“加速答卷”:2024年11月29日,它拿下香港首张自动驾驶车辆先导牌照,成为首个进入右舵左行地区测试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2025年4月30日,获扩区并开启机场岛小规模载人测试;6月18日,深入东涌城市生活圈,测试范围延伸至更复杂交通情境;8月14日,再获批在南区指定路段测试。短短数月内完成三次扩区,测试范围扩展到商业区和住宅区这样更复杂的城市场景中,在港安全测试里程已超2万公里。
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百度计划申请将测试扩展至启德——香港规划中的第二个核心商业区,若获批,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首次在九龙区人流密集区域行驶。正如香港新方向立法会议员张欣宇所言,这不仅能补充启德交通运力,还能打造“科技文旅”体验,为香港旅游经济注入新活力。
萝卜快跑的“通关密码”,藏在“技术积累+落地经验”的双重优势里。深耕无人驾驶领域12年,百度已是全球“无人驾驶+大模型”赛道的领军者: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全球第一,L4级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累计超2亿公里;2024年5月发布的第六代无人车,搭载“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稳定,其安全性被验证高于人类驾驶员10倍以上。更关键的是大模型带来的“快速适应力”——面对香港右舵左行的陌生规则,萝卜快跑凭借技术泛化能力快速“学会”行驶逻辑,这种城市级全域场景覆盖能力,正是其能在短时间内多次扩区的核心原因。
市场的反应,直接印证了萝卜快跑的价值。9月17日,香港自动驾驶政策利好发布当天,百度港股(09888.HK)收盘暴涨16%,股价达131.4港元,总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59%;前一日,百度美股(NASDAQ: BIDU)也大涨近8%,报123.7美元,创2023年10月以来新高。国际投行纷纷释放信心:纳斯达克分析师上调百度目标价至133美金,花旗等机构更是给出145.84美金的最高目标价。这背后,是市场对百度“第三增长曲线”的认可——截至目前,萝卜快跑已驶入全球16座城市,累计提供超1400万次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2亿公里,这一数据远超谷歌旗下Waymo的1.55亿公里,其向全球万亿美元自动驾驶赛道挺进的势头已十分清晰。
香港的突破,对萝卜快跑而言只是全球化布局的“跳板”。从2025年3月底落地迪拜、阿布扎比,在迪拜部署超1000台全无人车;到5月探索瑞士、土耳其市场,在瑞士设立欧洲业务前哨;再到7月与Uber达成战略合作、8月与Lyft牵手,计划明年在英国、德国等欧洲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车,萝卜快跑的海外版图正快速扩张。而香港作为右舵车市场的关键门户,其测试经验将为萝卜快跑进入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更多右舵市场提供重要参考,这也与香港特区政府“以本地平台助力业界开拓海外右舵市场”的目标高度契合。
当下,全球自动驾驶正迎来“立法竞赛”:德国、日本、瑞士、英国等发达国家已为商业化运营扫清法律障碍,美国41个州及华盛顿特区也出台了相关立法。香港的政策松绑,既是顺应全球趋势的选择,也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敲响了“加速铃”。凭借萝卜快跑等企业的技术突破,中国完全有能力在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中抢占全球先机。或许不久后,无论是在香港启德的商业区,还是欧洲的街头、中东的公路上,“打到一辆萝卜快跑”都将成为普通人出行的日常——而这一切,正从香港的这次政策突破开始。
来源:赵宏民